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速更快的5G網絡能干什么?未來的通訊網絡是什么樣的?量子通信成功應用會帶來時空穿梭嗎?工業(yè)互聯(lián)網會怎樣改變我們的工作生活?11月16日,第三屆世界互聯(lián)網大會在烏鎮(zhèn)開幕,在同期舉辦的“互聯(lián)網之光”博覽會上,中國電信作為信息化建設主力軍,用實實在在的技術和應用給出了完美的解答。
電信網絡與世界前沿同步
從首屆世界互聯(lián)網大會至今,中國電信已經連續(xù)三年參展互聯(lián)網之光博覽會。本屆博覽會,中國電信將許多以往互聯(lián)網中的概念、試點落實到了應用。
5G是各類展會的熱門,很多人都知道5G比4G網速有10倍以上的提升,但除了帶來更快的網速外,還有什么呢?本屆大會,中國電信展示了5G和物聯(lián)網技術相結合帶來的人機交互場景。在低時延的5G技術支持下,只需將手掌懸空在傳感器上方進行操作,通過顯示屏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的一臺機械臂實時、精準地完成指定的操作動作。
工作人員介紹,這種技術未來將延伸到更多領域。比如極端條件下的危險工作,又比如外科手術,無論病患在什么地方,最好的大夫都能遠程操控,為病患進行手術。目前中國電信成立了5G聯(lián)合開放實驗室,預計到2020年將實現5G全面試商用。
量子保密通信是中國電信展臺的又一大亮點。中國電信展示了量子保密通信和普通通信的區(qū)別,當量子保密通信被竊取時,截取到的信息全部失效。“量子保密通信之所以安全,是因為任何的竊聽、復制、測量行為都會改變量子狀態(tài)(量子具有不可分割特性),從而被偵知。”工作人員介紹道。目前中國電信已經建成了合肥、濟南、北京、上海四個城域量子網,將進一步加大研究和產業(yè)化推進。
中國電信在持續(xù)關注5G、量子通信等前沿技術的同時,扎實推進寬帶中國的建設和落實。目前,電信百兆光纖覆蓋家庭約3.5億戶,ChinaNet骨干互聯(lián)網帶寬達到113T。同時,中國電信還提供了速率高達300Mbps的“天翼4G+”服務,并覆蓋全國所有城市。
物聯(lián)網讓連接無處不在
基于中國電信物聯(lián)專網和窄帶物聯(lián)網核心平臺的應用,一個“萬物互聯(lián)”的物聯(lián)網生態(tài)正逐步成型,將人們帶入“萬物互聯(lián)”的新時代。
中國電信展臺現場,一臺縫紉機大小的機床在馬不停蹄地轉動著,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這臺機床的左側安放著一顆口香糖大小的智能傳感芯片,機床切削的速度、運行狀態(tài)、溫度和濕度等數據,可通過物聯(lián)網的數據采集上傳到云端,實時在工業(yè)云平臺的數據監(jiān)控網上顯示。
就在小機床旁邊,中國電信展示了一款神奇的感應手套。當人佩戴上手套后隨意活動手指,在顯示器上會同步展示雙手手指動作的3D顯示圖形。通過這項技術可以實現生產流程可視化、智能化預警和監(jiān)控以及生產數據的積累和分析,從而提升產品質量和產品合格率。目前,該技術已經很多制造企業(yè)內部使用。
另外一側采用最新NB-IOT技術的智能水表,可以續(xù)航多年,并能夠實現自動抄表等功能。NB-IOT窄帶物聯(lián)網技術,以其低功耗、大容量、廣覆蓋的特性,可以廣泛應用在公共事業(yè)、工業(yè)制造、交通物流、健康醫(yī)療等領域。
“互聯(lián)網+”照進百姓生活
無論通信網絡技術的演進、更新?lián)Q代還是由云計算和大數據帶來的更加便捷的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連接”,都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于人。
展會上,中國電信打造了以“天翼網關”為基礎的智能連接中心、以高清IPTV為核心的智能娛樂中心以及以“天翼云”為平臺的智能數據中心的新型智慧家庭理念,為用戶提供豐富的智能家居應用。展臺上,臺燈、空氣凈化器、音響等設備均可通過智能網絡喚醒或者關閉,執(zhí)行各種指令。
此外,中國電信還展出了甜橙金融、天翼視訊、氧氣聽書等移動互聯(lián)網服務,詮釋了從物聯(lián)網到云計算再到大數據,互聯(lián)網時代形成的全新商業(yè)模式、經濟形態(tài)等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的發(fā)生變化。
從電信展臺上可以看到,其正充分利用遍布全網的智能管道、豐富的安全大數據資源優(yōu)勢以及安全能力,實施大數據運營和洞察,推進“互聯(lián)網+”發(fā)展,為用戶提供貼心的智能信息服務。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