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與國家煙草專賣局發(fā)布《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2019年第1號)》(以下簡稱通告),敦促電子煙廠商和電商平臺關閉互聯網銷售渠道,撤回已發(fā)布的互聯網廣告。此舉被業(yè)界普遍認為,新興的電子煙行業(yè)迎來了史上最嚴格的監(jiān)管政策。
電子煙自推出以來,在全球市場取得快速發(fā)展。根據歐睿統(tǒng)計,自2010年起迅速增長,全球電子煙用戶幾年時間便從300萬暴增至2000多萬;若將同時抽電子煙和煙草的消費者計為電子煙常用人群,那么2020年電子煙消費者占煙民的10%,或超1億。各個國家和地區(qū)對電子煙的認知和態(tài)度不同,在監(jiān)管的尺度上也千差萬別,寬松如瑞典、德國,嚴苛如芬蘭、香港等。作為最大的電子煙生產國,中國的監(jiān)管政策對全球市場的影響?重大。?
電子煙正迎來立法監(jiān)管的倒計時
作為新興產品,當前國內電子煙的屬性在法律上并不明確。
在國內,煙草屬于專賣商品,有著專門的法律對其生產、銷售和服務進行規(guī)范。現行的法律法規(guī)主要是兩部:一部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發(fā)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以下簡稱煙草專賣法),另一部是國務院根據前者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對于煙草專賣品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第二條明確為:煙草專賣品是指卷煙、雪茄煙、煙絲、復烤煙葉、煙葉、卷煙紙、濾嘴棒、煙用絲束、煙草專用機械,其中卷煙、雪茄煙、煙絲、復烤煙葉統(tǒng)稱煙草制品。
也就是說,目前法律尚未明確將電子煙列為煙草制品。當然也可以認為,這部2015年4月24日第三次修訂的法律有些滯后。根據法無禁止既可為的私權原則,電子煙目前并不適用煙草專賣法,目前仍可以正常地生產和銷售。
因此,我們看到這次兩部門發(fā)布的通告,并沒有引用煙草專賣法條款作為依據,而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有關規(guī)定要求,以加強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保護為名,要求各類市場主體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并敦促它們不得通過互聯網銷售電子煙。
值得注意的信號是:通告明確了電子煙的性質,是“作為卷煙等傳統(tǒng)煙草制品的補充”。
通告這么說是有道理的。煙草中尼古丁的惡名為人熟知,但真正主要有害成分并不是它,而是焦油。合格的電子煙不含焦油,在使用過程中也基本不產生焦油,危害性較傳統(tǒng)煙草要低得多。主要成分尼古丁的存在,使得電子煙具有和煙草相同的成癮性,這恰恰是人們對煙草成癮的根本原因。用戶抽電子煙和抽煙草的目的相同,都是為了吸食其中的尼古丁,滿足心理過癮需求。
正如人工合成的胰島素是胰島素一樣,因此使用尼古丁的電子煙也應該視為植物尼古丁煙草的同類產品。歐美等發(fā)達國家已經先于中國,將電子煙納入了煙草產品(或藥品)的監(jiān)管范圍。以美國為例,每一款電子煙產品上市,必須經過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的預上市申請,才能獲得在美國市場銷售的權利。
?中國極可能步歐美國家的后塵,明確電子煙的屬性,加強對它的監(jiān)管。只是法律的滯后讓監(jiān)管部門操作起來難免有些尷尬,請注意兩部門通告的措詞,使用的是“敦促”,而不是“命令”或“禁止”,多少顯得底氣不足。從監(jiān)管部門越來越明確的態(tài)度和越來越嚴格的政策來看,修改煙草專賣法把電子煙定義為煙草產品并納入監(jiān)管,已經勢在必行。
保護未成年人:電子煙是煙草的替代品還是互補品?
一直以來,人們普遍認為電子煙將成為煙草的替代品,通過抽電子煙降低煙草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我身邊有一些煙民朋友,從只抽煙草轉向電子煙為主、煙草為輔,主因是后者對健康的危害較低。從經濟學上來說,電子煙也確實與煙草形成了一定的替代關系。比如在歐美國家體現了交叉價格彈性特點,一部分消費者因為電子煙在價格上的優(yōu)勢,從煙草轉向了電子煙。主流的電子煙廠商,也常常以此作為正面宣傳點。
但另一方面,電子煙和煙草又表現為互補品的關系。在新用戶中,先接觸到電子煙的比直接接觸煙草的,更容易成為煙草用戶,在青少年中表現尤甚。
?有數據顯示:初次接觸電子煙的美國18-24歲消費者,嘗試過電子煙的比例為21.6%,經常使用的達到了5.1%。這意味著,每100個接觸電子煙的青少年中,有23人電子煙常用用戶,轉化率非常高。美國CDC統(tǒng)計結果,2018年美國中學生抽電子煙的人數為360萬,同比增加了150萬,增長71%。近3成高中生電子煙消費者聲稱,在過去的一個月時間里,他們至少吸了20天,同比增加了40%。
蘭德公司2018年的一份報告在分析后得出結論,認為使用電子煙的青少年更可能吸食傳統(tǒng)卷煙,也更可能逐漸增加對這兩種產品的使用。相關數據也在支持該結論,2017年,有8.1%的美國高中生報告吸煙,高于2016年的7.6%,反彈非常明顯。
種種跡象表明,電子煙在青少年市場更可能是煙草產品的互補品,成為引誘青少年沾染煙草的新罪魁禍首。電子煙的危害性較煙草低,容易讓青少年降低風險意識,在好奇心之下嘗試電子煙,甚至繼而抽吸煙草。這次兩部門繼去年之后再次發(fā)布通告要求保護未成年人,正是出于對年輕人通過電子煙而成為煙草消費者的擔心。
互聯網銷售叫停,很大程度也有電子煙行業(yè)自身作死的原因。國內電子煙廣告,基本以美女手持或吸食電子煙的場景展示為主。無論是圖片還是視頻,多數都極盡暖味誘惑,大打情色擦邊球,試圖將電子煙與新潮、情色和魅力聯系在一起。此類廣告為年輕人群體喜聞樂見,但卻是監(jiān)管部門和煙控部門所不愿意看到的。
行業(yè)監(jiān)管規(guī)范在即,留給電子煙廠商的時間不多了
敦促停止網絡銷售并不代表電子煙被禁,線下渠道仍可以繼續(xù)銷售?;ヂ摼W銷售電子煙,未來有開放的可能。因為理由是保護未成年人,那么只要電子煙廠商和電商平臺采取杜絕未成年人購買的措施,這條理由便不再成立。
如今,安全性和復雜性更高的處方藥都可以實現互聯網銷售,未成年人禁售電子煙的技術難度并不高,一個實名制就基本解決問題。由行業(yè)協(xié)會出面或者相關部門牽頭,制定互聯網電子煙銷售辦法,從制度設計上杜絕未成年人購買可能。昨天看到新近進展,就是電商平臺率先自主采取了類似的舉措。但此舉能否得到監(jiān)管部門的認可仍有待觀察。
這次通告雖然嚴厲但只是開始,未來行業(yè)監(jiān)管將會進一步規(guī)范和加強,預測如下:
1、電子煙單獨立法的可能性較小,更可能的是修改現行煙草專賣法相關條款,明確將電子煙納入監(jiān)管范疇。屆時生產和銷售電子煙,都必須先取得相關許可證,具體做法應與現行煙草產品的相同或相近。
2、電子煙的監(jiān)管部門還將增加,這次發(fā)通告的市場監(jiān)管管理局和煙草專賣局之外,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很可能參與進來。未來,電子煙的煙具和煙彈,或都將必須取得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的認證才能上市。
3、電子煙將納入煙草專賣渠道體系,其他渠道未經批準則不得銷售。另外一個可能銷售的渠道,則是藥店、醫(yī)院等衛(wèi)生系統(tǒng)。如果電子煙獲得藥品、醫(yī)療器械的目錄資格,未來網上藥房也能名正言順地上架銷售。
4、電子煙產品或將被征收消費費,稅率可能與煙草產品看齊,至少煙彈如此;而煙具則有可能認定為器具免于征收。不出意外的話,今后電子煙將迎來一波漲價潮。不過,在新法律實施之前,國內電子煙廠商將會因為清理庫存而大幅降價促銷,有需求的煙民可以適時囤貨。
5、電子煙國家標準出臺在即,屆時相同技術標準下將出現可通用的煙彈產品;未來煙具的管理可能寬松一些,而煙彈將會趨于嚴格。
其中最大的影響應該是煙草專賣法的修改。現行煙草專賣法曾經于2009年、2013年和2015年三次修正。國家修改法律有著嚴謹的程序,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鑒于目前的情況,相關議程正在或即將提交。
留給電子煙廠商的時間不會太長,可能最多只有一年左右,甚至更短,2020年將是國內電子煙行業(yè)洗牌大限之年。
電子煙廠商的出路:接受招安、出海、還是轉型?
對于現在的電子煙廠商來說,現在就應該未雨綢繆,著手準備未來的許可證事宜。煙草作為專營行業(yè),國家能否在電子煙此類新興產品上采取開放政策,目前尚不得而知。對于大多數廠商來說,許可證可能就決定了它在國內市場的生死存亡。
最保險的辦法,應該還是盡快投靠各地煙草公司或卷煙廠為佳。爭取引入現有煙草企業(yè)投資成為它們的子公司,或者被全盤收購,都是將來獲得許可證的捷徑。國內有數十家省級煙草公司和近百家卷煙廠,它們都希望在未來的電子煙市場上分一杯羹。技術、人才和品牌等方面的短板,使得它們自建不如與外合作。接受國有煙草企業(yè)的招安進入專賣體系,不失為電子煙廠商的安逸之選。
另一個出路則是出海。國內電子煙產業(yè)在全國供應鏈上具有較大的優(yōu)勢,與其在國內因為許可證和激烈競爭麻煩,不如去海外市場尋找機會。國外市場可能監(jiān)管更加嚴格,但許可申請比國內寬松。出海戰(zhàn)略,在其他眾多行業(yè)得到了成功的驗證,電子煙廠商也應該可以一試。
還可以根據自身的核心競爭優(yōu)勢轉型。轉型分兩個方向:一是在電子煙產業(yè)鏈中尋找和確定自己的價值點,轉型成為技術供應商、代工廠、營銷服務商等;二是轉型到電子煙之外的其他產業(yè)。
如果電子煙廠商覺得以上選擇都不合適,那么就不如盡快止損退場。放棄,有時也是一種明智的策略選擇。
螞蟻蟲——科技自媒體、企業(yè)戰(zhàn)略分析師,虎嗅、鈦媒體、艾瑞等多家科技網站認證作者,曾入圍2015年100位科技自媒體作者、2016年鈦媒體10大年度作者、2016年品途網10大年度作者、2018年砍柴網年度作者,微信公眾號:miniant-cn。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 賽力斯發(fā)布聲明:未與任何伙伴聯合開展人形機器人合作
- 賽力斯觸及漲停,汽車整車股盤初強勢拉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