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剛火 寡頭格局就要成型

6年前,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了普通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者一個積極的信號:如果找到人們衣食住行的任何一個場景切入,就能夠從互聯網時代的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寡頭格局下成功突圍。

但現在,即便是互聯網已經進化到“互聯網+”,這種草根逆襲的希望依舊渺茫。

最新給這團火焰潑上一盆冷水的,是58同城和趕集網。4月17日下午,兩家公司宣布合并,58同城將以3400萬份普通股及4.122億美元現金,獲得趕集網43.2%的股份(完全稀釋后)。

而兩個月前,出行領域的滴滴與快的,剛剛經歷一場類似的聯姻。

簡單梳理就會發(fā)現,諸多合并案例背后均有BAT的影子,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時代肆意鯨吞之后,三家巨頭早已把目光轉向了新鮮出爐的“互聯網+”,“互聯網”向寡頭時代大踏步前進之勢,越發(fā)明顯。

為什么大型合并案接連出現?

內憂:燒錢太狠,斗不下去。

“互聯網+”目前的熱點集中在互聯網與傳統行業(yè)線上線下結合的垂直O(jiān)2O領域,比如交通出行、餐飲、住房分類信息等。而就像交通出行領域的滴滴和快的一樣,在互聯網信息分類領域,58和趕集也是一對殺得你死我活的公司。這樣的態(tài)勢,導致雙方陷入惡性競爭循環(huán),投入大量真金白銀,互相牽制。

中歐國際商學院副教授陳威如在《平臺戰(zhàn)略》一書中說,如果平臺通過補貼最后達到贏者通吃,即達到70%以上的市場份額,就值得燒錢;如果怎么打都達不到,就沒有燒錢的必要了。

而58和趕集打了十年,每年的融資大部分都投入到了“內斗”中,至今也沒分出個勝負,公司創(chuàng)始團隊以及背后的投資方,都沒有精力和財力再耗下去了。

滴滴和快的同樣如此,從去年年初開始至今一年時間,各自燒掉的補貼費用據稱都達到10億元以上,再燒下去,即便背后是騰訊和阿里巴巴,也扛不住。

在共同的利益之下,握手言和就成了兩強之間臺前幕后各相關方的一致選擇。而以合并的方式言和,則是在共同的外部敵人沖擊之下,不得不做的決定。

外患:O2O沖擊,壓力山大。

對于58和趕集,這里所說的共同外部敵人,就是線上線下結合的O2O業(yè)務。

58和趕集所屬的分類信息網站已經是上一個時代的產物,分類信息網本質上屬于互聯網中介的角色,而移動互聯網的本質是去中介,如今各類垂直O(jiān)2O業(yè)務風生水起,完全能夠替代“傳統”的分類信息網,直接向網民提供服務。

當58與趕集慢慢地推出一些垂直領域的O2O業(yè)務時,大量垂直領域的新創(chuàng)O2O公司已經做得風生水起:交通出行領域有滴滴快的,易到用車和e代駕;餐飲行業(yè)有餓了嗎、美餐;美業(yè)(美容美甲等)有河貍家;按摩行業(yè)有功夫熊。

兩家公司顯然已經感受到了這些垂直O(jiān)2O業(yè)務新公司的壓力。

滴滴和快遞雖然一開始就扮演O2O顛覆者的角色,但作為“互聯網+”新興勢力代表,同樣也有共同的外部阻力——傳統出租車行業(yè)。這一點,之前全國多地的交通委“違法”表態(tài)和出租車司機的抗議,已經給兩家公司以及背后的騰訊和阿里巴巴敲了警鐘。

BAT鯨吞的邊界在哪里?

58與趕集合并,背后的推手也浮出水面,即成為新公司最大股東的騰訊。

去年6月,騰訊以7.36億元美元入股58同城獲得19.9%的股份;三個月后,騰訊又斥1億美元增持58同城,占股比例也提升至24%。此番,58與趕集合并,騰訊再次出資4億美元幫助58同城打發(fā)趕集的投資者。粗略估算,騰訊獲得合并后新公司大約30%的股份。

騰訊之外,阿里巴巴和百度在“互聯網+”尤其是O2O領域也不甘示弱。阿里巴巴投資過快的,投資了美團,收購了高德地圖,同時自己做外賣平臺淘點點、O2O家居等項目;百度在前期就全資收購糯米網,投資去哪兒、Uber、易到用車,最近又對天天拼車、51拼車等拼車、租車領域和在線教育頗感興趣。

聯系到之前滴滴和快的合并案,以及過去一年BAT在這些領域的投資布局,互聯網BAT三足鼎立的歷史,正在“互聯網+”領域重演。

而且依照目前BAT廣撒網斥資入股O2O企業(yè)的行事風格,只要依靠搶占流量入口帶來安全感和收入的競爭思路一天不變,BAT的鯨吞,就不會有停下來的打算。BAT到底會變得多大,誰都不知道。

這種趨勢如果持續(xù)下去,在BAT已經成為火熱的“互聯網+”浪潮底座的情況下,對于BAT與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行業(yè)的良性健康發(fā)展、乃至國家的治理體系,都會帶來不小的挑戰(zhàn)。

這種挑戰(zhàn)目前已經有了一些擔心的聲音,比如,在滴滴與快遞、58和趕集合并之后,行業(yè)內已經有不少人開始擔憂這些垂直O(jiān)2O領域的巨頭合并后,可能帶來的壟斷問題,甚至有觀點建議商務部等部門應該主動審查,對類似大型合并案以及后期市場大格局定型的風險提前進行把控。

如果今明兩年類似的合并案例越來越多,那么這也是需要BAT慎重思考的問題。

歡迎關注小白的微信公眾賬號,“愛因斯坦”,我的個人微信號是aofeifei001,歡迎投稿和交流討論。

極客網企業(yè)會員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5-04-21
“互聯網+”剛火 寡頭格局就要成型
6年前,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了普通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者一個積極的信號:如果找到人們衣食住行的任何一個場景切入,就能夠從互聯網時代的BAT(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