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往往擁有沒有盡頭的青春期,而道德一出生便是成熟的。倘若站在道德高地來質疑技術,總能找到縫隙。
2017歲末,2018跨年,本該是煙花爆竹,擂鼓轟鳴的喜慶日子,天空卻劃過來自今日頭條的一聲哀鳴。在被網信辦邀去“喝茶”之后,這個市值超200億美元的互聯(lián)網獨角巨獸,不得不發(fā)出“正視問題,積極整改”的通告,并與2017年12月29日18:00至次日18:00之間,六個核心頻道停止更新,進入維護狀態(tài)。
早在今年4月,今日頭條就因火山直播存在艷俗內容被責令整改,此后,人民日報又以三評算法推薦系列文章,斥責今日頭條明明擁有精密算法和先進的數據抓取技術,卻屢屢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不能自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要說之前的責令整改只停留在口頭上,這次的法令禁止可謂是動真格了。對今日頭條是一種警告,有千億市值又怎樣,照樣有灰飛煙滅的一天,對曾經豪賭內容分發(fā)賽道的投資人也打了一針冷靜劑,不要忽視互聯(lián)網新寵上層建筑的規(guī)范問題。
夾縫中的“今日頭條”
吊詭的是,今日頭條等內容分發(fā)平臺何嘗不知自己的軟肋在哪,也在克服萬難試圖用技術算法來規(guī)避政策高壓線。近一年,今日頭條在AI人才、研發(fā)、投入等方面不斷加碼。在AI人才儲備上不遺余力,聘請了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馬維英掌舵今日頭條人工智能AI實驗室,又邀請了圖靈獎得主John E.Hopcroft教授等AI頂級專家成立了今日頭條技術戰(zhàn)略委員會。在技術研發(fā)投入上也持續(xù)發(fā)力,不僅開發(fā)了“靈石”系統(tǒng)保護新聞視頻版權,還推出了自動寫作機器人Xiaomingbot,新機器算法功能優(yōu)化助手等等。前不久,今日頭條剛剛獲得了被外界譽為中國智能科學科技最高獎——吳文俊獎。
然而,即便是頂尖的AI算法技術加持,用人民日報的標準來看,今日頭條技術算法背后存在的三俗問題卻還是得不到有效解決。盡管,在前不久結束的人工智能與人類文明論壇上,張一鳴強調今日頭條是一家負責任的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會將技術研發(fā)和社會影響的研究同時推進,但很顯然,在如何降低信息傳播信噪比,如何改良充滿暴力、情色誘導的內容生態(tài)等問題上,今日頭條并沒有采取行之有效的大舉措,反倒無論是豪擲數十億扶持內容創(chuàng)作,加大力度推動信息流廣告商業(yè)化,亦或是和競爭對手搶占用戶日活時長等都從某個側面“滋養(yǎng)”了三俗內容問題的加劇。在商業(yè)和道德的十字拐點,今日頭條也很矛盾,明明是要連接人與信息,做最懂用戶的信息平臺,卻無奈個性化最完美的匹配竟是用戶紙醉金迷的馬斯洛最底層生理需求。
有人說今日頭條是成也算法,敗也算法。成功之處不用贅言,今日頭條能從百度、四大門戶、各類新聞客戶端中脫穎而出,在用戶使用移動互聯(lián)網日均時長縮小的背景下,卻能和BAT分食天下占據77%的使用時長,這種成功,從今日頭條不斷翻番的市值就能看出來。但今日頭條的失敗在于,過分強調技術算法,卻忽略了自己扼守信息流要道之后必須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在以往受到有關部門的責令之后,只是象征性地封停了一些涉事的頭條號,并沒有亮出自己解決三俗問題,抵制標題黨內容的決心,也未提出用算法降低信噪比的解決方案,甚至在與有關部門的公關交涉中缺乏“諂媚”之態(tài),還拿出一副平臺很無辜,我們這屆網民不行的態(tài)度。難怪,網信辦會逐步提升懲罰力度,這怕是被屢次棒敲之后不開悟的代價吧。
恰如被貼上“約炮”標簽的陌陌一樣,今日頭條的“媚俗”問題怕是會縈繞產品發(fā)展始終。
“人工智能”的可為與不可為
今日頭條在算法上追求可謂是偏執(zhí)的,無論是在面臨版權問題還是內容低俗問題的質疑,都死咬住自己為技術公司的立場,可怕的是,要凈化今日頭條的內容生態(tài),人工智能根本就靠不住。今日頭條人工智能實驗室李磊在接受采訪時坦言,通過人工智能識別內容最大的難點在于攻克語義的復雜性,涉及到對邏輯推理和因果關系的上下文分析。通俗理解就是,人工智能可以鑒別色情內容,但在區(qū)別色情、性感、藝術等照片上還存在很大難度。
目前在人工智能鑒黃問題上已經有百度云、騰訊優(yōu)圖、網易易盾、圖譜科技等云服務供應商,尤其是騰訊云萬象優(yōu)圖智能鑒黃號稱精準率超過99.9%,即使如此,要100%區(qū)分色請與藝術卻很難。色情圖片的特點是“肉色”皮膚占比大,但很多泳衣寫真甚至藝術雕塑,在機器眼里也存在這樣的共性,然而我們卻沒法直接判定泳衣寫真就是色情圖片。這是人工智能在鑒黃問題上,機器欠缺意識前勢必存在的一個盲區(qū),也成了今日頭條等資訊客戶端內容墮入媚俗的原罪。我們在今日頭條上搜索美女、大長腿、艷舞等關鍵詞,就會出現大量模特穿吊帶短裙的寫真以及艷舞,這些內容打著色情的擦邊球,卻同樣傳遞著色誘的價值導向,尤其對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危害不淺。倘若網信辦以此為由抓今日頭條的把柄,今日頭條等內容分發(fā)平臺大多難逃其咎。
所以,今日頭條把命懸一線的內容調性問題寄托在人工智能身上,那真的太難為人工智能了。全球最大的色情視頻分享網站Pornhub最近又因為在人工智能上“作秀”成了媒體的議論的焦點,而且業(yè)界也曾諱言,成人內容或許會助推AI技術的進步。我們逆向思維,就不難發(fā)現,把AI用于助力情色體驗比用在消滅情色問題上,價值或許會更大。
人工智能有可為亦有可不為,今日頭條在去“媚俗”化的路上,還真的沒法繼續(xù)再一味偏執(zhí)做技術了,而應該退一步加大人工審核的投入。這一點,國際互聯(lián)網巨頭Facebook的小扎就做了榜樣,在人工智能算法傲然群雄的同時,依然在全球投入超7500人做內容人工審核。輔以人工審核并不意味著AI技術不強大,當務之急,今日頭條需要坦然接受人工智能暫且存在的0.1%的盲區(qū)問題,先用人工+智能的組合拳先打出一個負社會責任的企業(yè)形象再說。(話說,被封禁之后,今日頭條又開始表決心了,把社會頻道換成了新時代頻道,里邊內容全是浩然正氣的正能量。真是詼諧,從不諂媚的技術男一上來就跪舔,這畫面真是充滿了黑色幽默。)
綜上所言,在人工智能尚處于未成熟的青春期時,接納它的不足,并竭力彌補,反倒更是一種智慧。
“內容分發(fā)”的進化之路
其實,頭條面臨的“媚俗”化問題,該背鍋的并非人工智能,而是內容過剩與注意力稀缺日益加深的矛盾。我們回望人們從互聯(lián)網上獲取接收信息的通道,路徑是從導航分發(fā)——搜索分發(fā)——眾包分發(fā)——機器分發(fā)——社交分發(fā),平臺輸出端的信息門檻在逐步降低,愈發(fā)被動和無腦化,以至于人性最底層的需求被激活,要扭轉此種態(tài)勢,或許得通過抬高用戶輸入端的門檻。
社交分發(fā):事實上,我們越來越習慣通過刷朋友圈獲取信息,只要朋友圈圈子足夠大,基本互聯(lián)網世界發(fā)生的大小事都能第一時間獲悉。朋友圈之所以受大家喜歡就在于它的社交分發(fā)模式。社交分發(fā)具備多層篩選漏斗,有相互的身份認同基礎確保了內容層次,有好友間的社交投票,確保不錯過每一次刷屏熱點,又有可主動屏蔽的選擇機制確保內容的價值性等等。社交分發(fā)是一種較好提高用戶門檻的方式。據爆料微信訂閱號內容將改版成信息流分發(fā)的形式,屆時加上好友閱讀、點贊等社交分發(fā)維度,再結合看一看頁面的內容,勢必會掀起新一輪的內容分發(fā)熱潮。
知識付費:誠然,互聯(lián)網時代的繁榮正是“免費”造就的,但免費時代或許就快終結了。過去兩年來,出現了知乎、得到、果殼、喜馬拉雅FM等知識付費平臺。這種知識付費模式正是一種通過提高用戶接收內容門檻,篩選用戶的新型方式。無論是生產內容的,還是接收內容的都會因為“付費’而建立一種專業(yè)主義契約,從而提高傳播內容的整體質量。據了解,百度正在針對頭部百家號推出付費功能,將作為一個獨立的”智庫“欄目出現在改版后的百度新聞里邊。如果說過去知識付費生態(tài)還只是淺嘗輒止的話,新的一年付費內容產品將會成為新一波內容分發(fā)焦點。
超級知識社群:這是一個跨年夜當晚,羅輯思維創(chuàng)始人羅振宇又給大家?guī)硪粓隹缒攴窒?,此外還有吳曉波的激蕩四十年等等。包括創(chuàng)業(yè)黑馬、混沌研習社、樊登讀書會等等。我們明確能感知到,熒幕前有一大批超級知識社群正在崛起,如果說過去信息是圍繞熱點話題發(fā)酵的話,往后信息或許會存在于一個基于人脈、圈層、認知的社群場域中,大家在一個社群群體中高效篩選、分享、加工、傳播信息,成為新一波內容分發(fā)的核心。
此次來自網信辦的重拳出擊,頗有種殺雞儆猴的深意。想必在新的2018年,內容分發(fā)賽道又會是新一輪的炮火連天,尸橫遍野。變的是,產品形式、技術算法會更加多元和豐富,不變的是頭頂的高壓線始終存在,大浪淘沙之后,誰能獨領風騷,不妨拭目以待。
作者微信號:tmel0211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xié)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