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閱文集團(00772.HK)管理層出現調整,首席執(zhí)行官吳文輝以及部分高管“榮退”。騰訊影業(yè)首席執(zhí)行官程武,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yè)群副總裁侯曉楠分別出任閱文首席執(zhí)行官和總裁。
高管集體榮退,騰訊系全面“掌舵”,引發(fā)了市場很高的關注。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一事件呢?
從過去看,騰訊在核心業(yè)務上往往表現得極為強勢。這一點在音樂領域體現得尤為明顯。當初,騰訊收購酷狗和酷我,推動騰訊音樂的整合,一舉奠定了其在音樂領域的龍頭地位。
所謂核心業(yè)務,即騰訊常說的兩張網:消費互聯網+產業(yè)互聯網。從結果上看,騰訊目前在絕大部分這樣的場景上都取得了絕對的領先地位,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社交、游戲、數字內容等等。
某種程度上說,閱文管理的調整,也延續(xù)了騰訊在核心業(yè)務上一貫的強勢態(tài)度。
值得關注的是,閱文如此重大的人事調整,卻異常平穩(wěn)。沒有任何想象中“撕破臉”的橋段,其“精彩程度”更是遠遜色于當當的“內斗”。
正相反,兩屆掌舵人的言語之間,盡是惺惺相惜之意。吳文輝祝福程武和侯曉楠,希望閱文的生態(tài)綻放出更大的能量和價值。而程武也在內部信中,對吳文輝過去的努力表示了感謝。
那么,為什么閱文的調整能夠如此平穩(wěn)地完成?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重新審視騰訊這家公司以及它的戰(zhàn)略。
/ 01 /管理層調整,閱文進入IP 2.0時代
近日,閱文管理層出現調整,首席執(zhí)行官吳文輝以及部分高管“榮退”。騰訊影業(yè)首席執(zhí)行官程武,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yè)群副總裁侯曉楠分別出任閱文首席執(zhí)行官和總裁。
閱文管理層這次調整看似突然,實則事出有因。在讀懂君看來,原因主要有兩個:
首先,網文行業(yè)的競爭基本結束,閱文已經穩(wěn)居網文領域頭部平臺。這一點可以從閱文的IP儲備可以看出。
截至2019年,閱文入駐作家總數810萬位,作品總量1220萬部,年內凈增100萬部。在頭部IP中,2020年2月百度小說風云榜顯示,排名前30部的網絡文學作品中,有25部出自閱文平臺。
行業(yè)大局已定,手握大量優(yōu)質IP,閱文顯然需要更進一步。即從“最大的行業(yè)正版數字閱讀和文學IP培育平臺”向“更強的文學內容生態(tài)”邁進。
但閱文想要完成類似的升級也并非易事。伴隨著業(yè)務的升級,有兩個現實的困難擺在閱文面前。
一方面,內容產品運營和IP生態(tài)構建,終究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邏輯,需要管理層進行思維邏輯的轉變。另一方面,IP生態(tài)的構建是個極為復雜的過程,需要大量的資源支持,閱文現有的體系和資源很難支撐起這個事情。
從這個角度講,騰訊為什么入主閱文也就不難理解了。簡單來說,騰訊通過管理層調整,為閱文注入新鮮血液,將新的經營理念和資源引入公司,幫助其完成業(yè)務上的轉型升級。
事實上,出于閱文在文娛領域的特殊地位,市場上也一直對騰訊更多輸血閱文存在預期。
相比騰訊入主閱文,作為新當家的程武其實更值得市場關心。因為他的過往經歷以及資源將直接決定閱文的未來。在讀懂君看來,程武可能是當下掌管閱文最合適的人選。
首先,程武對閱文極其熟悉,極大減少了磨合期。2013年,正是程武創(chuàng)辦騰訊文學,并代表騰訊邀請吳文輝率團隊加盟,兩人分別擔任騰訊文學董事長和騰訊文學首席執(zhí)行官。這才有了后來,騰訊文學與吳文輝所創(chuàng)的盛大文學整合成為閱文集團。
此后,程武一直擔任閱文董事,對閱文的人員、組織架構極為熟悉。
從業(yè)務經歷看,程武有豐富的IP運營經驗。去年大熱的《慶余年》正是由程武主導,如今他也在推動《慶余年》游戲的制作研發(fā)。成功的IP運營經驗,能夠幫助其更好地構建閱文的IP生態(tài)。
同時,程武也有足夠的資源能推動這件事成行。從履歷看,程武不僅是騰訊副總裁,更是騰訊新文創(chuàng)的提出者,目前負責騰訊影業(yè)。不出意外,隨著程武接棒閱文,閱文與影視、動漫、游戲、電競、音樂等兄弟團隊或將有更多合作的空間。
如果說,閱文管理層變化早在預料之中。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調整后的閱文呢?
/ 02 /延續(xù)“強勢”,騰訊拓展IP新邊界
過去,很多人認為騰訊過于“佛系”。但事實上,騰訊在核心業(yè)務上并不“佛系”,反而一向強勢。
直到現在,很多人可能還不理解,什么是騰訊的核心業(yè)務?準確的來講,任何可以大規(guī)模占領用戶時長的場景,都是騰訊的核心業(yè)務。從結果上看,騰訊在絕大部分這樣的場景上都取得了絕對的領先地位。
在社交領域,騰訊有微信和QQ兩款堪比通訊“基礎設施”的產品,屬于壟斷地位。
在音樂領域,騰訊音樂(NYSE:TME)的市占率超過70%。在直播領域,虎牙、斗魚、企鵝電競等頭部游戲直播平臺背后的大股東都是騰訊。而在網文領域,同樣也沒有公司可以威脅到閱文的頭部地位。即使競爭激烈的長視頻領域,騰訊視頻也與“愛優(yōu)”同屬第一梯隊。
而這些優(yōu)勢地位,都離不開騰訊過去積極的布局。
尤其在游戲領域,過去幾年騰訊一直在加大對海內外優(yōu)質的游戲開發(fā)公司的布局,其中更是收購了Supercell、Funcom、Riot Games等一批業(yè)內知名的游戲公司。
收購游戲公司,一個重要的意義是,維持騰訊在游戲領域的絕對優(yōu)勢。最典型的例子是,2011年騰訊收購了英雄聯盟的開發(fā)商Riot Games,通過這次收購,確保了其后續(xù)在MOBA品類上的統(tǒng)治地位。
如今,騰訊游戲在國內游戲行業(yè)的市占率早已過半,2019年Q4海外游戲收入仍保持著1倍的高增長。這些都與過去騰訊在游戲領域的布局有很大關系。
騰訊對核心業(yè)務的強勢態(tài)度,還體現在音樂領域。2016年,騰訊一舉收購酷狗、酷我兩大音樂公司,加上QQ音樂,組成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一舉奠定了其在音樂領域的龍頭地位。
從這個角度來說,對閱文的調整,也延續(xù)了騰訊在核心業(yè)務上一貫的主控態(tài)度。而與過去一樣,騰訊的強勢調整,也對閱文形成了積極意義,并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持續(xù)強化IP的培育能力,即通過IP衍生生態(tài)的構建,夯實自身基礎和加速跨業(yè)態(tài)開發(fā),推動IP更快成長。隨著閱文IP變現效率的提升,不僅吸引更多創(chuàng)作者加入,也帶來了更多的新用戶。
其次,強化平臺價值,實現連接能力升級。通過整合閱文旗下多個產品平臺與騰訊豐富的產品平臺和流量優(yōu)勢,幫助創(chuàng)作者與用戶建立更強的連接紐帶。
第三,在保持、鞏固既有付費閱讀模式的基礎上,通過與騰訊旗下動漫、影視、游戲、音樂等業(yè)務的聯動,打開IP多元化的價值空間,實現“一魚多吃”的變現模式,使IP價值最大化。
拉長周期看,伴隨著這次管理層調整,閱文在騰訊新文創(chuàng)體系內的價值無疑將被進一步放大。從這個角度說,這或許又是一次騰訊成功的戰(zhàn)略調整。
雖然騰訊的投資并購戰(zhàn)略在過去的爭議較多。但站在當下,騰訊在絕大部分場景下均有優(yōu)異表現,或許我們應該重新去審視騰訊的策略。
/ 03 /大文娛亮眼表現背后,“平衡性”策略價值正在顯現
文娛是個超級賽道,其市場規(guī)模接近兩萬億。阿里巴巴(09988.HK)和騰訊都在集中投入重兵,但從結果上看,兩者的效果大不相同。
阿里巴巴從2014年開始,意圖整合文娛市場,因此陸續(xù)在音樂、影業(yè)、文學、視頻等領域收購公司,其中較為知名的標的有蝦米、天天動聽、優(yōu)酷、土豆、UC等。但從結果上看,不盡如人意。
目前,僅優(yōu)酷還維持在長視頻領域的第一梯隊,其余內容平臺逐漸淡出了用戶的主流視線。
而騰訊在文娛領域的布局同樣涵蓋長、短視頻、直播、文學、游戲等諸多領域。從結果上看,正如上文所說,騰訊在絕大部分場景上都有不錯的表現。
這種表現上的差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兩者策略的不同。
阿里在做資源整合時大都更追求“控制”,往往會將被投公司完全融入到自己的運營體系中。而騰訊則更注重“生態(tài)”,在保持絕對控股下,會給予被合并團隊更大發(fā)展空間,尊重團隊的“主導性”,大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意思。
比如,騰訊當初收購張小龍的Foxmai后,仍然讓張小龍團隊自行進行社交產品開發(fā)。在游戲領域,Riot Games在2011年被騰訊收購后,至今仍保持著在人事、開發(fā)、運營上的“主導性”。
從結果看,類似策略均取得了雙贏的效果。一方面,騰訊的扶持下,被投公司往往能保持不錯的發(fā)展態(tài)勢。
以閱文為例,在閱文合并后的幾年中,依靠騰訊的流量、影視、動漫等資源的支持,公司一直保持著極高的成長性。2016-2019年,其營收CAGR為48.4%,凈利潤CAGR為233%。
再比如,酷狗、酷我與QQ音樂合并后,騰訊音樂在音樂領域處于絕對的領先地位。這也極大加強了其變現能力。2017年-2019年,騰訊音樂的營收CAGR為52.2%,凈利潤CAGR為73.6%。
從另一方面講,被投公司的優(yōu)異表現,也很好地滿足了騰訊的戰(zhàn)略目標。
從本質上講,無論是在核心領域主控,還是在其他業(yè)務上放權外部團隊,兩者看似矛盾的背后,其實都有著騰訊內在統(tǒng)一的邏輯:不管黑貓白貓,只要能抓老鼠就是好貓。
這樣“開放式”的戰(zhàn)略,極大增強了騰訊內部生態(tài)的“平衡性”。
在互聯網商業(yè)史上,很多公司都因為高管出走,而撕破臉面。在國內,當當的管理權之爭就在眼前。而在國外,這樣的例子也不少見,就連大名鼎鼎的Facebook,也曾深陷管理層的紛爭中。
2012年,Facebook收購Instagram,現如今Instagram已經發(fā)展成用戶超10億,每年為Facebbok貢獻200億美元的“奶牛”。
但隨著經營理念的不同,Facebook開始不斷給Instagram設限,并插手后者經營,最終導致了Instagram的兩位創(chuàng)始人先后出走。
與他們相比,騰訊似乎是個特例。即使放眼全球,騰訊與創(chuàng)業(yè)團隊“和諧”的關系也并不多見。這一點也在這次閱文管理層調整中體現得尤為明顯。騰訊不僅在極短時間內實現管理層的平穩(wěn)交接,期間也沒有發(fā)生任何糾紛。
從這個角度看,騰訊的開放式戰(zhàn)略,也為其它巨頭提供了一個不錯的參考。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