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微軟“淪陷”,阿里“堅挺”?

原標題:造車,微軟“淪陷”,阿里“堅挺”?

文/智能相對論(aixdlun)

作者/蔣思憬

繼亞馬遜、谷歌、蘋果后,微軟也把觸角伸向了自動駕駛。

1月20日消息,微軟將與通用汽車的自動駕駛子公司Cruise合作,微軟還同之前的投資方本田和通用汽車公司向Cruise進行20億美元的股權投資,使其估值達到300億美元。

Cruise為美國自動駕駛明星初創(chuàng)公司,2016年2月被通用汽車公司收購。此次微軟領投Cruise,也使得微軟成為美國科技巨頭“造車隊伍”的最后一位入局者。

科技巨頭自動駕駛的“生意經”

自動駕駛,已經成為全球科技巨擘們爭相搶占的另一片市場。

從入局時間上來看,微軟可稱得上是“后來者”。在它之前,已經有為數不少的玩家入局。不同的是,一部分玩家明顯是有備而來,而另一部分玩家則是在大環(huán)境的裹挾下“踉蹌前進”。

谷歌是最早進入自動駕駛領域的玩家之一,于2009年在X實驗室成立無人車部門。2016年谷歌業(yè)務部門重組后,將自動駕駛業(yè)務從谷歌獨立出來,成為Alphabet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命名為Waymo。

電商巨頭亞馬遜雖不是先驅者,但野心十足。2020年6月,亞馬遜以1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公司Zoox;而在此之前,亞馬遜還向電動汽車制造商Rivian、無人駕駛汽車初創(chuàng)公司Aurora分別投資了數億、數百萬美元。

“蘋果造車”,成為2020年底科技圈的勁爆話題。據悉,蘋果公司預計將于2024年在美國生產10萬輛自動駕駛汽車,但官方對此似乎三緘其口,并未披露更多的細節(jié)。

「智能相對論」和大家一樣,都很清楚,百度是國內自動駕駛領域最早的一批入局者,于2017年發(fā)布自動駕駛平臺Apollo,經過三年多時間的成長,以自動駕駛、智能交通、智能車聯為核心的Apollo生態(tài)已經成熟;1月11日,百度正式官宣將與吉利合作造車。

目前,自動駕駛領域頭部玩家的背景五花八門,既有以搜索業(yè)務起家的百度、谷歌,也有以電商為主業(yè)的亞馬遜,還有智能硬件設備提供商蘋果。而這些巨頭扎堆涌入自動駕駛領域背后的原因或許不難理解,隨著自動駕駛市場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市場前景也愈加廣闊。

據科爾尼數據預測,至2025年全球自動駕駛(包含車端、道路、云等)市場規(guī)模達800億美元,至2030年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2800億美元。

從更能反映行業(yè)前景的相關企業(yè)融資情況來看,2020年2月開始到12月結束,全球有超過30家自動駕駛公司完成了融資,融資總金額達到1000億元。而在2020年備受資本市場矚目的在線教育賽道,2020年全年融資金額約為500億元。

為什么巨頭們在近些年掀起了收購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企業(yè)的熱潮,在「智能相對論」看來,除了這塊不斷變大的蛋糕讓科技巨頭們垂涎欲滴之外,也與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企業(yè)遭遇的資金短缺不無關聯。

無人駕駛汽車作為一項未來技術,需要投入大量資本進行生產、測試和游說。在微軟領投20億美元前,Cruise已從通用汽車、軟銀、本田等投資方處籌集到了72.5億美元。換句話說算上本輪融資,Cruise迄今總融資額已超過92.5億美元,但目前仍處于虧損。

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企業(yè)與科技巨頭的合作,在「智能相對論」看來或許也可以稱得上是雙贏。對于沒有“造車基因”的科技公司來說,收購降低了其進入自動駕駛賽道的準入門檻,而對于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企業(yè),在曠日持久的“燒錢”大戰(zhàn)中也找到了“靠山”。

微軟在下一步怎樣的棋?

值得關注的一點是,Cruise將使用微軟的云和邊緣計算平臺Azure來繼續(xù)推進其尚未推出的自動駕駛叫車服務。此外,微軟也將成為通用汽車的首選公共云提供商,以幫助其加快數字化計劃并簡化數字供應鏈中的運營流程。

自動駕駛技術的實現,云計算處理能力是其中重要的一環(huán)。數百輛規(guī)模的自動駕駛測試車隊,意味著每天將產生巨大的數據量,而對于這些數據的處理則需依靠強大的計算能力,這或許微軟在汽車行業(yè)主推Azure云平臺服務的目的。

目前,在全球云計算服務市場,亞馬遜的AWS位列首位,截止2020年第三季度,該公司的市場份額增加到32%,排名在二、三、四位的分別是微軟云(19%)、谷歌云(7%)和阿里云(6%)。

亞馬遜AWS是當前科技巨頭云計算業(yè)務部門中唯一實現盈利的,但在近兩三年,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似乎呈現出此消彼長的發(fā)展趨勢。

據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的數據,2018年亞馬遜在云基礎設施租用服務的市場份額為47.8%,低于2017年的49.4%和2016年的53.7%,市場份額呈現出逐年下滑的趨勢;而反觀微軟,2018年其市場份額為15.5%,高于2017年的12.7%和2016年的8.7%。

在「智能相對論」看來,微軟20億美元投資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公司Cruise,或許也是想利用其加強云計算業(yè)務,繼續(xù)縮小與亞馬遜在云計算服務市場的差距,從而增強在全球云計算市場的地位。

雖在云計算業(yè)務上與亞馬遜的關系猶如“針尖對麥芒”,但「智能相對論」認為,微軟在自動駕駛領域最大的競爭對手或許不是亞馬遜,而是谷歌的Waymo。為什么這樣說呢?這或許與以下兩點有關:

第一,估值層面,Waymo在2020年首次開啟外部融資,創(chuàng)下自動駕駛公司單筆融資的記錄,而這次融資也讓Waymo的市場估值達到300億美元,同時也是估值最高的自動駕駛公司。

而由于微軟的出手,Cruise的估值從2019年的190億美元飆升至300億美元,與Waymo的估值達到同一水準。在追平與Waymo的估值差距后,二者的競爭也會趨于白熱化。

第二,技術層面,2020年10月,Waymo宣布在鳳凰城正式向公眾提供完全無人駕駛的Robo Taxi服務,這也說明Waymo距離商業(yè)化又進了一步。在實際路測里程指標中,Waymo排名第1,路測里程達145.4萬英里,占全部測試里程的比重為50.5%。而Cruise直到2020年12月才開始在舊金山進行完全無人駕駛測試。

(圖源:億歐智庫)

因為微軟的投資,讓Waymo與Cruise兩家自動駕駛的明星公司有了對決意味越來越濃厚。Waymo背靠谷歌,Cruise背靠微軟,如果說云與AI是自動駕駛支撐的兩個重要維度,那么現在雙方都已經具備。2021年,二者的競爭恐怕也會更加激烈。

阿里造車為什么掉隊了?

視線回歸到國內自動駕駛領域,百度早已入局,華為也準備上場,騰訊也在磨刀霍霍,而作為互聯網頭部企業(yè)之一的阿里卻不見行動。阿里為什么沒行動?

「智能相對論」通過查閱后發(fā)現,阿里并非沒有布局自動駕駛,只是在其他企業(yè)聲勢浩大的造車聲浪中,阿里的造車行動顯得不夠顯著了。

早在2015年,阿里就與上汽集團聯合開發(fā)了斑馬網絡,重點研發(fā)方向是車載系統(tǒng),經過近五年的磨合,斑馬網絡的發(fā)展卻并不如預期,斑馬網絡面世四年半后,搭載該系統(tǒng)的車輛也不到百萬輛。

2019年,阿里又投資十億美元與AutoX達成合作協(xié)議,掌握了L4及L5級的自動駕駛技術,并且想將這一技術集成到一個平臺上,大有想做大做強的趨勢,足見阿里的野心。

從阿里的此前與造車相關的行動來看,阿里并不想如谷歌、百度一樣親自下場造整車,承包硬件和軟件所有環(huán)節(jié),只是想做背后的軟件提供商。而自動駕駛汽車軟件服務的實現,云計算在其中占有很大比重,阿里的云計算業(yè)務與同業(yè)們相比并不虛。

據財報數據,在2020年上半年,阿里云總計實現245.62億元營收,相比去年同期的155.13億元,同比增長58.3%。對比最近5年數據,從2016上半年時23.09億元的營收,到2020年的245.62億元,五年間增長幅度超過10倍。

具體到市場份額,據Gartner數據,2019年阿里云在亞太市場的占有率為28%,位列亞太市場第一;在全球市場位列第三,市場滲透率為9.1%,僅次于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

但在「智能相對論」看來,具有云計算技術優(yōu)勢,并非代表阿里就能在自動駕駛賽道一騎絕塵,自動駕駛汽車從研發(fā)到最后的商業(yè)化,技術是重要的一環(huán),但也并非成敗的決定性因素。

阿里造車進度緩慢的背后原因,在「智能相對論」看來或許與阿里目前主要業(yè)務發(fā)展的穩(wěn)健有關。

從國內互聯網頭部陣營的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來看,阿里以1550.59億元的成績繼續(xù)“領跑”;排名第二的則是騰訊,營收為1254億元;百度營收為282億元,排名第三。

具體到電商業(yè)務,京東、拼多多在過去的2020年發(fā)展態(tài)勢迅猛,京東強大的自建物流體系為其電商業(yè)務疫情期間提供了保障,拼多多依靠百億補貼在下沉市場也獲益頗豐。但無論是用戶數規(guī)模還是GMV,阿里仍居于首位。

“造車是百度的第二增長曲線”,百度熱衷于自動駕駛的背后,既反映出其前瞻性視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搜索業(yè)務面臨較大競爭壓力的當下,百度對于開辟新業(yè)務線的探索和嘗試。

「智能相對論」認為,并不是說阿里在自動駕駛業(yè)務上進度與同行們相比較為緩慢,就一定表示阿里在未來的競爭中將處于下風。而是在代表未來出行趨勢的自動駕駛紛紛被眾多科技巨頭押注的當下,“居安思?!被蛟S是包含阿里巴巴在內的科技企業(yè)無論處于何種發(fā)展階段都應該堅守的態(tài)度。

畢竟,時代在驟變,市場總無情,稍慢半拍,就有可能淘汰出局。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此內容為【智能相對論】原創(chuàng),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yè)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智能相對論(微信ID:aixdlun):

?AI產業(yè)新媒體;

?今日頭條青云計劃獲獎者TOP10;

?澎湃新聞科技榜單月度top5;

?文章長期“霸占”鈦媒體熱門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萬個為什么》

?【重點關注領域】智能家電(含白電、黑電、智能手機、無人機等AIoT設備)、智能駕駛、AI+醫(yī)療、機器人、物聯網、AI+金融、AI+教育、AR/VR、云計算、開發(fā)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1-01-26
造車,微軟“淪陷”,阿里“堅挺”?
「智能相對論」和大家一樣,都很清楚,百度是國內自動駕駛領域最早的一批入局者,于2017年發(fā)布自動駕駛平臺Apollo,經過三年多時間的成長,以自動駕駛、智能交通、智能車聯為核心的Apollo生態(tài)已經…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