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雙G遇上Cloud VR,三層VR內容可助運營商網絡滿載起航

極客網·極客觀察(朱飛)9月27日 在即將到來的“雙G”(千兆寬帶、千兆5G)時代,“智終端、寬管道、云應用”新模式必將進一步普及,作為提供“寬管道”連接“智終端”和“云應用”的運營商,也勢必迎來新機遇。

機遇在哪里?在運營商、設備商及行業(yè)企業(yè)前期針對5G及千兆寬帶實驗網開展的聯合應用探索中,已經發(fā)現Cloud X中高度仰賴大帶寬(200Mbps帶寬需求,如綜合考慮上網等業(yè)務需300Mbps帶寬)、低時延(小于20ms)網絡支持的Cloud VR應用與雙G網絡是天作之合,非常符合下一個殺手級應用的典型特征,也十分利于運營商開展“網絡+內容”運營提供差異化服務,怎奈VR應用匱乏、VR終端價格高企,導致VR產業(yè)發(fā)展遠遠跟不上雙G,新模式鏈路難通。

在日前舉行的2019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圍繞VR展出了一系列解決方案,幫助運營商全面應對雙G時代的VR成本、內容等難題,打通“智終端、寬管道、云應用”的全新鏈路,讓運營商即將全面上馬的雙G網絡滿載起航。

Cloud X業(yè)務是雙G時代的殺手級應用,運營商掌握主動權

雙G時代的到來,是媒體業(yè)務演進新的一次大機會。在“智終端、寬管道、云應用”新模式下,Cloud X業(yè)務將成為雙G帶寬殺手級應用,其中Cloud VR視頻和超高清視頻市場空間巨大,視頻產業(yè)將由內容為王向“內容+網絡”為王轉變。特別是其中的VR直播和點播,只有高碼率、高分辨率的VR內容,才能帶來身臨其境的效果。

運營商的全光網絡結合正步向商用的Wi-Fi 6技術,能夠為用戶提供高至3.5Gbps帶寬和低至7ms網絡時延的高品質家庭網絡;而已發(fā)放牌照即將規(guī)模放號的5G網絡則能夠為用戶提供超過1Gbps下行帶寬和低至1ms空口時延的高品質移動網絡。

這正好是對VR業(yè)務的大帶寬、低時延需求的最佳保障,可以提供OTT廠商難以做到的差異化的高端服務體驗。在這樣的背景下,手握絕對網絡優(yōu)勢的運營商開展“網絡+內容”一體化運營,將掌握主動權。

從技術實現角度看,隨著云計算、邊緣計算、AI等技術走向成熟,運營商搭建云邊協同的使能Cloud VR的技術基礎設施已不是難題。在展示中,華為提供了端到端的Cloud VR解決方案和全流程服務,包括賦能4K解碼能力的VR終端處理8K分辨率視頻的8K FOV技術,進一步提升VR極致體驗的邊緣媒體服務,助力商業(yè)變現的AI廣告植入等。這其中,通過中心云與邊緣云的密切配合,Cloud VR游戲類應用的云端渲染已經非常成熟且經濟。

比如,華為Cloud VR將視頻渲染和游戲計算放在云端,使得用戶不需購買價格上萬的擁有高配顯卡的PC和5000元以上的PC VR頭盔設備,而是只需一臺兩千左右的VR一體機,以手機芯片的算力,即可享受到強悍PC主機計算與渲染才能帶來的驚艷體驗。相比其他渲方案,華為采用多端統一渲染平臺,憑借自研芯片帶來的強大的算力,能夠將每用戶成本進一步下降50%。同時,媒體邊緣云帶來的就近渲染服務,能夠進一步降低時延,保證無卡頓和黑邊,高效率、低成本地提供極致的Cloud VR體驗。

在展出現場,華為Cloud VR解決方案已經能夠幫助運營商搭建一整套云邊協同的技術基礎設施,通過中心云與邊緣云的密切配合,全力支持2D內容轉3D,加速推動各類VR應用上云,為越來越多的VR直播提供保障,同時為充斥其間的各種商業(yè)化變現提供使能手段。這其中涉及到的技術包括云渲染、云轉碼、云非編、媒體邊緣云、直播、點播、2D轉3D、FOV CDN、AI輔助等。

在平臺搭建層面,華為也協助運營商打造了一個上線快、變現易、體驗好、投資省的統一的生產力平臺,將網、云以及各種技術能力匯聚其中,為內容開發(fā)商的VR視頻及應用的接入上線、商業(yè)變現、體驗保障、資源使用提供一站式便捷解決方案。

從用戶需求角度看,VR帶來的體驗升級是顯而易見的。除了少數VR玩家已經享受到的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體驗外,VR與大屏的多視角結合,能夠進一步為廣大用戶帶來多維度、個性化的觀影體驗。比如在傳統的賽事直播中,觀眾觀看的內容通常都由導播來指定。但在一場歌唱表演中,有的人喜歡看歌手,有的對樂隊感興趣,有的喜歡看伴舞,還有的關注和聲。對這些個性需求,導播很難一一滿足。

而多視角則可以針對歌手、伴舞、樂隊、和聲人員都設計專門的視角,包括適合VR觀看的全景視角,然后同時推送至用戶側,讓用戶自主選擇觀看,從而讓直播的收視更加滿足用戶個性化觀看的需求。

從商業(yè)變現角度看,全球領先運營商已經開始加速部署VR業(yè)務,并將VR業(yè)務以基礎業(yè)務和增值業(yè)務等方式融入5G及寬帶網絡業(yè)務包中。

韓國5G商用以來,短短4個月時間,用戶數便從0增長到200萬。而定位于5G中高端套餐基本權益的VR業(yè)務滲透率達到30%+,VR業(yè)務在DOU中的平均占比從4G用戶的5%上升到5G用戶的20%。

考慮到韓國5G用戶的平均DOU是4G用戶的3倍左右,所以VR在5G時代帶來流量絕對值增長實際為4G時代的12倍。調研數據顯示,VR產業(yè)的市場規(guī)模將在2025年達到800億美元(其中硬件占450億美元,軟件及應用占350億美元),未來可謂星辰大海。

三層VR內容架構助力,運營商推進普惠Cloud VR

當用戶需求真實存在,技術平臺業(yè)已成熟,商業(yè)變現也無障礙,掌握主動權的運營商可以著手解決當前Cloud VR面臨的最棘手的內容問題了。

在展示中,某先行運營商聯合華為探索的“三層VR內容”架構讓人眼前一亮。該設計引入“內容托底”的概念,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海量內容建設,以及一整套拉新+促活+變現的運營方案,可以將VR以Cloud X的方式推向普羅大眾,形成普惠Cloud VR,或可成為各地運營商建設VR內容發(fā)展VR產業(yè),推動“網絡+內容”運營釋放雙G網絡價值的最佳參照。

 1、2D轉3D規(guī)模生成內容,為VR產品做海量內容托底

“三層VR內容”的第一層——也即最底層,是將海量2D視頻智能轉換為適合VR的3D巨幕體驗,再結合存量的全景視頻,構成VR產品的海量內容托底。這其中,基于當前流行的視頻形式,可以2D轉3D的視頻內容既包括影視等長視頻內容,也包括抖音、快手等短視頻,還包括各直播平臺實時的直播,均可以通過云服務的方式實時或離線方式轉換為VR世界中觸手可及的3D內容。這樣無論是流行的點播還是直播內容,都能插上VR的翅膀,給用戶帶去更好的體驗,讓用戶不再因VR基礎內容匱乏而對這種新媒體無感。

這一步意義重大,當用戶獲知他們熟悉或關注的視頻內容有了3D版本時,很難想象他們會忍住不去嘗鮮,就像當初《泰坦尼克號》3D版上映時大量影迷為情懷買單一樣?;仡櫄v史,類似的邏輯也曾發(fā)生。比如IPTV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步履闌珊,后來隨著寬帶提速進入百兆時代方見起色,才逐步發(fā)展成為家寬的核心業(yè)務之一。

工信部數據顯示,2019上半年我國IPTV用戶達到2.81億,遠超優(yōu)愛騰付費會員總數。IPTV從掙扎到崛起的關鍵,便是運營商基于百兆網絡優(yōu)勢建設海量高清內容,給用戶提供了差異化的高端體驗。

據介紹,2D轉3D基于圖層AI智能識別和云平臺的實時渲染,在整體感官體驗上已經比較接近3D攝像機直接拍攝的效果。此外,由于云計算海量的資源與AI技術的成熟,此前制約圖像處理效率的算力與算法也已不再是障礙。

同時在成本上,云端的2D轉3D由于對云資源的共享,也要遠低于從前。當初投入大量人力花費千萬級美元和數月時間做3D改造的《泰坦尼克號》,采用云端轉換的方式達到相似的專業(yè)級效果可能只需要一個人數天時間和萬元人民幣級成本。

2、增加社交屬性,讓VR游戲、VR教育等應用聯機變現

“三層VR內容”的第二層,是將用戶有較強付費意愿且具備社交互動基因的VR游戲、VR教育等典型應用上網聯機,觸達和連接更多用戶,為用戶提供豐富應用的同時也幫助開發(fā)商在更大用戶基數上實現商業(yè)變現。

比如VR游戲方面的聯機音樂、聯機槍戰(zhàn)、聯機體育類應用,VR教育方面的VR課堂、VR培訓、VR實驗室類應用,都非常適合向社交延伸。此外,目前在商場、超市、社區(qū)等場所投放較多的單機版VR自助機,也可以聯機向社交互動靠攏,實現B2B2C的延伸。

在互聯網世界里,社交類應用是最受歡迎的。不僅全球前十大互聯網科技類公司中有兩家是做社交的,而且基于社交能夠發(fā)展出諸如社會化新聞、社交游戲、社交電商、社交招聘等一系列應用形態(tài),共同構成了我們今天這個“無社交,不互聯”的地球村。

同理,給原本存在于各個專業(yè)領域的VR應用增加社交元素,讓它們聯機互動,可以極大地增加聯網的VR內容,繼而讓單機版VR用戶聯網發(fā)揮種子用戶作用,將更多普羅大眾領進VR世界的大門,最終形成VR內容開發(fā)商和用戶之間相輔相成的良性生態(tài)。

技術方面同樣不用擔心,一方面雙G網絡提供了超高上下行速率和低延遲保障的高質量網絡,另一方面云端渲染和云邊協同等能力就緒讓本地用戶無需部署昂貴的終端,只需2000左右的VR一體機即可暢享Cloud VR體驗;而且這個價格隨著變現形式持續(xù)豐富還會繼續(xù)下探,進一步推動VR內容接入設備飛入尋常百姓家。

3、開展周期性、常態(tài)化VR直播,吸引新用戶并促進活躍

“三層VR內容”的第三層,是用體育賽事、演唱會/音樂會、綜藝節(jié)目、重大事件、明星/網紅直播等周期性、常態(tài)化的VR直播,來不斷吸引新用戶和強化用戶使用VR產品的習慣,達到拉新與促活的目的。這一層5G和千兆網絡各擅所長,全面覆蓋室內外全場景,讓用戶可以隨時隨地觀看VR直播內容。

重大賽事、熱門綜藝、音樂會的現場直播,從來都是電視臺吸粉“撈金”的關鍵,其包括的權益贊助、廣告植入、會員付費、收費點播等,已經是非常成熟的商業(yè)模式。而對于新出現的明星/網紅直播,則又開啟了廣告植入、直播帶貨等時興的“私域流量”變現方式。

相比較傳統的直播,VR直播能夠給音樂發(fā)燒友帶來仿佛置身其中的360度聲場效果,給體育愛好者帶來比賽現場熱血沸騰的融入感,給粉絲們帶來與明星偶像從未有過的零距離接觸機會,因而比傳統直播更加具備商業(yè)變現的能力。

在5G時代,直播的成本還將比以前有大幅下降。這不光體現在品種更豐富、成本更低廉的專業(yè)拍攝設備,與具備更高實時拍攝能力的5G手機推出;而且針對高碼率、高品質的VR、4K、8K視頻回傳,5G提供的大帶寬、低時延傳輸能力也能大幅降低原有鏈路的部署周期與成本,使高碼率實時直播真正做到隨時、隨地可用。

以上“三層VR內容”架構,按存量內容(或者可預測的潛在內容)多寡呈現出金字塔形狀,一起構筑了VR產業(yè)豐沛的內容庫,為發(fā)展這個新興產業(yè)打下堅實基礎。

可預見,只要內容足夠豐富和多元,大多數用戶是不會排斥入手一個2000元甚至千元級別的終端設備體驗Cloud VR的。當體驗VR的門檻不再是大幾千甚至一萬多元的門檻,那么VR產業(yè)也會邁入新的發(fā)展階段。

構建Cloud VR生態(tài)變現“網絡+內容”,運營商的必由之路

分析上述某運營商聯合華為推行的“三層VR內容”架構可以發(fā)現,面向雙G時代運營商在內容方面展現了更大抱負和積極性。這其中,運營商既有對“前事”的反省,也有對未來的憧憬,更多的是對當下的清醒認識:要最大化釋放雙G網絡的價值,就必須做大Cloud X——尤其是Cloud VR這個產業(yè)。

當然,“三層VR內容”著手量產內容,并不意味著運營商只需一門心思做內容提供商或內容聚合平臺,而是應該以內容為抓手,聯合技術提供商、內容開發(fā)商、終端設備廠商等多方力量,主導構建一個可以高效釋放“網絡+內容”潛能的合作共贏的Cloud VR生態(tài)。這其中,雙G網絡是對VR品質(高碼率、高分辨率等)的保障,因而運營商完全可以占據主導地位,更加主動地驅動產業(yè)生態(tài)的形成。

可大膽預測,在“三層VR內容”助推運營商構建Cloud VR生態(tài)之后,我國運營商即將全面到來的雙G網絡將不會空跑,而是高負載或滿載起航,充分釋放“網絡+內容”升級的價值。與之相對應,VR產業(yè)現有的玩法也將隨之改變,參與各方都將朝著Cloud VR的方向不斷演進,為多數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極致體驗!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9-09-27
當雙G遇上Cloud VR,三層VR內容可助運營商網絡滿載起航
在日前舉行的2019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圍繞VR展出了一系列解決方案,幫助運營商全面應對雙G時代的VR成本、內容等難題,打通“智終端、寬管道、云應用”的全新鏈路,讓運營商即將全面上馬的雙G網絡滿載起航。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