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面膜”的來源是什么?

河豚面膜是日本那個嗎?河豚跟海豚有什么區(qū)別?河豚是不是有毒的呀?這樣的問題遭遇多了,有時候我們也會困惑,這個品牌是不是有問題?是不是應該換個品牌?我們并非不能自圓其說,想來想去還是堅持了。名字就是個符號,你能記住就成,管他來源干嘛?

如果稍微狡猾一點的話,直接就跟日本搭上關系,也有利于以后的營銷,國人很推崇日韓品牌。日本確實有個河豚面膜,含有河豚的提取物成分,在國內也有一定的消費市場。如果我們假裝不知道,然后跟日本扯上點關系,品牌也就瞬間高大上了,但我們肯定會做賊心虛。我們跟河豚沒任何關系,一家實在一點的公司,自然不會去這么做。

海豚也根本扯不上關系,如果非要搭上關系的話,至少兩個物種都叫“豚”。海豚給人很親近,自然河豚也會親近。非要捏造一個關聯故事,我們并非沒這種本事,只是不屑于那么去做而已。一款“就是補水”的產品,不缺乏所謂的品牌故事,尤其是跟水相關的生物,太容易將兩者關聯了。但這是捏造那就是欺騙,違背了我們的基本原則。

河豚是不是有毒的呢?顯然是沒有毒的,河鲀才是有毒的,兩者雖然讀音一樣,但是完全不同的物種。面膜成分也是不害怕毒,什么蛇毒、蜂毒各種毒都有,也就不怕多一個河鲀毒。在行業(yè)的極力炒作下,很多消費者有個意識,凡是含有某種生物毒的都效果很好。哪怕河豚是真的有毒,我們也可以合理解釋,這是能讓效果更好的一種成分而已。

NO,我們捫心自問,不能這么坑爹。實實在在告訴大家,我們的品牌如何來的,不丟人。沒有法律規(guī)定,一個品牌的來源必須有故事,必須能夠讓消費者有共鳴,說點實話是不可能影響到銷售的,如果真要影響到銷售了也是活該,跟品牌名的來源沒有一毛錢關系。那么,這個品牌到底是怎么來的呢?說出來會讓你覺得不可置信,但這就是事實。

當初我們在注冊公司的時候,首先的名稱是“節(jié)操科技”,希望做一款有節(jié)操的產品。但由于名字不夠嚴肅,被無理由的駁回來了,只好重新取一個名字。連續(xù)取了三十多個字號,都被工商局無情的駁回。怎么辦呢?我們的靈感已經枯竭了,好名字都讓人搶先占了。如果不是一個特別的名字,可能核名的事懸而未決,這家公司永遠被卡在核名環(huán)節(jié)了。

靈感已經枯竭了,想不出更好的名字,只好上微博找找靈感。恰好看到一個Gif動畫,內容是關于“氣泡魚”受襲擊,然后會吸水變成一個圓球。我們覺得這種魚很有意思,然后就習慣性百度了一下,對河鲀魚的了解也就加深了,索性用這個名字作為字號。提交上去之后,很快核名下來,就叫“上海河鲀科技有限公司”,自我感覺這個名字已經很牛逼了。

想用“河鲀”作為品牌名,但用iPhone輸入的時候,常用備選里根本沒有,必須翻頁才能找得到?,F實已經擺在眼前,如果消費者要告訴別人“河鲀”,可能最大的阻礙就是“鲀”字。怎么辦呢?得知有一種水生物也叫河豚,兩者的讀音一樣屬性不同,為了便于消費者方便輸入,我們就把河豚作為品牌名。之后,我們才知道日本有河豚提取物的面膜,才知道國內高大上人群的口中河豚有毒。但不管如何,我們就用最初的名字。

河豚就是看微博用手機得來的,沒有什么高深莫測的故事,現在沒有未來也絕對沒有,我們就踏踏實實的做好產品,比取一個牛逼的名字更實在。當然,名字對于一個品牌來說至關重要,在取名字的時候能占便宜就占,或許可以幫企業(yè)省卻很多廣告費。但是,我們就叫“河豚面膜”。歡迎大家關注河豚面膜官方微信:hetun365。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4-05-23
“河豚面膜”的來源是什么?
河豚面膜是日本那個嗎?河豚跟海豚有什么區(qū)別?河豚是不是有毒的呀?這樣的問題遭遇多了,有時候我們也會困惑,這個品牌是不是有問題?是不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