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近日,福特汽車宣布計劃在全球召回95.3萬輛汽車,其中美國擁有78.2萬輛,加拿大擁有15萬輛,原因是安全氣囊充氣裝置存在爆炸風險,可能會傷害乘客。福特表示,目前還沒有收到因該缺陷造成人員傷亡的報告。
此次,福特召回的車型包括2010年生產的福特Edge、林肯MKX、 2010-2011年生產的福特Ranger、2010-2012年生產的福特Fusion以及林肯MKZ、2010-2011年生產的Mercury Milan,和2010-2014年生產的福特野馬。福特計劃免費為用戶替換高田氣囊。這也是福特第四次因高田氣囊問題進行車輛召回。
高田安全氣囊缺陷潛在的安全問題導致至少19家汽車制造商發(fā)布了車輛召回。在百度搜索“高田 氣囊”,第一條顯示百度百科詞匯“死亡氣囊”。
高田于2017年6月表示,截至2019年,將在全球范圍內召回約1.25億輛汽車,其中在美國召回的車輛將達6000多萬輛。在全球范圍內,高田安全氣囊事件已造成23人死亡,導致290人受傷。
有相關機構人透露,在美國召回的5000萬臺充氣設備中,有1670萬臺存在問題的充氣裝置目前尚未更換,另預計在2019年1月份還將召回1000萬臺增壓泵。
高田質量問題爆發(fā)始于一起交通事故。2009年5月16日,美國一位18歲的女孩埃希利帕海姆開著一輛2000年生產的本田雅閣去接放學的弟弟。在學校的停車場,汽車與另一輛車相撞。氣囊展開后,女孩兒被氣囊中彈出的一個金屬片劃破頸動脈,失血而亡。
日本高田公司是世界上第二大汽車安全部件制造商,這家高田公司的主要客戶除了日系陣營的本田、日產、馬自達、三菱汽車等,還有奧迪、奔馳、寶馬、通用、現代、福特等諸多知名車企。
2017年6月25日,高田美國子公司在特拉華州申請破產保護,其負債高達100億美元,母公司也已經向東京提交了破產保護申請。6月26日,高田公司在日本正式宣布公司申請破產保護。
2017年6月28日,均勝電子宣布全資子公司Key Safety Systems Holdings, Inc。(簡稱KSS)與高田氣囊簽訂《諒解備忘錄》,擬以15.88億美元(約合108.60億元人民幣)收購高田氣囊剔除了硝酸銨氣體發(fā)生器業(yè)務后全部資產。
高田安全氣囊召回事件也延伸到了長安福特,2018年7月份,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2018年8月20日起,召回部分蒙迪歐-致勝,共計337053輛。召回范圍是2007年2月7日-2016年2月29日期間生產的部分蒙迪歐-致勝。
此次召回范圍內車輛駕駛席的正面安全氣囊裝配了高田公司生產的未帶干燥劑的硝酸銨氣體發(fā)生器。在安全氣囊展開時,氣體發(fā)生器可能發(fā)生異常破損,導致碎片飛出,傷及車內人員,存在安全隱患。
在今年的1月4日,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發(fā)布召回公告,決定自2019年1月31日起,召回56輛進口花冠汽車。本次是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針對2013年申報的搭載了高田空氣囊氣體發(fā)生器車輛的再次召回。此外,天津一汽豐田也因同樣的原因,自2019年1月31日起,召回自2002年10月23日至2003年4月15日期間生產的部分威馳汽車,共計5032輛。
(責編:李碩)
- 騰勢品牌正式進入歐洲,以科技定義豪華出行
- 昊鉑HL 26.98萬起售“殺瘋了”,M8和L8都得讓一讓?
- 昊鉑HL上市,30萬級家庭大六座市場迎來“攪局者”
- 陸地游艇昊鉑HL上市26.98萬起售,重新定義家庭智能豪華出行標桿
- 比亞迪劃時代旗艦SUV唐L正式上市,配置拉滿22.98萬起售
- 為大家庭而來,比亞迪劃時代旗艦SUV唐L震撼上市,售價22.98萬~28.98萬元
- 年輕人的第一臺旗艦轎車,比亞迪漢L以劃時代技術重塑20-30萬級轎車標桿
- 同比暴增59.8%!比亞迪一季度銷量破100萬輛,保持斷層式領先
-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交付量:特斯拉下降13%,比亞迪暴增59.81%
- 新能源車3月銷量穩(wěn)步回升:比亞迪37.7萬輛繼續(xù)領跑,零跑首次超理想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