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8年6月5日——根據BSA|軟件聯(lián)盟2018年全球軟件調查結果顯示,為了降低受到網絡攻擊的風險,同時有效提高企業(yè)收益,中國企業(yè)應正確評估其網絡安全狀況,停止使用非授權軟件。
今日發(fā)布的報告指出,與2016年的BSA|軟件聯(lián)盟全球軟件調查結果相比,中國的非授權軟件使用率降幅高達4個百分點,降至66%。2014年到2016年間,中國的非授權軟件使用率也呈現了4%的降幅,由74%下降至70%。連續(xù)兩次的調查報告表明,中國的非授權軟件使用率在4年時間里下降了8%,是這項全球調查中,改善最明顯的國家。
這一降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國正在發(fā)生的重要趨勢的影響。非授權軟件使用率的下降,一方面,較大程度上歸功于國家對立法與執(zhí)法力度的加大,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提高。國務院、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版權局等機關相繼頒布和更新相關政策、條例與管理辦法,同時在重點領域開展專項治理行動。除此之外,在主要城市建立知識產權法院對于遏制中國非授權軟件的使用也起到了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在中國市場中,云計算技術以及基于云端的訂閱式軟件付費模式在企業(yè)中的逐步普及,免費軟件數量的增加,以及消費者觀念與行為的改變也有效促進了這樣的積極變化。
云計算技術在企業(yè)中的逐步普及,免費軟件數量的增加,以及消費者觀念與行為的改變也有效促進了這樣的積極變化。企業(yè)采用云計算技術的比例逐漸提高,同時更加注重對安全性的考慮;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正版軟件在品質和售后服務上的顯著優(yōu)勢,也是授權軟件使用率增加的重要原因。
在全球范圍內,毋庸置疑,軟件對企業(yè)的發(fā)展發(fā)揮著多重作用——改善業(yè)務方式,增加利潤,拓展新市場并獲得競爭優(yōu)勢。 然而,正如本次報告中CIO所反映,以及通過詳盡的分析所證實的那樣,如果企業(yè)使用的軟件未經授權,其將會頻繁面臨安全威脅所導致的重大風險。
為了更好地闡釋使用非授權軟件可能帶來的風險,BSA發(fā)布了《2018年全球軟件調查:軟件管理,安全要求與商業(yè)機會》。該調查對11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中,個人電腦上安裝的非授權軟件的數量和價值進行了量化,包含了來自消費者、員工和CIO的近23,000份回復。
“全球各地的很多組織都忽略了良好的軟件管理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安全效益,”BSA | 軟件聯(lián)盟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Victoria Espinel表示,“企業(yè)應該建立軟件資產管理(SAM)模式來評估、管理其網絡架構內的所有軟件。這將在幫助企業(yè)免于遭受網絡攻擊的同時,增加利潤。”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