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化真能治豪華車“水土不服”?

近年來,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原本在中國市場水土不服的豪華車品牌也開始走上了“國產化”道路,例如凱迪拉克、DS、路虎、林肯、謳歌等。顯然,這些豪華車品牌希望借國產化在中國快速走紅的意圖不言而喻。

但隨著中國消費者越來越理性,對汽車知識也更為了解,不少消費者已對這些常見的豪華品牌產生了固有認知,“國產化”就能治療這些豪華品牌在中國的“水土不服”嗎?

事實上,豪華品牌實現(xiàn)“國產化”成功的先例大有人在,德系三強BBA就是典型的例子,而BBA先入為主的優(yōu)勢,也對其他豪華品牌形成巨大的壓力。

但也并不是說后入者就沒有機會,以DS為例,在與長安汽車合資后,這個回歸市場不久的豪華品牌也迅速躋身2015年國內豪華品牌銷量前十的榜單。

顯然,國產化帶來了更大價格調整空間,為解決豪華車品牌的水土不服打下了基礎。首先,國產化能解決的是成本問題。利用國內相對廉價的勞動力與較低的生產成本優(yōu)勢,車企在整車成本控制上更加游刃有余。其次,對原本采取進口方式的豪華品牌而言,國產化的意義不言而喻。根據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小轎車進口關稅為25%,增值稅為17%,再加上根據車輛的排量而增加的消費稅,消費者至少要承受原車兩倍的價格。

綜合二者來看,無論是從車企內部因素還是從市場政策層面考慮,豪華品牌國產化最終都可以讓車企在價格制訂上有更大的空間,且利益是雙向的。對車企而言,價格空間帶來利潤率的增加;對消費者而言,則是實實在在的價格降低。由此,也可以帶動市場銷量的提升,水土不服之癥就有了緩解的可能。

另外,借助合資方資源,國產化后的豪華品牌有機會更了解中國市場。

眾所周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審美感、消費觀、需求特性與國外消費者有著較大的差異。事實上,以往舶來的豪華品牌車型并沒有很好地滿足國內的消費需求。

從這個層面來說,國產化后的豪華品牌,借助合資方的能力,可以從與消費者接觸最為直接的產品層面進行適應性的開發(fā),一定程度上也能避免水土不服的現(xiàn)象發(fā)生。

當然,并不是說豪華品牌國產化就一定萬事無憂。例如,即便是國產多年的寶馬,不少消費者仍然經常拿進口5系與國產5系說事。這表明,即便是豪華品牌較為普及的今天,不少國內消費者對豪華品牌的情感訴求依舊極為強烈。顯然,這是豪華品牌采取國產化后需要考慮的問題。另外,如何平衡國產與進口在產品譜系、定位之間的關系,如何讓車企整體利潤最大化,也是個麻煩事。

總的來看,想要在中國市場表現(xiàn)更進一步的豪華品牌,實現(xiàn)“國產化”確實有機會帶來一些顯而易見的市場效果。但要想國產后立刻取得脫胎換骨的效果,仍然有許多問題待解決。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6-06-23
國產化真能治豪華車“水土不服”?
近年來,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原本在中國市場水土不服的豪華車品牌也開始走上了“國產化”道路,例如凱迪拉克、DS、路虎、林肯、謳歌等。顯然,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