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車訊 9月4日報道)據(jù)彭博社報道,鈴木汽車證實,在解除與長安汽車——在中國市場的最后一家汽車制造商合作伙伴——的關系后,將退出中國市場。
鈴木將把在合資企業(yè)長安鈴木中50%的股份轉讓給長安。不過, 鈴木將通過授權許可的方式保證長安汽車繼續(xù)生產目前使用鈴木商標的乘用車。
鈴木董事長鈴木修(Osamu Suzuki)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大約25年前(2009年),我們在中國(與長安)推出了(第一款微型車)奧拓(Alto),此后我們一直在努力培育中國市場。然而,由于中國消費者轉向大型車,我們決定將所有股權轉讓給長安汽車。”
這證實了一直以來傳聞鈴木將推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8月23日,新浪汽車援引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鈴木正在和與重慶長安汽車解散合資企業(yè),鈴木將把所持股份出售給長安,而這一過程將在中國有關部門批準后啟動,并可能在年底前完成。
公開資料顯示,鈴木先后在中國成立了兩家合資公司,其中1993年成立的重慶長安鈴木由三方持股,長安占股50%,日本鈴木株式會社占40%,鈴木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占10%;1995年又成立了長安鈴木的兄弟公司江西昌河鈴木。
不過,今年6月15日,昌河汽車一紙公告宣布已有23年婚史的昌河鈴木正式宣布解散。公告稱,經友好協(xié)商,原中外合資車企“昌河鈴木”日方股東鈴木將所持有的股權全部轉讓給昌河汽車,并獲得主管部門批準,已于2018年5月30日完成了股權以及公司名稱的登記變更手續(xù)。
至此,鈴木與國內企業(yè)合資公司只剩下長安鈴木一家。而這次長安鈴木合資關系瓦解的坐實,意味著鈴木將成為第一個全面退出中國市場的外資汽車品牌。
根據(jù)乘聯(lián)會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長安鈴木全年銷量為8.65萬輛,同比下滑26%,在所有汽車廠商中排名第53位,當年虧損8482萬元。2018年1-5月,長安鈴木累計銷量為2.19萬輛,同比下滑45%。
中國乘用車協(xié)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經濟小型車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從2003年的35%下降到2017年的6.7%,鈴木也隨著這一趨勢銷量一直下降。過去10年,中國家庭購買力的快速增長,已將需求轉向更大、更寬敞的車型,比如SUV。(張晶晶)
(責編:牛建峰)
- 比亞迪劃時代旗艦SUV唐L正式上市,配置拉滿22.98萬起售
- 為大家庭而來,比亞迪劃時代旗艦SUV唐L震撼上市,售價22.98萬~28.98萬元
- 年輕人的第一臺旗艦轎車,比亞迪漢L以劃時代技術重塑20-30萬級轎車標桿
- 同比暴增59.8%!比亞迪一季度銷量破100萬輛,保持斷層式領先
-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交付量:特斯拉下降13%,比亞迪暴增59.81%
- 新能源車3月銷量穩(wěn)步回升:比亞迪37.7萬輛繼續(xù)領跑,零跑首次超理想
- 蔚來第三品牌firefly螢火蟲內飾設計首次公開
- 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故AEB是否介入?官方:目前不響應障礙物
- 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故雷軍親自回應:無論發(fā)生什么,小米都不會回避
- 理想汽車3月交付36674輛 同比增長26.5%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