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說錢多了煩,我覺得機會多了也很煩惱。”李彥宏坦承自己每天晚至十一二點才休息,5點就起床,但一直很著急,“機會太多了,我不可能全部都做,一定得決定把哪些機會放棄。”
這正是近幾年BAT的甜蜜煩惱。做什么不做什么,繼續(xù)堅持主業(yè)還是不務“正業(yè)”,每一刻都讓這些大佬揪心,更何況財富座次風云變幻,行業(yè)興衰以及商業(yè)模式之爭暗涌,誰還坐得???
于是,跨界又成為了2014年的高頻詞,只不過這一次是從“軟”跨到“硬”。
一齊跨界吧
商場上從不缺乏跨界者,尤其是近幾年,傳統企業(yè)與互聯網行業(yè)的緊密融合更是催生了一股跨界潮,而2014年興起的新風潮是一批“闖關者”開始跨界做硬件。
這批“闖關者”就是互聯網企業(yè)。曾經飄在云端、大炒概念的互聯網公司突然轉身,走進實實在在又堪稱微利的制造行業(yè),很具代表性的兩家就是360和小米。
“我們?yōu)槭裁醋鍪謾C?”這是360董事長周鴻祎在平安夜拋出的問題,同時老周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們堅定不移地去做手機,正是因為未來的移動互聯網的中心不一定是現在這樣的手機。
你看,有錢的互聯網企業(yè)就是這么任性。跟老周一起跨界的,還有小米董事長雷軍,他們都選擇了同質的產業(yè)和相同的方式:老周選擇了手機,雷軍選擇了家電,一個牽手酷派,一個入股美的。
回顧小米近幾年的發(fā)展,從手機、電視、盒子再到智能手環(huán)和空氣凈化器,不難看出,小米構建智能硬件平臺的設想由來已久,雷軍試圖讓所有硬件廠商的產品在這個平臺上都能夠與小米手機互聯。
盡管做硬件不賺錢是人盡皆知的法則,但這就是互聯網企業(yè)給出的跨界理由:從軟到硬,不單單是盈利那么簡單的邏輯??此铺祚R行空,其間還是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總之,萬一實現了呢?
當美的創(chuàng)始人何享健與雷軍握手走到一起時,一個是70歲高齡的傳統制造業(yè)大佬,一個是互聯網行業(yè)的新貴,前者有著40多年的歷史,后者成立只有不到4年。老巨頭與新勢力的碰撞,互聯網與傳統家電制造企業(yè)的聯手,將會是傳奇還是失敗,需要未來定論。
做實業(yè)還是講故事?
但不得不引起重視的是,先有新浪、騰訊、阿里巴巴,后有百度、盛大,當年都是為了借助硬件,內置多款自己的產品、推廣自己的服務,然而兩年過去了,我們并沒有在市面上看到那一波帶有互聯網基因的硬件??墒牵瑸槭裁丛谑×艘淮沃?,2014年互聯網企業(yè)又掀起了二次進軍硬件的風潮?
一個現象是,360的股價從2012年5月宣布進軍手機那天的21.2美元一路上漲到今年3月初120.79美元的高點。
但資本并不是那么容易“騙”的,你的故事是否有價值可挖,股價會予以回答。此次360宣布與酷派合作,兩家股價應聲下跌,奇虎360股價于收盤時大跌6.92%,盤中股價一度跌至55.35美元,這創(chuàng)下了過去52周內新低;而在港股上市的酷派集團,其股價也在消息公布之后大跌8.84%至1.65港元,幾乎觸底。
這只是跨界案例中的冰山一角。此前,不僅是互聯網企業(yè)做手機石沉大海,也有諸多傳統企業(yè)選擇擁抱互聯網,甚至有的提出“我們已經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但往往都還停留在一些虛幻的概念上不能落地,跨界成功的案例不多,失敗的卻不少。
而圈定“規(guī)則”、“守土”等市場層面的競爭,在突破原來的專業(yè)領域之后也不再涇渭分明,彼此合作、交叉競爭愈演愈烈。因此,跨界不只是屬于“美的和小米”們的故事,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yè)投身其中。
但一家大型互聯網企業(yè)和一家大型傳統家電企業(yè)的結合,看上去很美,如何能做到雙方無縫對接,形成巨大的合力,并無成例在先。畢竟,互聯網企業(yè)做硬件也面臨著很多困難,供應鏈、渠道、用戶持續(xù)關注度、價格等等都是影響成功的因素。
無論如何,互聯網企業(yè)闖入的智能硬件市場,在2015年必然會有一場血雨腥風,誰又將倒下,誰又將殺入?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新能源車技術升級搶先看,ChatGPT崩了引熱議:未來科技如何破局?
- 自動駕駛行業(yè)大洗牌即將結束,小馬智行引領千臺車隊新篇章
- 微軟反壟斷風暴:Office捆綁銷售引質疑,云服務策略遭調查,巨頭陷困境
- 顯卡漲價風暴來襲!NVIDIA/AMD緊急應對,全力加速生產運回本土
- 微軟新目標:用1000億美元打造實用通用AI,未來可期但需謹慎
- 亞馬遜云科技陳曉建預測:未來三年內,生成式AI將引發(fā)云市場新革命
- 林肯中國辟謠:財務調整非合并,業(yè)務不變穩(wěn)如泰山
- 字節(jié)跳動研發(fā)大手筆:2024年投入接近BAT之和,能否引領中國OpenAI新潮流?
- 跨境匯款平臺新舉措:螞蟻集團開發(fā)者服務限每日10萬美元,助力全球交易更便捷
- 我國充電樁建設提速,50%增長背后的高速服務區(qū)充電新篇章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