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根據大眾汽車集團發(fā)布的最新數(shù)據,2016年第一季度,其全球銷量同比增長0.8%至250.83萬輛,在已公布銷量的車企中領跑;在華銷量同比提升6.4%至95.55萬輛,略低于通用汽車。
全球銷量:復蘇向好
2016年3月份,大眾汽車集團在全球向消費者交付了967,100輛新車,較之2015年3月份的968,600輛,同比微跌0.2%。不過在1月和2月,大眾全球銷量都呈現(xiàn)增長態(tài)勢,好于去年在“尾氣門”重創(chuàng)下銷量連月滑坡的境況。
因此今年第一季度,大眾汽車集團全球累計交付銷量保持了0.8%的同比微增,從2,487,700輛提高到2,508,300輛。
和另外兩大跨國車企巨頭對比,目前豐田尚未公布第一季度全球銷量,通用汽車上季度全球零售銷量為2,362,057輛,同比下跌2.5%。因而在業(yè)已發(fā)布銷量數(shù)據的車企中,大眾排名第一。
不過雖然銷量回升,目前大眾仍然在全球為“尾氣門”忙碌。新近大眾在美國賠償方案框架敲定,據業(yè)界估計可能金額超過100億美元。此外,大眾在美國等市場銷量表現(xiàn)仍然不盡如人意,這些可能成為全球銷量回暖背后的隱憂。
在華銷量:依然摘銀
今年3月份,大眾汽車集團在最大單一市場中國的交付銷量為328,000輛,去年3月315,400輛,今年同比提升4.0%。第一季度,大眾汽車集團累計在華銷量達到955,500輛,較之去年同期的898,400輛,同比增長6.4%。
在外資車企中,大眾汽車在華銷量僅次于通用汽車。第一季度,通用汽車及合資企業(yè)的在華零售銷量達到963,652輛,同比增長0.2%。近幾年的第一季度,通用通常都是中國市場銷量最高的外資車企,高于大眾汽車。3月份,受到車型換代影響,通用在華銷量下降0.6%至296,939輛,大眾還有所超出。
大眾在華銷量復蘇,同旗下大眾品牌乘用車主力在華銷量回升密不可分。大眾品牌3月在華銷量從236,800輛提升3.6%至245,400輛,第一季度從678,400輛攀升6.5%至722,800輛。就第一季度銷量增速而言,大眾品牌稍高于大眾汽車集團整體水平。
就批發(fā)銷量而言,合資企業(yè)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均在3月實現(xiàn)兩位數(shù)同比增幅。
品牌銷量:大眾獨跌
除了規(guī)模較小的超豪華汽車和超跑品牌之外,大眾汽車集團旗下主要品牌今年銷量概況如下:
·大眾乘用車3月全球銷量:543,700輛,同比變化:-2.7%。第一季度銷量:1,459,500輛,同比變化:-1.3%;
·奧迪3月全球銷量:186,100輛,同比變化:4.6%。第一季度銷量:455,800輛,同比變化:4.0%;
·斯柯達3月全球銷量:106,300輛,同比變化:4.2%。第一季度銷量:276,600輛,同比變化:4.3%;
·西雅特3月全球銷量:46,500輛,同比變化:0.2%。第一季度銷量:102,900輛,同比變化:0.2%;
·保時捷3月全球銷量:20,900輛,同比變化:3.4%。第一季度銷量:56,000輛,同比變化:9.5%;
·大眾商用車3月全球銷量:46,100輛,同比變化:0.8%。第一季度銷量:113,100輛,同比變化:4.3%;
·曼恩3月全球銷量:9,200輛,同比變化:-2.6%。第一季度銷量:23,400輛,同比變化:6.3%;
·斯堪尼亞3月全球銷量:7,200輛,同比變化:7.3%。第一季度銷量:18,400輛,同比變化:5.4%;
其中,大眾乘用車品牌是唯一第一季度全球銷量滑坡的品牌。
(文章來源:蓋世汽車)
- 比亞迪劃時代旗艦SUV唐L正式上市,配置拉滿22.98萬起售
- 為大家庭而來,比亞迪劃時代旗艦SUV唐L震撼上市,售價22.98萬~28.98萬元
- 年輕人的第一臺旗艦轎車,比亞迪漢L以劃時代技術重塑20-30萬級轎車標桿
- 同比暴增59.8%!比亞迪一季度銷量破100萬輛,保持斷層式領先
-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交付量:特斯拉下降13%,比亞迪暴增59.81%
- 新能源車3月銷量穩(wěn)步回升:比亞迪37.7萬輛繼續(xù)領跑,零跑首次超理想
- 蔚來第三品牌firefly螢火蟲內飾設計首次公開
- 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故AEB是否介入?官方:目前不響應障礙物
- 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故雷軍親自回應:無論發(fā)生什么,小米都不會回避
- 理想汽車3月交付36674輛 同比增長26.5%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