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SUV尤其是緊湊型SUV的安全問題,大家估計都有所耳聞。但具體哪里有問題,大部分人 的認知恐怕還停留在“容易翻車”、“不耐撞”之類比較淺顯的層面。而且隨著廠商的改進,最近幾年已經有不少車型在各類碰撞測試、尤其是以嚴格著稱的 IIHS測試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可以說起碼進口/合資品牌緊湊型SUV在安全性方面給大家的印象是在逐漸改觀的。
然而日前我們的老朋友IIHS還是決定不走尋常路,搞了個大新聞,在大家沒怎么注意的領域上把各巨頭的緊湊型SUV狠狠批判了一番。
這個領域就是:燈光。在IIHS近期對21款北美市場在售的SUV車型的47種燈光配置進行測試后,他們認為其中12款車在任何在售配置下燈光性能都不達標,而且竟然沒有任何一款車型能達到評測標準中的“優(yōu)秀”(Good)。
可 以說這個成績表真是槽點滿滿,像CX-5不如CX-3(這個測試的冠軍)、X1和RAV4都是剛及格,“燈廠”奧迪的Q3反倒不如矮自己一頭的自家兄弟途 觀,本田既有第一梯隊的CR-V也有全場墊底的HR-V。最搞笑的是途勝——途勝沖進第一梯隊的配置是限量銷售的特別版,而別的配置成績全都不及格。這也基本印證了這事并不是IIHS欽點黑哪一系,而是像這個測試的主管馬修·布隆貝羅所說的那樣,“各大廠商都在注重照明系統(tǒng)的紙面表現(xiàn),并未對實際道路上的照明需求給予足夠的重視”。
而且有點聳人聽聞的是,其中很多得分為不及格(Poor)和勉強(Marginal)的車型,在今年的碰撞測試中獲得了IIHS“頂級安全之選 ”的最高評級推薦。而IIHS的標準是要拿加號必須在所有測試中都至少拿到良好(Acceptable),也就是說如果下屆評選前這些廠商沒有明顯改觀的話,他們將被踢出推薦名單。這其中CX-5、RAV4、起亞獅跑以及下邊這幾個都赫然在列。
看到這你也許會好奇,IIHS如此痛快地揮舞著不及格大棒,這個測試究竟是怎么做的?
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上次去年審測燈光時的經歷。國內的檢測比較古板,但歐美日并沒好到哪去,基本也都是在測參數(shù)。IIHS的創(chuàng)新之處就在于他們構建了數(shù)個基于實際使用的測試環(huán)境,以此來得出更接近實際表現(xiàn)的結果。
這其中的重點就是用若干個傳感器來模擬測試實際直道和彎道中各個位置的照明狀況:
如果對比第一的CX-3和墊底的HR-V,你就會發(fā)現(xiàn)CX-3固然亮度優(yōu)勢很大,但HR-V更致命的劣勢是在斜前方有很大的盲區(qū):
而且你以為IIHS只是考慮亮度嗎?更亮的燈光不也更容易晃到別人嗎?這方面IIHS其實也考慮到了,會車時近光的眩眼程度也是考量標準之一。擁有完備自動遠近光系統(tǒng)的車型在這方面會有額外加分。
另外IIHS也給各廠商推銷的彎道燈光輔助潑了盆冷水——相比好處實實在在的自動遠近光。配備彎道燈光輔助的車型并沒體現(xiàn)出明顯優(yōu)勢。
總之這次IIHS對各大主流廠商可謂是毫不留情,但估計這反而會促使各廠商進行改進。而這也不是IIHS第一次引領業(yè)界趨勢了,一直以來他們的碰撞測試就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究其原因,還是在于IIHS既不是保守迂腐的政府機構,也不是靠拿廠商錢辦事糊口的某測試中心——它是個為保險業(yè)代言的機構。
保險公司大家都知道,肯定巴不得你一輩子都不理賠一次,乖乖交保費就好。在這樣的動機指導下,也難怪IIHS一直以來都能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為交通安全事業(yè)添磚加瓦……這個巧妙的機制是非常值得借鑒的。
順便說一句,由于取樣地是北美市場,沒有中國品牌SUV參加本次測試。
- 比亞迪劃時代旗艦SUV唐L正式上市,配置拉滿22.98萬起售
- 為大家庭而來,比亞迪劃時代旗艦SUV唐L震撼上市,售價22.98萬~28.98萬元
- 年輕人的第一臺旗艦轎車,比亞迪漢L以劃時代技術重塑20-30萬級轎車標桿
- 同比暴增59.8%!比亞迪一季度銷量破100萬輛,保持斷層式領先
-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交付量:特斯拉下降13%,比亞迪暴增59.81%
- 新能源車3月銷量穩(wěn)步回升:比亞迪37.7萬輛繼續(xù)領跑,零跑首次超理想
- 蔚來第三品牌firefly螢火蟲內飾設計首次公開
- 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故AEB是否介入?官方:目前不響應障礙物
- 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故雷軍親自回應:無論發(fā)生什么,小米都不會回避
- 理想汽車3月交付36674輛 同比增長26.5%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