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腦極體的風辭遠。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寫大塊文章,很少有機會跟大家聊天。時間長了,總覺得這種方式有一點冷漠感,不夠輕松,加上往往每篇文章只聚焦一個話題,而我們產能有限,就會有很多值得聊的話題被錯過了,多少有點遺憾。
于是乎,我就想到了這樣一種方式:這個專欄會選擇一周中的科技新聞,給出我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希望能夠幫大家換個角度看待科技。我們一起在亂花迷人眼的科技湍流中,進行一點小小的獨立思考。
今年一切都在回暖,似乎可聊的東西也在增多。本期我們先聚焦AI,后續(xù)也會漸漸向更多技術領域輻射。
讓我們喝杯茶,慢慢說。
能詐騙的AI
最近提到AI,很多朋友都會說,AI這個技術好可怕?。≡蹅兟c發(fā)展,或者干脆別發(fā)展它了。
回顧這一周的AI新聞,似乎確實感覺我們好像在面對某種“難以名狀的恐怖”,克蘇魯氛圍直接拉滿。
首先,AI詐騙正在全球肆虐。本周,包頭警方公布一起利用AI技術實施電信詐騙的典型案例:福州市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10分鐘內被騙430萬元,犯罪分子冒充郭先生的好友,通過微信視頻進行連線,讓郭先生幫其走賬。結果之后發(fā)現好友的視頻和聲音,居然全都是犯罪分子用AI進行合成的。
如果沒記錯的話,這是國內此前很少見的AI換臉+變聲詐騙案件。但事實上,這種騙術在國外已經非常多,傳進來只是時間問題。
我們在4月1日發(fā)布了一篇《聊聊那些正在坑人的新型AI》,就是希望提醒大家AI+詐騙的方法已經迭代了?,F在AI換臉、AIGC真人圖像的成本已經非常低,犯罪分子不可能錯過這個機會。
這里當然不是想炫耀所謂的“我們早說過了”,而是認為我們必須要反復提醒大家,AI+詐騙的升級正在進行時,可能帶來的危害非常巨大。這里的關鍵點,在于AI換臉+變聲,已經超過了一般人對于詐騙行為的警惕閾值,是非常需要大力科普的。但現在對詐騙的普及宣傳,更多還停留在比較老式,有點江郎才盡的電信詐騙上,他們都要“上門槍斃”了,感覺也快沒活可整了。
想要應對AI詐騙,請記住最核心的一點:視頻、語音,哪怕是實時視頻連線,都必須打一個問號。
如果是用AI冒充熟人詐騙,我們不妨多說幾句,多方查證一下,要不了幾分鐘就能避免大麻煩。
如果是用AI冒充帥哥美女的殺豬盤,請大家切記天上掉不下林妹妹,掉下來的都是終結者。
能取代人類工作的AI
AI不光能騙我們,還想要取代我們的工作。這個故事可謂老生常談,但本周有了新的素材。
在AI孫燕姿大火之后,孫燕姿本人回應了這件事。大家可以去看看這篇文章,寫得非常好,回應非常得體,既淡泊又充滿力量。比如說,孫燕姿表示,“我想說的是,你跟一個每幾分鐘就推出一張新專輯的人還有什么好爭的。”
但觀察評論區(qū)不難發(fā)現,孫燕姿這樣坦然承認AI發(fā)展趨勢的態(tài)度,不免給很多朋友帶來一點恐慌,似乎我們的工作被AI超越,甚至取代是難以避免的。有網友會說,孫燕姿都敵不過AI,我一個社畜可怎么辦?
其實這事要換一個角度想想,就會發(fā)現很多擔憂是多余的。
首先,孫燕姿從來都不是什么冷門歌手,能用AI復刻的歌手千千萬,但卻是AI孫燕姿火了。這是因為她本人的價值太大,也是因為歌迷太過想念不大想出專輯,也不想開演唱會的她。這恰好說明AI是人類價值的延展,只要你的價值夠大,“你+AI”帶來的組合效應會更突出。AI孫燕姿的優(yōu)秀,全有賴于孫燕姿本人的優(yōu)秀。
所以,不要低估人類的價值,不要低估你自己的力量。
而如果你還是對AI有所畏懼,不妨試試另一個辦法。其實吧,應對恐懼的關鍵是學會拆解恐懼。懼怕貞子,就想想她是怎么爬出電視的?爬出來的原理是什么?是物理現象還是化學現象?貞子會不會卡?。咳绻酪话霐嚯娔??如果爬一半換臺呢?
這么想,是不是就不可怕了?還有點萌?
不懼怕AI的前提,是你不把AI當作“不可名狀之物”,而是要了解技術表象之下的工作機制、運行原理,了解它將帶走什么,帶來什么。
這樣,AI就像電腦、手機、汽車一樣,不過是工具。我們跑不過汽車,但不會懼怕汽車。
所以說,多看腦極體,這很重要!
能讓股價暴跌的AI
AI的可怖,不僅對個人有所體現,對公司也是一樣。
5月24日,科大訊飛股價突然大幅跳水,午后盤中一度跌超9%??拼笥嶏w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表示,這是因為有對公司不利的不實傳言在網上流傳。值得注意的是,這篇傳言是利用某AIGC平臺生成的。
股票史上,被傳言、謠言下挫股價的例子比比皆是,但被AI打落股價,這可能是頭一遭了吧?
其實,AI造謠和人工造謠沒什么本質區(qū)別。AIGC平臺真的生成了類似內容,也是在某個具體用戶的指令下,而不是背后技術平臺的要求下。這就像我們可以告某個人誹謗,但不能連帶訴訟這人寫誹謗信所用鋼筆背后的鋼筆廠。
這件事真正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很多廠商都利用生成式AI的風口,完成了股價的大規(guī)模上漲,但在發(fā)布了相關產品后,往往又會迎來比較大的跌幅。生成式AI是一把雙刃劍,它能夠吸引到包括資本在內的目光,但也天然有著ChatGPT作為標尺。如果技術能力經不住考驗,而是只靠宣傳來帶熱度,那么接下來會面對持續(xù)的壓力。
好在還有時間,還有機會,很多布局或者預備布局大模型、生成式AI的企業(yè),需要做好慢慢來的準備。
能讓股價暴漲的AI
科技產業(yè),就是幾家歡喜幾家愁,這邊AI企業(yè)普遍下跌,那邊就有人靠著AI大漲特漲。
英偉達在5月24日公布了第一季度收益,其71.9 億美元的營收超出了市場預期 13%。由于公司對第二季度銷售額給出了較華爾街預期高出 50% 的預測,推動英偉達股價大漲,市值接近萬億。
不難看出,推動英偉達又又又暴漲的關鍵因素,是全球爭相布局生成式AI,帶來大量企業(yè)和數據中心,競相購買英偉達高端GPU為代表的AI訓練芯片。就在不久之前,國內甚至出現了市面上一卡難求的局面。
這個現象就是標準的掘金熱爆發(fā),先富了賣錘子鐵锨的。更為關鍵的是,錘子市場還差不多被壟斷了。當AI底座愈發(fā)值錢,沒有成功滲透到AI芯片核心賽道的玩家,比如英特爾、AMD、谷歌,紛紛產生了失速現象,現在弄成了一種無論AI怎么變,最后都是英偉達賺錢的神奇局面。
而今天的英偉達,顯然已經不滿足于只賣GPU,而是希望向企業(yè)輸送整體化的AI計算系統(tǒng),從而讓附加值更高。這也意味著,如果現在其他廠商不去搶占AI計算底座這個新市場,英偉達很可能會吞噬更大的市場空間。
我們不妨說得露骨一點,今天的大環(huán)境下,中國AI的自立自強,不能建立在GPU霸權上?,F在,是時候有更多緊張感了。
我們如何面對AI?
作為個人,AI能詐騙我們,還能取代我們工作;作為企業(yè),AI能給我們造謠,AI大廠還要高價賣我們GPU,這個怪圈究竟怎么破?
其實說一千道一萬,關鍵是要把更多東西掌握在自己手里?!翱颂K魯之父”洛夫克拉夫特說,人類最原始的恐懼是對未知的恐懼。一件大事,越不能掌控,距離你越遠,你就越害怕。換個角度想,必須把未知變成已知,把無法掌握的變成可以掌握的,這樣我們才能消除恐懼,甚至變恐懼為機遇。
5 月 26 日,在 2023 中關村論壇全體會議上,工信部副部長徐曉蘭表示,要強化產業(yè)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加快核心基礎零部件、核心基礎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基礎軟件等方面的攻關突破,集聚力量突破智能芯片、算法框架、大模型等智能產業(yè)的“根”技術。
近期,關于AI技術的重要性與發(fā)展方向,國家各部委進行了密集表態(tài)。中國對AI技術的重視正不斷加強,甚至不斷升級。而這次中關村論壇全體會議上的說法,有兩件事值得注意。一是對智能產業(yè)的“根”有了更加聚焦的表述與認定。避免了以往經常出現“這個也是‘根’技術,那個也是‘根’技術”的種種爭議,進而可以避免投資被分散,關注被濫用;二是又一次從國家層面強調了深度學習框架的重要性。一直以來,AI產業(yè)都更關注芯片和模型,但二者之間沒有框架是聯接不起來的,我們始終在呼吁關注框架的重要性。
但現實是,由于框架作為基礎軟件收益低、生態(tài)發(fā)展困難,很多大廠都是跟風做一做就算了,甚至整個基礎軟件領域普遍有這個問題:收益差,不想做,同時誰做了還不免拉踩幾下。
好了,不知道看完這篇有沒有打消你心中對AI的恐懼。
如果還沒有的話,不妨來看這個新聞。5月26日,由埃隆·馬斯克聯合創(chuàng)立的腦機接口公司 Neuralink 正式宣布獲得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批準,可以開始進行人體臨床實驗。
那邊都要打開人腦了,是不是就顯得AI人畜無害了?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一半是產品,一半是服務,華為品牌帶給消費者的有贊嘆更有溫暖
- 在人群里,看見「鯤鵬開發(fā)者」
- 游戲體驗天花板,一加 Ace 5 系列售價 2299 元起
- 為創(chuàng)意和管理提效,新廣告投放(3.0)驅動消費品商家高效增長
- 榮耀Magic7系列全面升級大王影像,首發(fā)AI超級長焦拍遠更清晰
- 2024過去了,留下十個科技記憶
- 年貨節(jié)如何大爆單?別錯過巨量千川這三波紅利
- 美國無人機禁令升級?當地科學家率先“喊疼”:我們離不開大疆
- iQOO Neo10 Pro:性能特長之外,亦有全能實力
- 自動駕駛第一股的轉型迷途:圖森未來賭上了AIGC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