新浪新聞“重造”品質閱讀

摘要:早在2014年,算法推薦還不是新聞資訊產品的主流技術策略時,我就在《算法推薦的冷思考》一文中質疑了這個技術究竟能否給我們帶來品質閱讀。四年之后,本以為算法推薦至少在新聞資訊市場會被淘汰,或者算法至少會

早在2014年,算法推薦還不是新聞資訊產品的主流技術策略時,我就在《算法推薦的冷思考》一文中質疑了這個技術究竟能否給我們帶來品質閱讀。

四年之后,本以為算法推薦至少在新聞資訊市場會被淘汰,或者算法至少會更理解人。沒想到的是,我在算法為核心的資訊平臺之中,依舊沒有得到更好的閱讀體驗。

有意思的是,3月底徐小平、李冰冰、王俊凱、吳曉波等大咖“代言”新浪新聞。新浪新聞曬出眾多名人的截屏,讓網友和粉絲們一窺他們平日里都在看些什么。來自科技、財經等領域的大咖和新浪新聞一起倡導用戶閱讀品質內容,實現認知升級。

此舉與今天內容消費大趨勢息息相關。我也在其中看到了“品質閱讀”的回歸跡象。

大佬看什么之焦慮

新浪新聞曬截屏這個事情,非常有意思。它抓住了人們的焦慮心態(tài),展開了一波推廣自己的營銷。信息焦慮是很多人都有的一種情緒。今天的信息實在太過龐雜,以至于人們不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有價值的信息。

有位獨立撰稿人評論說,“今天中文互聯網世界幾乎99%的內容都是垃圾信息,而這些垃圾信息都是你我這些自媒體生產的?!?/strong>

其實我還想補充一句話,這也是互聯網資訊平臺迷信技術所造就的。

就以最簡單的案例來說,我非常迷戀王者榮耀,總會在瀏覽器中搜索和王者榮耀英雄玩法,銘文、出裝搭配。搜索引擎記錄了我的習慣,于是在瀏覽器的信息流里,成片的王者榮耀內容推薦都蜂擁而至。10條信息流之中,有6-8條都與王者榮耀有關。

這種推薦機制下,我非常想問一句話:我的游戲習慣,能代表我的閱讀習慣么?

這種垃圾信息包圍的狀況也造就了信息焦慮——所有人都會愛關心名人、明星、大佬所關注的內容,因為名人、明星、大佬所關注的內容代表了下一個階段的方向與風口。大佬所關注的內容,也是普通人所焦慮的內容。

就像徐小平老師,在真格基金500人的大群里發(fā)布了一條看好區(qū)塊鏈的消息,強調“上述信息,不要外傳”。結果這則消息可以被傳到人盡皆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作為投資界浪巔的人物,一舉一動都被普通人所關注者。

從側面來看,這次營銷的目的是強調內容消費和認知升級。就是要讓人們意識到,品質新聞的重要性,而不是醉死在Feed流里Kill time。

今天算法推薦橫行時,很多技術人員都不把資訊稱作資訊,而是稱作Feed。

英文的“Feed”其實有兩個意思,一是指信息,二是指動物飼料。它其實蘊涵了一個意思——享受信息流的人就像牲畜一樣,無意識地在被技術人員們喂養(yǎng)。

這和經典的奶頭樂理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為安慰社會“被遺棄”的人,他們的生活應該被大量的娛樂活動(比如網絡,電視和游戲)填滿。

內容產業(yè)返璞歸真

從去年開始,內容產業(yè)正在出現深度內容回潮的趨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種回潮幾乎是必然的。

1、監(jiān)管爆發(fā)、輿論質疑。純算法堆砌的垃圾信息正在被監(jiān)管層整肅。

尤其是前段時間,監(jiān)管部門以持續(xù)傳播色情低俗信息、違規(guī)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等問題為由,分別約談兩家資訊平臺負責人。幾家以算法為核心的內容平臺接連要求被整改,這已經釋放出了內容產業(yè)新的信號——流量紅利期已經結束,內容平臺下一步競爭比的是內容質量。

2、用戶習慣性被“騙”之后,正在對算法信息出現情緒逆反。

前兩年“做號”之風盛行,標題黨+無信息或重復信息的資訊一度橫行。每一次點擊幾乎都是一次欺騙。這使得用戶對流量為王的內容分發(fā)模式開始厭倦,越來越多的人對標題黨、低俗內容的傳播,開始本能一般的產生一種厭惡的情緒,認知升級成為趨勢。

3、2017年內容產業(yè)正在發(fā)生著返璞歸真的變化,人們對品質內容的渴望前所未有。

最典型的案例是, 新浪做了“二樓”資訊,匯聚了各個細分領域的品質新聞;《十三邀》這樣的重度訪談節(jié)目崛起;網易人間、真實故事計劃這類非虛構寫作項目受到全民追捧;財經天下雜志獨立出“AI財經社”這樣的新媒體展開重度內容報道;“老道消息”這樣的大信息量故事敘事手法被大批機構媒體學習模仿。

曾經的輕閱讀,正在重新被有價值的重閱讀所取代。越來越多的內容創(chuàng)業(yè)者正在試圖用磨練手藝的方式做資訊——盡量用重模式做內容,樹立品牌和內容壁壘。

事實上,即使在市場層面上看,做號誕生的賬號因為缺乏內容生產能力,最終在平臺補貼下滑的環(huán)境下,最終還是會缺乏盈利空間?;剡^頭來看,堅持重內容、重模式的媒體依然還是最具投資價值和合作價值。

品質新聞重回浪顛

正如人民日報《新媒體》版呈現的“互聯網八大猜想”之一,自媒體回歸內容為本——無論免費還是付費,制作精良的優(yōu)質、垂直內容將得到平臺扶植和粉絲追捧。原創(chuàng)乏力、粗制濫造的賬號將成為淘汰對象,一味博人眼球的低俗、獵奇、驚悚內容將遭到“淘汰”。

過去一年,內容產業(yè)返璞歸真的趨勢也在說明,品質新聞正在重回市場。

事實上,新浪也一直是以品質新聞站在時代浪尖的——20年來幾乎未曾改變。

1997年11月底,四通利方推出了第一個頻道——體育頻道,四通利方在體育沙龍的黃金時代開始到來。隨著1998年的法國世界杯開啟,四通利方通過滾動式24小時報道奠定了其在中文互聯網新聞領域的地位。

1998年底,四通利方更名新浪,面對科索沃戰(zhàn)爭、臺灣大地震、中國加入WTO、悉尼奧運會、911事件等重大事件的報道卻從未缺位,新浪軍規(guī)式的、流水線式的內容生產使其從中文互聯網世界脫穎而出成為標桿,也奠定了未來10年新浪乃至中國四大門戶的工作方式。

如今新浪在移動閱讀的習慣下,還是有自己的一套產品邏輯。

從產品結構上來看,除去常規(guī)的欄目訂閱板塊外,新浪還加入了“二樓”這樣一個板塊,只要在APP內用力下滑就會進入“二樓”。所有經過挑選的精品內容都放在“二樓”內,和常規(guī)資訊做出了區(qū)隔。

從欄目設置來看,明日頭條、地球日報、創(chuàng)事記、競技場、鏟史官這類經典欄目都放在了“二樓”內,每一個欄目都相比傳統(tǒng)欄目設計更有“調調”,都樹立起了經典的內容IP。像“明日頭條”這樣的產品更是在用最簡潔、最明了的方式提供覆蓋一天資訊。

新浪這一整套組合拳正在構建起優(yōu)秀作者、優(yōu)質媒體、精品欄目等以“高品質”為核心的“輕IP”內容欄目矩陣。為內容消費者提供品質閱讀。

說到底,閱讀還是非常個人的一件事。讓機器做出正則判斷很簡單,但是讓機器綜合心理學、社會學乃至某細分領域內的規(guī)則做出判斷則很難。

我還是更愿意相信,人的大腦比任何“推薦算法”都要高級一些,帶著腦子去主動選擇優(yōu)質閱讀,才是最好的習慣。

極客網企業(yè)會員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8-04-10
新浪新聞“重造”品質閱讀
摘要:早在2014年,算法推薦還不是新聞資訊產品的主流技術策略時,我就在《算法推薦的冷思考》一文中質疑了這個技術究竟能否給我們帶來品質閱讀。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