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裝者:用代糖戒糖的山路十八彎

原標題:偽裝者:用代糖戒糖的山路十八彎

常年在減肥路上的我們,對于熱量、糖分十分敏感。戒糖也成為年輕人減脂、護膚的流行風尚。

“無糖”“代糖”“0熱量”成為影響許多人選購食品時的關鍵詞,甚至很多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也會選擇更加偏貴的無糖產(chǎn)品。無糖也成為商家們尋求新增長的抓手,許多廠商都開發(fā)了新的無糖產(chǎn)品,什么飲料、酸奶、零食等,迎合著消費觀念和消費趨勢的改變。

消費者可以用無糖產(chǎn)品代替對糖分的需求,商家在無糖的風尚中利潤飛起,代糖似乎是個完美的選擇,可以雙向滿足消費與供應兩端的需求。但近日,有關代糖科學研究和新聞的真相披露,打破了無糖在我們大腦中存在的虛幻平衡。

越0糖0卡越胖

市面上流行的無糖產(chǎn)品,都是將各種代糖加入到食物中來作為甜味劑滿足口感。代糖,也就是人工甜味劑,偽造出了甜味,這些人工甜味劑特別特別甜,會比白糖甜幾百倍。我們小時候吃的糖精,爆米花里面會加的那種,就是人工合成代糖的一種。

各種食品中常見的代糖有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安賽蜜等人造甜味劑。如果單拎代糖出來,本身確實是沒有什么熱量,并且也擁有糖的甜味,在食品飲料行業(yè)中被廣泛使用看似確實沒什么毛病。

但研究發(fā)現(xiàn),代糖食品飲料不僅會讓你發(fā)胖,并且也會增加其他病癥的風險。 哈佛大學一項近20 萬人的大樣本隊列研究結果表明,每天喝含人工代糖飲料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了19%,高于喝含糖飲料患糖尿病的風險。另一項針對新加坡青少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喝含有人工代糖蘇打飲料的青少年,其2 型糖尿病的發(fā)生風險增加了58%,高于選擇含糖飲料的青少年。沒有糖分的攝入,怎么還讓人容易得糖尿病了呢?

吃進去的代糖會讓大腦誤以為你在攝入糖分,讓胰腺分泌胰島素,大量被分泌出來的胰島素會將體內的血糖合成脂肪。這就導致脂肪增多,但實際上體內的血糖量并不足,大腦又發(fā)出信號,刺激人們過量進食,從而血糖升高。許多人喝完0卡0糖的飲料,出現(xiàn)更饞更餓的原因就是緣于此。

這種對人體代謝系統(tǒng)的欺騙,如果長期進行下去,很容易造成代謝調控機制的紊亂。一些研究顯示,代糖的濫用可能會干擾氨基酸代謝,影響到神經(jīng)遞質平衡,例如影響大腦中兒茶酚胺類物質的水平,使神經(jīng)系統(tǒng)過度興奮,從而不利于人體的抗焦慮抗抑郁功能。

代糖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多重威脅也被全球科學家們越來越多的發(fā)現(xiàn)。《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發(fā)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每日飲用人造甜味劑飲料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會升高32%。

代糖的危害被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證實,但在全民減肥戒糖的狂歡中,市面上無糖化的產(chǎn)品越來越豐富的背景下,代糖危害的聲音被淹沒。甚至在一些無良商家的曖昧包裝宣傳下,無糖竟然還是健康生活的代名詞。很多不了解的消費者,仍然被蒙在鼓里。近日,一項長達十年跨度的代糖研究,又將這份真實的危害遞送到我們面前。

戒糖=戒掉所有糖

來自法國巴黎大學聯(lián)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的研究人員,收集了大約十萬人近十年的數(shù)據(jù),通過研究與分析,在《公共科學圖書館?醫(yī)學》發(fā)表了這項新研究。結果顯示,人造甜味劑并不是糖的健康替代品,常吃或常喝含有人造甜味劑的食物或飲料,尤其是含有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的食物和飲料,可能會增加癌癥風險。這些癌癥包含很多我們常見的癌癥系列,如以肥胖為誘因的癌癥直腸癌、胃癌、肝癌、食道癌、喉癌、口腔癌等。

這個項目從2009年開始啟動,受訪者自愿參加,自主報告疾病史、社會人口狀況、飲食、生活方式和健康數(shù)據(jù)。研究人員收集的數(shù)據(jù)包括 24 小時飲食數(shù)據(jù)中人造甜味劑的攝入情況。在隨訪過程中,研究人員還收集了癌癥診斷信息,隨后展開統(tǒng)計學分析,調查人造甜味劑攝入和癌癥風險之間的關系。

為了矯正數(shù)據(jù)的影響因子,研究人員調整了一系列變量,包括年齡、性別、教育、運動、吸煙、體重指數(shù)、身高;隨訪期間的體重變化、糖尿病、家族癌癥史,以及酒精、飽和脂肪酸、纖維、糖分、全麥食物以及乳制品攝入的基線等。

刨除其他因素的影響后,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大量攝入人工甜味劑,尤其是阿斯巴甜類,研究顯示,在女性中,與乳腺癌風險提高22%相關。而在男性中,與前列腺癌風險升高28%相關。在整體的患癌風險中,高攝入甜味劑會提升13%的患癌風險,與肥胖之類的癌癥風險升高13%。

人造甜味劑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攝入也以加工食品和飲料為主。無糖飲料份額最為顯著,占據(jù)人工攝入甜味劑總量的53%。其次是含糖零食、餅干、蛋糕、燕麥片等餐桌食物,占據(jù)29%;酸奶、奶酪等制品占到了人造甜味劑攝入總量的8%。

研究人員分析,人造甜味劑與癌癥風險之間的關聯(lián)可能與多種機制有關,如導致代謝紊亂,引起超重或肥胖;促進炎癥、血管生成和DNA損傷,并抑制細胞凋亡;改變腸道微生物豐富度,導致腸道微生物失衡等。

看到了這里是不是有點顫抖,我們喜歡的快樂水,肥宅酸奶和零食都不香了。從此0糖不再是我們戒糖的避風港了。魚和熊掌兼得的幻想破滅,想要健康、戒糖的話,需要戒掉所有糖。戒糖=戒掉所有糖。

直面“糖生”

大量的研究和試驗,都指向了同一個答案:0糖0卡百害無一益。肥宅快樂水的甜美,包藏禍心,真真是“口蜜腹劍”。

也不用再與網(wǎng)友們線上battle哪個代糖更健康了,代糖們在健康方面被一網(wǎng)打盡,沒有安全可信的余地了。人工代糖會誤導胰島素的分泌,長期喝無糖飲料,胰腺對糖的敏感度越來越低,分泌胰島素越來越緩慢困難。欺騙大腦的代價就會導致代謝紊亂,要么就是與癌癥風險提升相關。

想要喝飲料的話,不用再自欺欺人找0糖0卡,就大大方方地喝正常的吧。這種正常的糖就是蔗糖這類的食糖,包括白糖、紅糖等。各項政策中提倡的減糖,也主要是指減少蔗糖等人工精制糖的攝入量。

真正的0糖在食品規(guī)定準則中也有明確的定義和規(guī)范,根據(jù)我國《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預包裝食品中的糖含量不超過0.5g/100g(固體)或100mL(液體) ,可標注為“無或不含糖”;預包裝食品中的糖含量不超過5g/100g(固體)或100mL(液體),可標注為“低糖”。

這里的糖指的是單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和雙糖(乳糖、麥芽糖),因此食品宣傳中的無蔗糖并不等于無其他糖,所以0糖(代糖)依然在風靡。

咱們經(jīng)常在市面上見的飲料,買的時候可以看看配料表,再考慮考慮。順道跟大家嘮嘮,無糖可口可樂使用的是阿斯巴甜,元氣森林使用的是赤蘚糖醇,喜小茶使用的是赤蘚糖醇和三氯蔗糖。這幾個代糖是上文實驗中,被拎出來的典型代糖。

至于想要選擇什么樣的飲食習慣都是個人選擇,只是希望我們的任何選擇都在知情的情況下去抉擇。畢竟各類食品廠商在利益驅動下,0糖0卡健康的聲量太大。

那代糖沒有代替蔗糖的希望了,如何戒糖呢?營養(yǎng)學的各個大咖的答案就是那個最本分的回答:管住嘴。

如果喝飲料習慣的人,不喝白水,就考慮轉戰(zhàn)去開辟新的食域吧,淡茶,檸檬水,什么自泡果茶之類的,都可以考慮在線學習一下了。沒有任何欲望的滿足是不需要付出代價的,無論是健康還是減脂。

對抗大腦對糖分的渴望,拉住大腦這個想要吞噬一切的饕餮怪韁繩,雖然痛苦,但對自己欲望PUA,真的就是最本源的那個答案,最簡單,但也最難堅持。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chǎn)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2-04-11
偽裝者:用代糖戒糖的山路十八彎
無糖也成為商家們尋求新增長的抓手,許多廠商都開發(fā)了新的無糖產(chǎn)品,什么飲料、酸奶、零食等,迎合著消費觀念和消費趨勢的改變。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