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消息(水易)今日,在“2023通信產業(yè)大會暨第十八屆通信技術年會”上,IEEE 杰出行業(yè)領袖、全球云網寬帶產業(yè)協會董事會主席、中國電信原總經理李正茂表示,電信公司未來的發(fā)展,應該重回科技公司的光明大道,從Telco到Techco轉型。
李正茂表示,信息通信業(yè)的發(fā)展就是科技的進步史。從莫爾斯電報機,到貝爾電話機,到馬可尼無線電報機,到傳真機,到貝爾實驗室無線電接收器,一直到現在的5G、算力網絡等等,現代通信技術的進步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進程。
這一過程中,電信公司一直是科技創(chuàng)新的引領者和貢獻者。貝爾實驗室作為行業(yè)標桿,當時也是美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的下屬研究院,多人獲得諾貝爾獎、圖靈獎,是晶體管,激光器,數字交換機,通信衛(wèi)星,蜂窩移動通信設備等重大發(fā)明的誕生地,幾乎涵蓋信息通信的各個領域。
不過,過去20多年,電信公司的整體情況并不理想,雖然公司規(guī)模很大,但是最近幾年面臨著巨大的業(yè)務轉型壓力。以世界500強排名為例,2010年大概有27家電信公司上榜,但是現在大概有22家,同時排名在不斷下滑,市值更是被互聯網公司超過。
李正茂認為,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在于科技創(chuàng)新,因此在全球科技創(chuàng)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時期的當下,電信公司要重回科技公司的光明大道。
李正茂回憶道,有院士曾表示,“電信公司如果再不加大科技創(chuàng)新,可能會自廢武功,變成沒有科技能力的公司,什么都依賴供應商。設備依賴設備商,做系統(tǒng)集成、服務依賴第三方,自己就是做管理,找找客戶,甚至有的時候走走賬,這樣是不行的。”
最近幾年電信公司逐漸認識到這個問題,正在加大科技投入。目前三大電信公司在研發(fā)上的投入,占收入的比重大概3%—4%的水平,雖然有所改觀,但作為科技公司,投入至少要5%以上,如果要成為領先的科技公司,至少10%。
“做好這件事,需要明確向科技型公司轉型的戰(zhàn)略,盡快建設適應科技企業(yè)的體制機制,建立科技型公司的文化,核心還是靠人才。”李正茂強調,科技創(chuàng)新日新月異,從電信公司Telco到電信科技公司Techco的轉變,是時代的選擇,也是唯一的出路。
- 邊緣計算與新興的物聯網安全威脅
- 如何集成光纖到以太網解決方案
- 規(guī)模6萬臺 中國鐵塔2025年智聯綜合監(jiān)測與分配單元(IDU)項目啟動集采
- 管理型光纖交換機增強網絡安全的策略與實踐
- 中際旭創(chuàng)回應近期關稅影響:正在研究關稅豁免等政策 泰國廠具備全面生產和出貨能力
- 千家早報|Meta放大招 正式發(fā)布開源大模型Llama 4;特斯拉Optimus人形機器人更新, 馬斯克宣稱“今年將生產5000臺”——2025年04月07日
- 衛(wèi)星互聯網如何走出“大哥大”商業(yè)困境?
- 復盤MWC25系列:網絡API經濟成果初現 6G仍需達成全球共識
- 復盤MWC25系列:5G專網巨大潛力已達成行業(yè)共識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