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后疫情時代銀行網點數字網格運營中心,百度未來銀行新基建浮現
今年疫情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全國各地均實施嚴格的防疫措施,銀行業(yè)普遍壓縮開業(yè)網點數量、縮短營業(yè)時間、減少人員聚集。銀行各項柜臺業(yè)務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和以前相比,除了少數客戶會到網點以外,越來越多的客戶選擇線上辦理業(yè)務,這對銀行的傳統(tǒng)經營方式提出了挑戰(zhàn)。從線下到線上,從有形到無形,過去的傳統(tǒng)獲客方法在失靈,過去的傳統(tǒng)存款和產品營銷辦法在失效,這對銀行數字化能力、應變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是一次大的檢驗。 實體營業(yè)網點遇到了更大的挑戰(zhàn)。特別是有些銀行網點作為社保代發(fā)機構,承擔著區(qū)域老齡客戶的社保代發(fā)和維護工作,對于大多數有VIP客戶的網點來說,維護好高凈值客戶是重中之重。
如何做好老齡客戶以及高凈值客戶服務將至關重要。這也迫使銀行需要認真考慮網點未來的功能定位,擴展全方位觸點、化被動為主動,加強全渠道的協(xié)同服務,促進營業(yè)網點職能定位的加速轉變。 圍繞營業(yè)網點承擔的交易服務、營銷服務、形象宣傳三大核心,隨著金融科技的發(fā)展、智能機具的更新迭代、新媒體手段的成熟以及營業(yè)網點客群需求的變化,銀行營業(yè)網點將逐步打造成集專業(yè)金融資產服務、高端體驗式理財、全天候、跨地域服務、全方位營銷宣傳及精準獲客五位一體的綜合金融體。
百度打造的未來銀行解決方案帶來三大關鍵變化:
- 固定網點將實現服務觸點下沉,實現觸點動態(tài)分布優(yōu)化,讓金融服務『隨需獲取』,突破物理距離的限制。
- 客戶服務線上線下融為一體,客戶到銀行不再是一個排隊的數字,無論是線上還是網點,客戶將獲得一致無縫的服務體驗,線上自動填表,線下快速辦理。
- 現有網點升級為網格化的運營中心,讓每一個網點成為附近客戶的聯(lián)絡中心,品牌體驗中心。
- 這一切變化,可依賴百度提供的虛擬人未來銀行產品實現。 百度未來銀行解決方案是通過將“銀行網點的交易、銷售以及宣傳三大功能金融場景服務”與“以計算機創(chuàng)建的、其外觀和行為類似于真實的人類,并具有表達情感和智慧能力的虛擬人”深度融合來為銀行網點賦能,助力銀行網點快速具有五位一體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虛擬人是數字角色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結晶,能夠在虛擬世界中對物理世界有認知、理解與對話表達能力。虛擬人像一般以云席、電子屏幕、全息顯示等設備為載體,助力場景化營銷,實現低門檻使用、高度智能化的下一代可視化語音交互,讓AI有形象。
讓金融服務更智能——金融服務觸點和服務的擴展
基于AI、智能感知、大數據等技術,為金融機構構造具有智能感知、自然交互和精準分析決策能力的虛擬銀行員工,可擴展金融服務觸點,打造數字金融綜合性體驗旗艦店。以行為數據為基礎,以客戶為中心拉通各渠道數據,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以全渠道協(xié)同的方式為客戶提供專業(yè)金融服務,成為客戶私人財富規(guī)劃、無人風險評估、持續(xù)財富管理、金融科技體驗的金融管家。
讓金融服務更專業(yè)——線上線下一致性服務體驗
客戶可通過虛擬銀行員工智能化辦理信用卡申請、信用額度審批、信用貸款審批、初次理財風險評測、理財產品申購、賬戶掛失申請、匯款轉賬等銀行大多數柜面業(yè)務。不僅可全天候、跨地域選擇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而且可享受線上線下一致性的服務體驗,同時通過人機合作,可獲得更專業(yè)、更精細、更有溫度的金融服務。
讓金融服務無處不在——金融服務與多場景的跨界融合
虛擬人可部署于銀行網點、社區(qū)、商超、寫字樓等眾多場所,占地面積小,僅1.5平方米,還可以移動車載的方式出現,供銀行業(yè)務員上門為高凈值客戶以及中老年客戶提供專業(yè)的金融資產服務。低成本構建的虛擬人金融服務將和高頻生活場景跨界深度融合,建立起虛擬人金融服務高頻生活場景的“毛細血管”觸達能力。
讓金融服務更高效安全——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辦理效率
采用人機交互的方式,讓AI自動化支持7*24小時工作,大大降低人力成本,提升銀行網點效率,可為銀行網點客戶提供更安全、更健康、更私密的業(yè)務辦理體驗以及辦理效率。金融服務的專業(yè)和安全將在智能化的不斷推進中升級。 面向未來,百度智能云將持續(xù)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充分發(fā)掘技術潛能,通過深度融合來為銀行網點賦能,促進金融行業(yè)健康有序發(fā)展。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xié)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