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極品5月17日訊 要說國內互聯(lián)網公司中,誰是被媒體以及網友黑的最慘的,它既不是騰訊,也不是百度、阿里巴巴,而是樂視,每當樂視那邊一有什么風吹草動,新聞媒體記者們就屁顛屁顛的去報道,網友自然也會蜂擁而入,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媒體與網友對于樂視的關注情有獨鐘了?
小編作為一名普通的網友,談一談我的看法:
1. 樂視出場太招搖,網民反感:提到樂視幾乎是個網友都知道,它是一家視頻網站,它有一個CEO叫做賈躍亭,他喜歡大吹特吹“生態(tài)化反”,它家的手機有個顯著特征叫做“ID無邊框”,它家的電視叫做“廣告電視機”。
它當過冤大頭,27億買中超版權,它還與“戰(zhàn)神”360搶過酷派,樂視的“辟謠”基本上就是符合“解釋就是掩飾,掩飾就是事實”的真理,掐過品玩。
2.
樂視有群眾基礎,“舉報”快播成名:在快播沒了之前,知道樂視的人并不多,當快播一出事,樂視立馬成了不少吃瓜群眾口誅筆伐的對象,事情發(fā)生在去年年初,當快播CEO王欣正在接受庭審,而根據庭審記錄,人們發(fā)現(xiàn),原來快播是被樂視舉報的,王欣的辯護人在法庭上表示:“公訴人告訴我這個案件是誰舉報的。在此前,國家版權局的行政處罰告知書,顯示是樂視網投訴的。”
此后該消息一出樂視的貼吧、微博等都被群情激奮的網友圍住了,紛紛指責樂視,就連賣薯片的樂事也無辜躺槍。
雖然樂視后來發(fā)表聲明,稱自己只是舉報快播盜版侵權并非涉黃,但是由于現(xiàn)在網友們至今還搞不清到底是誰舉報了快播涉黃,所以在坊間持“樂視殺死快播”的觀點大有人在,每當碰到樂視的新聞都會情不自禁的寫上“垃圾樂視,還我快播”評論。
3. 樂視負面新聞多,網民最愛:身為普通的網友,基本上對于企業(yè)的正面新聞不敢興趣,覺得那些都是炒作,忽悠人的,媒體如果不曝點企業(yè)的負面新聞,很難提升公信力,但是企業(yè)的負面新聞一般出現(xiàn)很少,而樂視剛好相反,天生負面新聞多。
樂視體育大裁員、員工排隊離職、樂視體育丟失了中超版權、樂視馮幸疑似權力被架空、又一樂視體育高管離職、多家供應鏈人員樂視大廈討薪等,從去年到現(xiàn)在樂視的負面新聞是一個接著一個,讓人應接不暇,最近出現(xiàn)了樂視取消冠名五棵松體育館、樂視班車&晚餐被取消的負面新聞等,作為吃瓜群眾自然不能錯過。
4.
樂視業(yè)務太廣,誰都能說得上話:樂視是一家視頻網站,所以對于愛看視頻的網友來說,樂視的動態(tài)值得關注;樂視是一家手機廠商,對于數碼手機控來說,廠商有新機消息自然不能錯過;樂視是一家汽車廠商,在國內與國外都有工廠,樂視超級汽車吹得神乎其神,汽車愛好者不能忽視它的存在;樂視有體育版權,愛看球的體育控會選擇關注………
樂視集齊了出場招搖、群眾基礎、負面新聞、業(yè)務太廣四大要素,這是其他互聯(lián)網公司所不能比擬的,因此作為網友或者媒體,選擇關注樂視就對了,有了樂視生活與工作不再枯燥無聊了,我想以上便是為什么媒體與網友對樂視的關注情有獨鐘的答案呢。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