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剛結束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馬云和馬斯克的“雙馬對話”可謂賺足了眼球。不過此番包括湯曉鷗(商湯)、朱瓏(依圖)、周曦(云從)、陳天石(寒武紀)等在內的國內AI頭部企業(yè)及大佬紛紛在滬亮相、聚首同樣吸引了媒體的廣泛關注。
8月20日,在科創(chuàng)板即將滿月之際,與AI獨角獸企業(yè)——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依圖科技并稱“AI四小龍”的云從科技稱:計劃明年上半年申請科創(chuàng)板上市。
話音未落,市場一片沸騰。
3年成為獨角獸
獨角獸的IPO之所以備受關注,與其實力息息相關。
IDC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計算機視覺應用市場規(guī)模達15.45億元,其中,“四大獨角獸”以69.4%的份額占比過半,其他廠商總體占比不過30.6%。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廠商的實力并不弱,相反皆是背景強大,實力雄厚之輩。不僅包括云天勵飛、碼隆科技、擴博智能、圖譜科技、深醒科技在內的明星算法型廠商,還包括騰訊云、百度云、阿里云、金山云、AWS在內的大型CSP廠商。除此之外,還有眾多傳統(tǒng)安防廠商如海康、大華、易華錄、以薩科技、華尊科技、智慧眼科技等。
在如此強勁的對手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云從科技依舊以15%的市場份額,超越BAT旗下CSP廠商,以及??低?、大華股份等實力雄厚的傳統(tǒng)巨頭,位居行業(yè)前四。
與此亮眼成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云從科技的成立年限。
事實上,云從科技成立至今不過4年有余。自2015年中科院孵化以來,云從科技只用了不到3年就成長為人工智能行業(yè)的“獨角獸”。
在Gen Market Insights發(fā)布的報告中,云從科技在人臉識別市場以12.88%的占有率領跑全球,超過二、三名之和。在中國,云從科技在銀行、機場等行業(yè)的占有率超過70%。
云從究竟是如何煉成的?
“ 語音識別沒前途?”
若不是周曦多年前做了所謂“錯誤的判斷”,或許就不會有云從科技。
當時,師從四院院士、計算機視覺之父—黃煦濤教授的周曦博士正就職于北京微軟亞洲研究院,在語音識別組肩負重任。
周曦根據摩爾定律認為,語音識別每18個月錯誤率應該減半,但卻難以實用,而圖象識別實用的可能性似乎更大。
正如他曾看過一則新聞,有人在泳池下安裝的攝像頭,能夠自動識別出游泳者是否溺水。周曦覺得圖像識別做一點事就可以幫助別人,當即認定“語音沒有前途”,圖像可以解決更多問題,便果斷放棄之前做的語音識別而轉做圖像識別。
但在多年后,他公開表示:雖然選擇做圖像識別的決定十分正確,但自己對語音的判斷卻是錯誤的。語音其實可以實用,并且很多算法跟思想實踐在圖像識別上效果加倍。他還因此在計算機視覺識別、圖像識別、音頻檢測等國際挑戰(zhàn)賽中7次奪冠。
當然,對周曦來說,冠軍并非理想,他的志向是要為人類做有意義的事。
圖像識別只要不落實到具體場景中就無法幫助人類。經過一番考慮,周曦選擇深耕圖像識別中的核心——人臉識別。
2013年底,周曦發(fā)現芬蘭有一家小公司做刷臉支付很好玩,就率先于2014年在國內做出了刷臉支付并可以在手機上使用,但根本沒有客戶購買。
這使周曦意識到,人臉識別光做技術而沒有商務推廣能力是行不通的。如果永遠只是在學術圈里,注定幫不了人,做不了什么大事。
思索良久,周曦認定只有創(chuàng)辦一家自己的公司,有能力做商務推廣,把技術和產品推向市場,才能實現心中宏愿。
2015 年4月,云從科技誕生。
發(fā)展至今,云從已擁有員工1600余人,近1100名研發(fā)人員,其中80%以上具備碩士學歷,30%以上擁有博士學歷。核心團隊均來自中科院各大研究所以及IBM、HP、Microsoft、華為 、中興等國內外著名互聯網企業(yè)。
依托美國前沿實驗室,中科院、上海交大兩個聯合實驗室,及廣州、上海、重慶、成都、蘇州五個研發(fā)中心組成的三級研發(fā)架構,云從的核心技術先后10次斬獲國際智能感知領域桂冠及158次行業(yè)POC冠軍、勝率達到78.4%。
后因入選國家重大工程擬支持項目名單,云從被稱為“人工智能產業(yè)化國家隊”。應用方面,云從科技已是中國銀行業(yè)人工智能第一大供應商,包括農行、建行、中行、交行等超過400家金融機構已采用其產品。在銀行、公安行業(yè)POC測試中,云從已經超過158次獲得第一,奠定人臉識別行業(yè)第一地位。
在安防領域,云從通過公安部重大課題研發(fā)火眼人臉大數據平臺等智能化系統(tǒng),其產品已在30個省上線實戰(zhàn),引領了公安行業(yè)戰(zhàn)法變革。
作為中國科學院戰(zhàn)略性先導研究項目唯一的人臉識別團隊,云從還曾參與了國家戰(zhàn)略項目。
在民航領域,已經75%的樞紐機場,日均服務旅客200萬人次。
從金融到安防,再到未來的智能商業(yè)、醫(yī)療,云從計劃逐個突破,實現全面覆蓋。
明年將赴科創(chuàng)板
此次,云從有意奔赴科創(chuàng)板并非空穴來風。
早在2017年,云從綠色IPO通道開啟的消息就廣泛傳播,并一度使大股東——佳都科技收獲兩個漲停板。
而在2019年1月新浪財經主辦的“科創(chuàng)板潛力企業(yè)百強評選活動”中,云從科技就獲得參選提名,并在接受新浪財經專訪時談到:科創(chuàng)板是國家重視科技強國的重大決策。
如今,云從明確表態(tài)明年將赴科創(chuàng)板上市,看來已經是深思熟慮后的決定。
畢竟對人工智能企業(yè)來說,資金在任何時候都是不可或缺的支撐。技術團隊過硬的云從科技也吸引了無數資本青睞。天眼查顯示,云從創(chuàng)立至今共進行7輪融資,雷軍的順為資本、A股上市公司——佳都科技赫然在列。首席科創(chuàng)官則注意到,其他小龍們已經相繼表示出對IPO的興趣。8月25日,曠視即將提交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文件,計劃擬融資10億美元的消息傳出。
而比曠視規(guī)模還要大的商湯也曾考慮在2019年上市。至于依圖科技,曾于7月22日透露,目前已實現收支平衡,或將在科創(chuàng)板上市。
“征實則效存,徇名則功淺”,在充滿不確定性因素的現實面前,我們唯一能夠肯定的是,無論AI技術發(fā)展到什么程度,“它始終應該堅持服務于人,造福于人,同時在數據安全、社會倫理等方面發(fā)揮正向作用。”云從科技在這條務實與業(yè)績之間的變現路上最終將走向何方,還有待觀察。
- 英偉達驅動黑屏門:Win10/11用戶警惕!572.83驅動帶來新風險
- Meta Llama 4 AI大語言模型本月面世,改進推理能力仍需加強
- 滴滴外賣在巴西重啟業(yè)務:70萬騎手助力,外賣市場能否再掀波瀾?
- AI代碼生成:2030年,95%的代碼將由AI生成,程序員何去何從?
- SpaceX載人繞飛任務圓滿結束,機組安全返回地球,揭開宇宙新篇章
- TikTok風波再起!特朗普發(fā)聲,字節(jié)跳動回應,利益之爭引發(fā)全球關注
- 比亞迪整合五大子品牌為APP,打造一站式車主服務平臺,體驗升級中!
- 谷歌預警:警惕AI安全風險,公開防御藍圖
- 比亞迪起訴自媒體“智能EVO”:維權行動揭開名譽侵權黑幕
- 小米紙扎版SU7專利爆光,網友笑稱清明節(jié)新爆款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