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降價、AR技術、功能降級...庫克和蘋果還有哪些底牌可以打?

原標題:產品降價、AR技術、功能降級...庫克和蘋果還有哪些底牌可以打?

經過十年的高速發(fā)展,蘋果和iPhone迎來了拐點,他們去年的境況,也連累了一大批的供應商,但如今的蘋果財務健康,產業(yè)鏈穩(wěn)固,在面對經濟寒冬和激烈競爭的時候,有很多牌可以打,而且常常會在關鍵時刻打出來,祭出最致命的一擊,如2013年推出土豪金、2014年大屏幕、2017年iPhone X和FACE ID,這些產品都伴隨著超高售價和不錯的銷量,直到2018年銷量疲軟,庫克掏出另外一張重要底牌:全面降價。

這個底牌雖然不是很出彩,但也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特別是在大中國區(qū)表現非常突出。降價前后,線上平臺蘇寧和天貓的銷量增長都達到70%,蘋果股價明顯地回暖,但顯然,iPhone產業(yè)鏈遠算不上高枕無憂,隨著時間推移以及競爭日益加劇,庫克會進行越來越多的操作,亮出更多的底牌,不僅會顛覆此前消費者之于蘋果的認知,甚至會重建產品線和產業(yè)鏈。

任何企業(yè)的第一要務都是獲得利潤,蘋果雖說已富可敵國,卻也改變不了這個本質,特別是庫克又是供應鏈高手。眾所周知,企業(yè)的利潤決定于兩個因素,一個是產品的售價*數量,二是產業(yè)鏈的成本投入,顯然,iPhone售價已經到達頂點很難再有突破,庫克只能在提高銷售量和降低產業(yè)鏈成本方面做文章,爭取最大利潤。

黑科技、功能降級...會提振iPhone銷量嗎?

其實,要繼續(xù)提振iPhone銷量也并非難事兒,總得來說,有兩條路,一個是顛覆式創(chuàng)新,正如iPhone4帶給全世界的驚喜,還有就是功能降級,全面且大幅度降低銷售價格,而且要把市場占有率當成未來最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漸漸放棄iPhone奢侈品路線,正如他們放棄前零售副總裁、前奢侈品女王阿倫茨一樣。

關于黑科技,蘋果從來都不是跟隨者,最新、最炫酷的黑科技應該就是Face ID,雖然首代產品的表現遠非完美,它在全世界面前第一次演示的時候,就沒有完全成功,但隨著技術和制造工藝改良,最新的Face ID已經非常穩(wěn)定,而且這個技術有很強的推廣價值,車站、地鐵、安保等場景都可以應用,換句話說,Face ID因iPhone而被人熟知,且正逐步走紅起來。相信依庫克的野心,遠不止要捧紅Face ID。

事實上,庫克在一次對投資者的談話中表示,自己對蘋果的前景感到前所未有的樂觀,正押寶一些“驚世駭俗”的未來產品,包括新版iPad和低端配置的Macbook Air,他本人最熱心的項目還是“AR增強現實”技術,為了使自己的AR技術領先全球并率先量產,一向謹慎投資的庫克,卻醉心于收購AR技術初創(chuàng)企業(yè)和相關專利,相信在蘋果總部一些秘密的實驗室中已經有了手機版的AR增強現實應用雛形,之所以,重點提到AR技術,除了庫克癡迷之外,更在于它有著無限廣闊的應用前景,如立體電影(概念類似于科幻美劇Flash中的道歉盒),異地辦公、遠程購物,醫(yī)療呈像等等,如果iPhone能嵌入成熟的AR技術,相當于把屏幕的尺寸擴展到無限大,大大提高手機的應用效率,屆時,配置AR技術的新iPhone有可能再度掀起搶購狂潮,銷量提升20%,只是順便的事兒。

但我們不得不悲傷地承認,顛覆式創(chuàng)新非常很難,需要天賦、機遇、資本地完美組合,如果沒有顛覆式創(chuàng)新,提升銷量就無從談起。如前文所述,提振銷量的另一條路就是“降低價格”,這條路雖然不體面,但于iPhone來說卻是有著巨大的操作空間。

其實,業(yè)內人士都知道,iPhone之所以售價高,主要原因就是它的功能太豐富了,很多消費者花費8000塊購買的手機,僅僅會用到2000塊的功能以及一個漂亮的蘋果Logo,如iPhone在海拔3000米雪山的特異功能,就很少有人用到,還有廣告中宣傳的三攝像頭、亮黑色外觀、超高清顯示、抗水功能等等,加上,一不留神就更新的iOS軟體,都有一定程度地品質過剩,這些不疼不癢的品質在消費者眼中存在感非常差,但在產業(yè)鏈中卻都是難啃的骨頭,有些供應商為了滿足要求,不得不反復地測試、返工,無形中加大了運營成本,而iPhone產業(yè)鏈上的一切成本都會體現在最終的銷售價格上。在可預見的未來,庫克勢必會找到品質vs成本的平衡點,適度地增加低端機型,讓中國和印度的農村都能廣泛地接受iPhone產品,而且,未來市場占有率有可能成為蘋果最在乎的數字。

安全過渡,蘋果帶著iPhone產業(yè)鏈一起轉型

無論從任何角度講,iPhone產業(yè)鏈都到了轉型的拐點處,能順利轉身的企業(yè),會跟著蘋果分享利潤,而轉不過來的企業(yè),只能灰飛煙滅,如勝華科技、GATA等等,事實上,iPhone產業(yè)鏈一向都以“高強度、殘酷、狠角色”著稱。

蘋果是一家非常有遠見的企業(yè),他們早就預料到硬件的優(yōu)勢不會持續(xù)太久,終會被后起之秀模仿甚至超越,從而早早地就籌劃轉型服務。為了搭建好自家的服務平臺,他們花重金招聘全球最優(yōu)秀的軟體工程師,而且堅持iOS的半開源,一方面嚴格保密iOS的底層代碼,另一方面又給第三方App開發(fā)者提供豐厚的匯報,使得iOS平臺繁榮昌盛,這也是其轉型服務的重要基礎。截止到現在,iPhone用戶想要安裝任何App,都要通過蘋果的服務器,這樣iOS系統(tǒng)天然拒絕不安全的軟件,促使消費者更甘心有償使用蘋果的服務,如Apple Music/Care/Movie等等,他們去年的總計收入54億美元,僅次于iPhone硬件部門,從現在的進度看,蘋果從iPhone硬件轉型軟件服務應該不是難事兒。

之所以強調庫克未來會關注市場占有率,正在于他們的服務需要依托于iOS系統(tǒng),只有自家的產品占有率足夠大,才會有更多機會銷售自己的服務,而當服務的利潤率足夠高的時候,硬件有可能淪為贈送品,這就意味著,蘋果未來的硬件產品,一定會戰(zhàn)略性地選擇降級,這對于iPhone產業(yè)鏈來說喜憂參半,喜的是他們能從苛刻的品質標準中解脫出來,憂的是蘋果硬件利潤降低,自己又怎么賺錢呢?所以,供應商不得不盡快轉型,要么升級制造生產線,利用數據系統(tǒng)、自動化取代人工,更好地保證生產良品率,要么成為蘋果服務業(yè)的開發(fā)者,靠著同客戶積累的感情,做一些服務性的代工罷了。(科技新發(fā)現 康斯坦丁/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9-03-12
產品降價、AR技術、功能降級...庫克和蘋果還有哪些底牌可以打?
其實,業(yè)內人士都知道,iPhone之所以售價高,主要原因就是它的功能太豐富了,很多消費者花費8000塊購買的手機,僅僅會用到2000塊的功能以及一個漂亮的蘋果Logo,如iPhone在海拔3000米雪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