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極客觀察3月28日 過去16年谷歌Android迅猛成長,成功登頂全球最大移動操作系統的寶座。如今,谷歌即將對Android政策實施重大調整——把核心系統功能從Android開源項目(AOSP)剝離出來。
此番調整,意味著谷歌會將Android操作系統的開發(fā)工作轉入內部“私密通道”進行。盡管谷歌再三強調會一如既往堅持開源,但外界普遍覺得,這次政策的轉變使谷歌與開源漸行漸遠。
雖說業(yè)界主流觀點認為Android調整政策并不意味著走向閉源,可仍有部分人士推測,新政策會加強谷歌對OEM廠商的掌控力。當下,AI對搜索領域的沖擊愈發(fā)明顯,在這波AI浪潮中,谷歌不但沒占據優(yōu)勢,甚至還被競爭對手甩在身后。因此,手機操作系統市場格局是否會因AI發(fā)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成為谷歌急需思考的問題。
試想,未來幾年AI技術持續(xù)發(fā)力,同時沖擊谷歌的搜索業(yè)務和手機操作系統,那么,即便是看似固若金湯的科技帝國谷歌,也會深陷巨大危機之中?;蛟S,谷歌此次調整Android政策,正是察覺到危機后采取的防守行動,對此,你又怎么看?
不再擁有兩個主要分支
AOSP,即The 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本質上是谷歌基于Apache 2.0開源協議開發(fā)的操作系統。Apache 2.0協議十分寬松,遵循該協議開發(fā)的軟件,任何人都能自由使用、分發(fā)和修改,既無需支付授權費,也不強制公開源代碼。得益于這一協議,AOSP迅速在全球范圍內傳播,眾多企業(yè)基于AOSP定制專屬操作系統。
和其他開源項目相似,AOSP也接納第三方開發(fā)者貢獻的代碼,但代碼主體仍由谷歌自主編寫。谷歌將Android定位為全面性開發(fā)項目,致力于維持Android作為平臺以及開源項目的活力。因此,哪些代碼能融入AOSP,何時發(fā)布新版源代碼,最終都由谷歌拍板決定。谷歌開發(fā)AOSP的模式,確保開發(fā)者與OEM廠商能夠使用統一的Android系統。
為了平衡AOSP的開源屬性與自身產品開發(fā)策略,谷歌在Android開發(fā)過程中一直維持兩個主要分支:一個是面向公眾開放的AOSP分支,另一個則是內部閉源開發(fā)分支,只提供給簽署GMS授權協議的企業(yè)。部分組件,如Android Bluetooth Stack,基于公開版AOSP開發(fā);而大多數組件,尤其是核心OS框架,都在內部閉源分支上進行開發(fā)。如今,谷歌宣稱,很快所有Android操作系統的開發(fā)工作都將轉移到內部分支,旨在簡化開發(fā)流程。
由于多數功能基于內部開發(fā)分支實現,公開版AOSP的更新進度往往滯后于內部開發(fā)版。為提升用戶體驗,谷歌需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協調AOSP與其他分支的合并。這一工作不僅任務量大,而且在代碼合并過程中時常出現各種沖突,解決起來相當棘手。
由此看來,谷歌摒棄過往“雙管齊下”的開發(fā)模式有其合理之處,然而,政策調整是否僅僅出于簡化開發(fā)流程這一目的仍然存疑。
對行業(yè)意味著什么?
為了避免業(yè)界產生誤解,谷歌主動向媒體作出表態(tài):會持續(xù)發(fā)布Android源代碼,此次政策調整絕不意味著Android將走向閉源。按照計劃,今年晚些時候Android 16就會和大家見面,屆時,開發(fā)者與相關人士依然能夠獲得對應的源代碼。不僅如此,谷歌也會一如既往地公開Android Linux內核分支的源代碼。
在Android生態(tài)體系中,構建系統、更新引擎、藍牙協議棧、Virtualization框架以及SELinux配置等組件均基于AOSP開發(fā),然而,包括OS框架在內的大多數Android組件都依托谷歌內部版本開展研發(fā)。隨著這次政策的調整,未來開源代碼的更新節(jié)奏將會發(fā)生相應變化。
從普通用戶角度看,此次政策調整對他們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谷歌后續(xù)會簡化Android OS開發(fā)流程,但即便給開發(fā)和漏洞修復造成一定影響,這種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用戶也不要指望手機操作系統的更新速度會因此大幅提升。
對絕大多數開發(fā)者而言,新政策帶來的沖擊同樣有限。App開發(fā)者基本不會受到波及,畢竟此次調整主要針對平臺開發(fā)。從事定制ROM工作的開發(fā)者,其工作主要基于特定標簽或其他分支進行,并非AOSP主干分支,所以新政策對他們的影響十分有限。部分企業(yè)會推出分叉AOSP產品,由于這類企業(yè)在開發(fā)過程中極少依賴AOSP主干分支,因此新政策對他們造成的影響也微不足道。
不過,如果是熱衷于為AOSP貢獻代碼的外部開發(fā)者,或許會大失所望。政策調整后,他們了解谷歌內部開發(fā)進度的難度大幅增加。沒有GMS授權的開發(fā)者想要參與Android OS開發(fā)工作會變得更加困難,因為他們能看到的代碼往往會滯后。此外,外部開發(fā)者追蹤AOSP、掌握平臺動態(tài)變化的難度也將顯著提升。
調整可能是為了發(fā)力AI
縱觀整個科技產業(yè),我們可能處在一個關鍵轉折點,搜索與操作系統也許將會迎來深刻變革。
當你從傳統搜索工具切換到DeepSeek或豆包時,那種體驗上的代際差異便會撲面而來。傳統搜索的回答機械生硬,而新興AI卻能理解語境、提供更貼合需求的回應,二者高下立判。同樣,手機與PC操作系統也處于這場變革的風口浪尖,亟待一場脫胎換骨的升級。
想象一下,在不遠的將來手機與PC上搭載真正意義上的AI。你只需輕聲下達指令,比如“刪除Windows系統自帶輸入法”,系統便能瞬間響應并完成操作,無需再從搜索引擎中尋找答案。這種高效、智能的交互體驗,不再是科幻作品中的幻想,而是科技發(fā)展的必然走向。
谷歌也在圍繞AI鞏固護城河,谷歌搜索不再局限于簡單的關鍵詞匹配,而是朝著理解語境意圖、預測用戶需求的方向大步邁進。2023年9月谷歌推出的Gemini AI,更是將搜索體驗提升到了新高度。用戶輸入問題后能即刻獲得生成式答案,搜索體驗更加出色。
在Android平臺上,谷歌積極將AI技術植入系統功能。實時翻譯讓跨國交流暢通無阻,智能撰寫提升信息溝通效率,自適應電池管理延長設備續(xù)航,智能拍攝幫助用戶輕松定格精彩瞬間。這些功能的背后是谷歌構建AI生態(tài)系統的宏大愿景。以搜索、Android和數字助手為基石,谷歌正不斷拓展其AI版圖,讓智能服務滲透到用戶生活的方方面面。
為了加速AI研發(fā)進程,去年谷歌調整組織架構,將Android、Chrome、ChromeOS軟件團隊與Pixel、Nest硬件團隊合并。谷歌CEO Sundar Pichai表示:“要想真正推進計算的發(fā)展,我們需要將硬件、軟件和AI整合。”這一舉措充分彰顯了谷歌對AI戰(zhàn)略的高度重視。
盡管Android陣營擁有眾多OEM廠商的大力支持,可若要深度整合硬件、軟件與AI,谷歌的角色至關重要。畢竟AI技術的核心多集中于軟件層面,而在Android軟件領域,谷歌握有主導權。倘若谷歌不積極作為,即便如三星、小米這樣的行業(yè)巨頭也無力整合。
三星與谷歌已經圍繞AI展開合作,主要是將谷歌Gemini整合到三星各大產品。去年小米也將Gemini和谷歌云整合到國際版旗艦手機。不難看出Gemini是谷歌Android AI藍圖的核心,可問題在于,Gemini面對DeepSeek和ChatGPT等國內外AI工具根本沒有什么優(yōu)勢,甚至還處于下風。
基于此,我們有理由相信,谷歌本次調整政策應該不是為了閉源,而是真的想整合硬件、軟件和AI,防止帝國被AI削弱或者淘汰。(小刀)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