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新品選購渠道哪家強?

文/穆楠

最近兩年的9、10兩個月份是蘋果新品集中發(fā)布的時期,也是果粉在蘋果專賣店門口搭人肉長城的時候。今年9月,iPhone6及iPhone6 Plus發(fā)布,月底在華開售;10月份蘋果又接連推出了iPad Air2、iPad mini3以及配置5K屏幕的iMac電腦,本月也可直接在國內選購。讓秋天成為數碼發(fā)燒友和黃牛一年中最辛苦的兩個月。今天我們拿最新的iPad Air2為例,來盤點一下蘋果在國內各大購買渠道的特點。

渠道1:蘋果官網&線下旗艦店

蘋果的官方線上銷售渠道主要分為兩塊,首先是蘋果的在線商店,發(fā)布會后在全球首批開售的地區(qū)都開始預定,其優(yōu)勢是產品質量、售后維修都可以絕對保證,但問題也比較明顯,蘋果官網的首銷類似“搶購”,每天固定時間網上開售,緊俏產品可能幾分鐘便就售罄,手慢的朋友基本上很難搶到,這其中,一方面是放貨少買家多,另一方面也有不少黃牛黨在每天刷貨,然后線下轉手加價售賣。即使搶購成功,也要等待2-4日才能收貨。其次是蘋果官方運營的天貓旗艦店,基本與蘋果官網同步或者更慢,例如今年各渠道已經發(fā)售iPad air2/mini3,但蘋果天貓旗艦店頁面中卻沒有任何新iPad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官方在線商店的產品可享受蘋果提供免費“鐫刻”服務,即在iPad背面刻上一定字符限制內的中英文字,比較適合送禮/泡妞/紀念日等各個場景。

蘋果官方的另一大渠道是線下旗艦店(就是庫克每次來華都要參觀的諸如北京三里屯店等),國內的旗艦店并不多,能買到的幾率比線上搶購還要更小,不過線下店的優(yōu)勢是會有樣機,消費者可以親自上手去體驗一番,以決定是否購買。一般來說,都是開售一段時間以后,線下店才有可售機器出貨。

售價上,蘋果的兩大官方渠道都是標準價格,除了鐫刻服務和收費的AppleCare質保服務外,沒有其它增值服務。

渠道2:海外代購&黃牛

海外代購一般可以第一時間買到新品,如果是相熟的朋友或者長期合作的賣家,質量也可以保證,如果你是土豪,這種方式是相對比較有優(yōu)勢的。不過有幾個問題仍要注意,搞不好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首先是確認賣家靠不靠譜,一般來說會有不少騙子利用消費者購買心切的心理,以低價和快速為誘餌施行詐騙,如果是直接要轉賬或是沒有擔保方式的付款行為,需要謹慎對待;第二,無論海外郵寄還是人肉代購,都有可能被國內海關邊檢查處,比如前段時候就有朋友在香港買的iPhone在進入內地時被查處,盡管是自用,但那時國內并未上市,所以海關仍按照規(guī)定強制其繳納了關稅,所以圖省錢而在其他國家地區(qū)代購的朋友,也要有這個心理準備。

黃牛渠道也是蘋果產品的一大特色,在中關村等地,都有著不少這類產品售賣,iPhone/iPad在美國等第一批國家發(fā)售后,往往兩三天后就有產品在國內上架,當然,價格也是相當離譜,多數加價在1000~3000,熱銷產品如iPhone6 Plus甚至還有價格翻倍的情況,如果你不差錢,并且能確保貨源質量,那么黃牛渠道購買就您是辦公室/咖啡館/地鐵的裝X的好伙伴。

渠道3:B2C電商

B2C電商渠道事實上是綜合了前兩個渠道的優(yōu)勢,其營銷的意味更濃厚,實力更強大:除了可以保證貨源質量,在速度上也可能要比線上蘋果商城要更快(商家提前備貨),更重要的是,也可以享受不少增值服務。

為什么強調B2C電商?因為淘寶等C2C平臺還是混入部分黃牛和不良商家,仍然是有一定風險的。天貓,京東以及易迅等國內幾大電商對蘋果產品也做了相當多的活動,以借機推廣品牌,也給周邊產品增加曝光,其特點是,售價與蘋果官方一致,但增值服務卻是五花八門。

以最讓人眼前一亮的京東來講,同一時段,不少電商大多還處于預約狀態(tài),京東就已經在2小時內售罄iPad air2。京東延續(xù)了前期iPhone6銷售的“faster than faster”主題,以名為“more than more”的營銷主題借勢打出各種“增量服務”:一個是自定義超高配160G/80G iPad,即買64G/128G iPad送蘋果官方認證的16G/32G大容量U盤,限量300個。另一個是“屏碎?!?,即前10000名在京東買新款ipad用戶將享受6個月內屏幕破碎可更換服務。這兩個增量服務既體現了京東的差異化,也為果粉們帶來更具人性化的貼心服務,

這一點蘋果渠道和代購渠道是不可能做到的。服務方面京東主打京東白條的“6期免息免手續(xù)費”的福利,明顯是面向已經入手iPhone6短時間內無法全款購入iPad air2的用戶,十分有特點也十分有意思。首發(fā)當日iPad air2能在兩小時內售罄也不足為奇了,甚至并非“消費電子品”的售價最高的5K屏iMac,也在短時間內被搶購一空。

總結一下,以上三個渠道其實分別對應了不同類型的人群,較為保守、對第一時間嘗鮮沒太大需求的消費者,可以在上市一段時間后在官方渠道購買;土豪、以及需要測試APP的互聯網產品開發(fā)者對入手時間需求高,更多的要通過代購甚至黃牛渠道,而B2C電商保持了以上兩種渠道的平衡,我想會越來越被大多數消費者所接受,類似京東這種擴展性的服務和營銷經驗,對往后的蘋果、游戲主機等各類數碼產品都有借鑒意義。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4-10-27
蘋果新品選購渠道哪家強?
文 穆楠最近兩年的9、10兩個月份是蘋果新品集中發(fā)布的時期,也是果粉在蘋果專賣店門口搭人肉長城的時候。今年9月,iPhone6及iPhone6 Plus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