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專稿(蔣均牧)2019年,電信管理論壇(TM Forum)聯合部分領先運營商、廠商提出了自智網絡理念,共同定義了L1至L5的分級標準。伴隨5G時代的到來以及全球數字化進程不斷向前推進,這已成電信網絡未來發(fā)展的一大必備能力。那么通過怎樣的途徑才能邁向高階自智網絡,在此過程中運營商需要做對哪些事情?
億旺資訊服務公司(AIS)是泰國領先的移動運營商,也是自智網絡領域的積極推動者和踐行者。TM Form近期發(fā)布的自智網絡產業(yè)白皮書中,AIS即被列為重要貢獻運營商。
在WinWin高端訪談曼谷站活動上,AIS運營與支撐事業(yè)部總監(jiān)Wasit Wattanasap同我們分享了這家運營商的數字化戰(zhàn)略、自智網絡目標與實現方法以及相關實踐成果,指出自智網絡是向認知型技術公司轉型的基石。
自智網絡:數字化轉型基石
作為一家數字生活服務提供商,AIS的業(yè)務范圍遍布移動、固定寬帶、企業(yè)業(yè)務和數字服務等眾多領域,用戶市場份額占46%,擁有超過4400萬用戶,5G服務覆蓋全國76%人口。
Wasit指出,5G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好的用戶體驗,也給垂直行業(yè)的數字化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帶來了新的商業(yè)機會。但從網絡運營角度,部署5G后運營商運營有3G/4G/5G多制式網絡、同時服務toC和toB用戶,網絡復雜度與聯接數量均呈指數級增長,造成運營難度和成本的直線上升。
要應對這樣的挑戰(zhàn),就需要實現實時、互動和個性化的服務和網絡運營。為此,AIS提出了Cognitive Tech-Co數字化戰(zhàn)略,旨在從一家傳統的通信服務運營商逐步向認知型技術公司轉型,為每一位用戶都帶去極致、獨特的體驗。在此過程中,自智網絡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成為轉型必不可少的基石。
AIS目標及方法
參考TM Forum和其他行業(yè)標準組織發(fā)布的相關標準和資產,AIS與領先供應商保持密切合作,以實現自智網絡,Wasit介紹說。
其短期目標是,到2023年,在無線、傳輸、核心、IT、服務領域等所有領域達到L3的自智網絡水平。為實現這一目標,AIS已經展開了四方面的行動:定義自智網絡目標架構、評估自智網絡等級、落地高價值用例、與行業(yè)伙伴密切合作。
其長期目標是,到2025年,在所有領域達到L4的自智網絡水平。
已完成全周期實踐
基于TM Forum提出的自智網絡演進方法,AIS已完成全周期的自智網絡實踐,涵蓋了四個主要環(huán)節(jié),包括自智網絡等級評估、差距分析、方案設計和自智網絡部署。
Wasit談到,AIS選取故障管理和客訴治理兩大場景,已完成了兩個端到端的業(yè)務流自智網絡等級(ANL)。根據評估結果,其客訴治理達到L2.2,故障管理達到L2.1。
同時,這家運營商也落地了一些高價值用例,例如端到端增強無線投訴處理流程和端到端智能事件管理。這些用例成功幫助AIS減少了10%以上的工作量,提高了20%的網絡效率,提升了10%以上的用戶體驗,使得網絡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面向未來,Wasit表示,AIS將不斷探索、持續(xù)創(chuàng)新,向更高階自智網絡邁進。它愿與廣大廠商開放合作,形成更多實踐,共同創(chuàng)造更多包括商業(yè)和技術架構在內的高價值資產。
自智網絡作為降本增效、發(fā)展數字化業(yè)務乃至為行業(yè)賦能的關鍵舉措,被電信業(yè)界所廣泛接受。就像AIS一樣,不少主流運營商已將2023年L3、2025年L4作為目標,可謂時不我待。AIS的真知灼見及其正在采取的行動,為所有走在這條道路上的運營商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在產業(yè)界各方“力出一孔”下,自智網絡也必將以更快的速度照進現實。
- 中國移動安徽公司:以AI與AN驅動網絡新質生產力,賦能數字經濟高質量發(fā)展
- 智能暖通空調(HVAC)系統:重塑建筑效率、網絡安全與用戶體驗
- 千家周報|上周熱門資訊 排行榜(03月24日-03月30日)
- 楊元慶:聯想基礎設施贏得阿里、字節(jié)等超級大客戶
- 塑造城市設計的未來:可持續(xù)建筑的愿景
- 啟明星辰因被拉入暫停名單而丟掉訂單
- 原中國移動集團計劃建設部總經理李威跨系統提拔為中遠海運集團副總經理
- 中國移動程建軍:年投入超300億元,以科技創(chuàng)新引領產業(yè)創(chuàng)新
- 李嘉誠旗下長和公告:沒有就全球電訊業(yè)務任何交易作出決定
- 運營商CAPEX變局:整體“瘦身”,算力投資“不設限”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