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消息(樂思)在近日舉行的移遠通信5G智“建”未來線上產業(yè)峰會上,高通資深產品經理楊思云表示,憑借在先進計算、重新連接和系統(tǒng)設計領域的領導力,高通在過去30年和業(yè)界一起實現(xiàn)了連接你我的目標。隨著5G技術的商用化,高通希望和合作伙伴共同開啟下一個連接萬物的30年。
高通認為,5G技術是面向未來創(chuàng)新的統(tǒng)一連接架構,就像電一樣,無處不在,未來將成為通用技術。進入5G時代,移動技術突破了服務人與人和人與信息連接的界限,成為面向萬物的統(tǒng)一連接架構和創(chuàng)新平臺。與此同時,5G不僅可以提升目前的移動帶寬服務,還可以擴展移動網絡,支持海量終端和服務,以及連接新的行業(yè),并且性能更佳、效率更高,且成本更低。5G將重新定義眾多提供交互服務的行業(yè),包括從零售到教育,從交通運輸到娛樂等行業(yè)。正如電力和互聯(lián)網所帶來的深遠影響,5G帶來的無線連接的普及以及所驅動的變革,將比肩于工業(yè)時代和信息時代,為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楊思云指出,在未來的十年中,與5G部署并行發(fā)展的技術領域,將是大數據的分析和運用,其核心應用就是人工智能。隨著數10億終端接入網絡,如何高效實施和安全的來收集、傳輸、分析、分享和運用這些信息,使之成為觸手可及的人工智能將是重大的課題和成長機遇。未來,嶄新的行業(yè)和服務將層出不窮、精彩紛呈。這些激動人心的新應用,要求整個系統(tǒng)的計算能力在云端、終端和邊緣中,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重新分布,為智能互聯(lián)的世界帶來可靠支撐。
目前,全球都在積極推動5G的規(guī)?;渴稹8鶕_數據統(tǒng)計,目前全球有超過45個OEM廠家已經推出或者即將推出5G終端;有超過60家運營商部署5G商用網絡;全球119個國家中超過345家運營商正在投資5G。根據第三方數據統(tǒng)計,到2023年,全球5G連接數預計將超過10億,比4G獲得同樣的連接數的速度,整整快了兩年。到2025年,5G連接數預計將達28億。
隨著5G規(guī)?;渴鹬鸩介_展,5G將從移動生態(tài)擴展至全新領域。高通發(fā)布的《5G經濟》研究報告顯示,到2035年,5G將創(chuàng)造13.2萬億美元經濟產出。高通認為5G所具有的價值為經濟社會各行各業(yè)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奠定了基礎,這些領域包括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數字化教育、精準農業(yè)、智慧零售、建筑及采礦等等。
“以制造業(yè)為例,智能制造要求高度自動化和高頻交互的智能系統(tǒng),需要超高可靠性、超低時延的無線通信能力。在以往,制造行業(yè)傾向于搭建私有的室內網絡,而不是沿用運營商的公共網絡,高通認為這些生產制造商未來將依賴于5G實現(xiàn)其私有無線網絡的搭建。”楊思云表示。
“為了加速工業(yè)自動化的進程,高通將持續(xù)和5G標準組織合作,積極推進十多項關鍵技術,包括空間分級、協(xié)同多點傳輸操作,精準定位等等。另外在系統(tǒng)方面,高通也一直在積極推動,包括網絡切片,提升的安全等級,以及利用邊緣分析進行實時數據處理等方案的落地。”
楊思云透露,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中的一個核心成分,也是目前高通重點支持的領域。他認為,對于一個包羅萬象的交通管理系統(tǒng),同時也是智慧交通的核心部分,需要廣域網絡的基站通信以及C-V2X直聯(lián)通信二者的有機結合,來實現(xiàn)超高可靠性以及更高的容量。5G已經成為智慧交通當中的基礎,也使得多項技術變得可行。
“新零售也是高通長期關注的一個領域。高通在各個細分領域有著廣泛而深入的合作,這其中包括廣告、支付、商超、販賣、共享,以及娛樂等等。隨著5G低時延和海量連接的能力,高通期待5G可以加速新零售的創(chuàng)新。”
在演講中,楊思云指出,另外一個智能物聯(lián)網的重要分支就是機器人。高通在此領域擁有多年的積累和卓越的成績。服務于機器人的芯片技術,不僅需要大量的計算,還需要高可靠性連接技術,人工智能推理、攝像頭識別、地理定位等等。據悉,高通芯片支持的機器人正在家庭娛樂、公共安全、倉儲服務、智慧工廠、零售、無人機倉儲服務、家庭服務、智慧助力等方面發(fā)揮作用。相信在未來機器人會越來越多的走進我們的生活,服務人類和社會。
楊思云強調,面向5G時代,高通將大力推動物聯(lián)網行業(yè)應用生態(tài)發(fā)展。從技術方面,高通有著技術領導力和細分市場的深厚技術專長,可以滿足多種形態(tài)下的技術需求。從產品和生態(tài)方面,高通有著廣泛的產品組合,以及不斷拓展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可以助力5G物聯(lián)網的新生態(tài)。“高通愿意攜手合作伙伴,實現(xiàn)基于5G技術的萬物智能互聯(lián)網的未來,共同開啟下一個30年。”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