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高性能運算,50歲的AMD還在成長初期

跨國CEO高端專訪系列之②

“我們的策略就是要先選擇大而重要的市場。”蘇姿豐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AMD的重點市場包括數(shù)據(jù)中心、個人電腦、游戲等,“我們有機會可以進一步提高市占率。”

專注高性能運算,50歲的AMD還在成長初期

  AMD總裁兼CEO蘇姿豐資料圖

6月10日,受微軟宣布其代號為“Project Scarlett”的下一代Xbox主機將使用AMD芯片的利好消息刺激,AMD股價當日上漲2.53%,達到每股33.23美元,已接近13年來的最高水平。而此前AMD已經確認,索尼下一代PlayStation主機同樣將采用AMD芯片。

富國銀行分析師Aaron Rakers認為,盡管在預期之中,但這仍是積極信號,它強化了AMD在游戲主機高端處理器和顯卡市場的地位。美銀美林分析師Vivek Arya則指出,占AMD銷售額20%的半定制業(yè)務前景“穩(wěn)固”,并且在云游戲領域還有增強潛力。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5月底到6月初的臺北電腦展(Computex)上,AMD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蘇姿豐(Lisa Su)意氣風發(fā)。“我能說我們就是這么愛贏嗎?”在Computex主旨演講環(huán)節(jié)中,蘇姿豐展示了全新的12核銳龍 9系處理器后說道。演講最后她更是高呼:“我希望你們覺得,這就是科技領導力。”

AMD有足夠的底氣。即使在整個科技產業(yè)經歷低迷和動蕩之際,AMD股價依然在進入2019年之后累計獲得80%的漲幅。相較之下,同期費城半導體指數(shù)漲幅為22.4%,納斯達克指數(shù)漲幅為18%。同時,無論是CPU還是GPU,AMD的市場份額都在第一季度繼續(xù)上升。

2019年也是AMD成立50周年,蘇姿豐5月1日帶領公司高管在納斯達克敲響開市鐘進行慶祝。對任何一家科技公司而言,50周年都會是里程碑。對AMD這家曾塑造過輝煌卻也陷入過泥潭的公司更是如此。

“AMD歷經50年,是許多人造就了它,這其中包含許多的‘個性’。”蘇姿豐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我們現(xiàn)在有非常強的執(zhí)行力、優(yōu)秀的產品組合,以及對產品的專注,這就是AMD現(xiàn)在的‘個性’。”

在產品迭代迅速的科技領域,企業(yè)進退本是常事。對“年過半百”的AMD來說,更重要的事情還在后面。“我們對于當前的進展感到滿意。”蘇姿豐說,“當然就成長的角度來說,我們還在初期,還有很長的路要繼續(xù)走。”

從“市場導向”到“技術領導力”

50周年疊加IT行業(yè)一年一度的盛會,沒有比Computex更合適亮出“底牌”的舞臺了。蘇姿豐一口氣公布了第三代銳龍?zhí)幚砥?、采用全新RDNA架構的Radeon顯卡等數(shù)款產品,并首次公開進行了第二代EPYC(霄龍)服務器平臺的對比演示。

盡管曾長期被認為是“挑戰(zhàn)者”,但AMD在技術上已多次引領業(yè)界。“回顧首個突破1GHz的CPU芯片和GPU芯片,都是出自AMD。”蘇姿豐在主旨演講中表示,“近來我們更聚焦的則是高性能計算領域的創(chuàng)新。”

如今,成千上萬的智能設備環(huán)繞在人們身邊,使用體驗與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的提升均指向巨量運算能力需求。“對半導體,你需要下大賭注,它們決定你是否會贏。”蘇姿豐說,“圍繞高性能計算的領導力,AMD也下了大賭注。并非一兩個、而是過去3到5年間的一系列決斷,決定了我們如今在2019年的位置。”

AMD曾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被描述為“市場導向型”企業(yè),而老對手英特爾則被認為是“技術導向型”。從兩家公司的起步來看,這一說法很有道理。同樣脫胎于仙童半導體,英特爾的創(chuàng)立者是“集成電路之父”羅伯特·諾伊斯和提出了“摩爾定律”的戈登·摩爾,而AMD的創(chuàng)始人杰里·桑德斯是仙童公司曾經負責銷售的高管。

而如今,得益于一系列技術突破與相應產品的問世,AMD早已轉型為技術導向型企業(yè)。例如,就在數(shù)周前,AMD被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和美國能源部選中,將使用其新一代服務器CPU和GPU,與超算廠商Cray一同打造新一代超級計算機Frontier。蘇姿豐表示:“我們知道這將是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但我們的目標是在2021年打造出運用AMD技術的全球最快的超算。”

AMD近年的機會之一,是英特爾在過去數(shù)年受困于先進制程的一再拖延。而已剝離了晶圓制造業(yè)務的AMD卻可以選擇使用臺積電7nm技術,自身專注于芯片設計。

“這是我們能夠在今年下半年就推出7nm EPYC(霄龍)、銳龍等一系列新品的原因。”蘇姿豐說,“作為一家芯片設計公司,我們需要更先進的制程技術,幾年前我們開始設計7nm產品,并決定和臺積電深化合作關系,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雙塔奇兵

制程上的落后曾一度制約AMD在芯片性能上向對手發(fā)起挑戰(zhàn),在功耗和性價比上下功夫就成了AMD保持產品競爭力、避免市場份額被蠶食的主要措施之一。而一旦制程上取得了領先,曾經的無奈之舉就可以成為利器。

以近期將要發(fā)布的銳龍 93900X為例。AMD表示,與相同定位的競品相比,其性能有6%到14%的提升,功耗卻低了36%,售價更是不到對方的一半。

根據(jù)市場調研機構Mercury Research數(shù)據(jù),全球范圍看,AMD在2019年第一季度臺式機、筆記本和服務器芯片市場的占有率分別較去年同期提升了4.9%、5.1%和1.9%。此外分析指出,老對手英特爾正面臨CPU缺貨與10nm服務器芯片出貨較晚的影響,AMD市占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蘇姿豐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盡管因為影響因素眾多,對市場份額的預測會較為困難,但她很滿意目前AMD的表現(xiàn)。“在整個PC市場,不管是桌面、筆記本還是服務器,我們都希望看到持續(xù)性的、延續(xù)數(shù)年的份額增長,而非一季或是兩季。”

而在GPU領域,市場調研機構Jon Peddie Research于5月28日更新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GPU出貨量環(huán)比降幅達到了18.6%,同比跌幅為10.7%。其中,AMD出貨量環(huán)比下滑4.6%,低于英特爾的22.5%和英偉達的12.7%。

受季節(jié)性因素影響,GPU市場通常會在第一季度出貨量下滑,例如過去十年環(huán)比平均跌幅為9.1%。該機構認為,除去季節(jié)性因素,英特爾因調整10nm產能而造成的CPU缺貨導致了PC市場整體銷量下滑,這也進一步導致了GPU市場的低迷程度遠超過往均值。

不過,“英特爾的麻煩卻為AMD帶來了利好”。相較于上一季度,AMD整體市場份額提升了2.3%,英偉達提升了1.1%,英特爾則下降3.4%。此外,在獨立GPU上,AMD出貨量增長了21%。

不過,比起分別在兩個市場對領軍者發(fā)起挑戰(zhàn),CPU和GPU更像是一對“雙塔奇兵”,協(xié)同為AMD開拓更多機遇。2006年AMD花54億美元巨資收購了GPU廠商ATI,盡管曾一度帶來較大的財務壓力,但至今這筆收購帶來的優(yōu)勢已愈發(fā)明顯。隨著云巨頭們加速數(shù)據(jù)中心的構建,通過為規(guī)則尚未完全確立的云計算等新興市場提供服務,同時擁有CPU和GPU產品的AMD能夠為這些客戶提供更加豐富的計算方法選擇。

“EPYC(霄龍)CPU和Radeon GPU在各自領域表現(xiàn)都很出色,但兩者結合在一起,我們解決方案的優(yōu)勢就體現(xiàn)出來了。”蘇姿豐說。她認為,一個成功實例就是前文提及的Frontier超算項目。“它會運用到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計算上,而且已經選擇使用AMD的CPU和GPU。因為他們可以看到我們的創(chuàng)新和性能,我們也會持續(xù)耕耘異構計算,AMD在這上面有獨特優(yōu)勢。”

走出“垃圾堆”

別看AMD近年來風生水起,但就在4年前,它還曾一度被預言“瀕臨破產”。當時被較多引用的是沽空機構Kerrisdale Capital在2015年發(fā)布的一份“報告”,稱AMD產品組合沒有競爭力,又錯失轉型機遇,將在2020年之前破產。

沽空報告的觀點得到了部分分析人士的認可,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時AMD的困境。AMD的股價在2015年9月觸及了不到2美元的多年低點——從那時算起,至今AMD股價已累計上漲超過1500%。

AMD公司在2006年7月宣布以54億美元收購ATI。這一交易宣布時,就曾有科技媒體直言,其收購價格已占當時AMD市值的一半,“收購合理,價格卻不合理”,“是一場極大的賭博”。

盡管現(xiàn)在來看,對ATI的收購使AMD成為了唯一能同時擁有高性能x86 CPU和GPU產品的芯片廠商,這在如今的科技發(fā)展趨勢中為AMD拓展了競爭力。但在當時,對ATI過高的估價帶來了沉重的財務負擔。2008年7月,AMD在連續(xù)兩年虧損的情況下,陷入了管理層動蕩。

到2014年10月蘇姿豐上任時,她已是AMD近六年中的第四任CEO。這背后是AMD在市場上的節(jié)節(jié)敗退,以及與競爭對手間愈發(fā)被拉大的差距。擺在蘇姿豐面前的確是一個“爛攤子”。

巴倫周刊此前引用的分析數(shù)據(jù)顯示,到2016年,AMD計算機x86芯片的市場份額已下滑至8.5%,服務器芯片的市場份額更是由2006年的24%跌落至0.4%。CNBC主持人Jim Cramer形容,蘇姿豐是從“垃圾堆”中拯救AMD。

基本戰(zhàn)略和方向

蘇姿豐提出了“打造偉大產品,深化合作伙伴關系,簡化業(yè)務運營”三大戰(zhàn)略。她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公司會在發(fā)展過程中適時根據(jù)環(huán)境進行策略調整,但長期仍將堅持這一基本戰(zhàn)略,以及專注高性能計算的方向。

“專注”也許是蘇姿豐為AMD注入的最顯著的特征之一。在她上任CEO的2014年,智能手機市場的火熱與PC市場的低迷一度使不少人認為AMD應當進軍移動領域,但蘇姿豐選擇了繼續(xù)深耕高性能計算。此外,AMD還果斷放棄了基于ARM架構的服務器芯片研發(fā)。到2017年第三季度,連續(xù)五年虧損之后,AMD終于再度扭虧為盈。

“我們的策略就是要先選擇大而重要的市場。”蘇姿豐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AMD的重點市場包括數(shù)據(jù)中心、個人電腦、游戲等,它們的整體市場規(guī)??蛇_750億美元,而2018年AMD營收為64.8億美元。“我們有機會可以進一步提高市占率。我們在過去兩年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每年營收都增長超過20%,這對于科技公司來說已是非常不錯的數(shù)字。關鍵在于,我們需要專注產品路線的推進。”她說。

不過,正如AMD為其第二代EPYC(霄龍)服務器芯片所選取的代號“羅馬”,這款基于Zen 2架構和7nm技術的芯片是工程師多年研發(fā)的成果,AMD的“羅馬”也無法一日建成。從整體x86市場來看,2019年第一季度AMD占有率達到了13.3%,較2018年第一季度提升了4.7%,但距離2006年的高峰仍有差距。復興之路上,AMD還面臨諸多挑戰(zhàn)。

計算機CPU方面,有業(yè)內人士直言稱,盡管消費者群體中“AMD Yes”的呼喊日漸高漲,但其中仍有很多是在借AMD擠英特爾10nm的“牙膏”。而同樣是在Computex,英特爾10nm處理器產品已如約而至。

其中就包括了采用全新Sunny Cove架構CPU的第十代酷睿處理器。英特爾方面表示,該系處理器正在出貨,OEM系統(tǒng)預計可在2019年圣誕期間上市。不過,這仍晚于AMD第三代銳龍?zhí)幚砥?月7日的預計上市時間。

GPU方面,Jon Peddie Research也指出,要取代競爭對手,AMD還需要OEM廠商在產品設計上的支持,他們需要多提供一款主板和與之相應的供應鏈及服務,這也就意味著一些額外的負擔。

談及服務器芯片,蘇姿豐也坦言,該市場的變化速度沒有那么快。“你會需要好幾代的產品去深化同客戶的關系。AMD做到了這點,這會是我們重要的機會。”她表示,“在市場上,我們的重點就是能夠推動創(chuàng)新,發(fā)布更好的產品組合,采取更大膽的行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9-06-12
專注高性能運算,50歲的AMD還在成長初期
跨國CEO高端專訪系列之②“我們的策略就是要先選擇大而重要的市場。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