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北京剛剛到來的春天,兩會的序幕緩緩拉開,無論你身居中國何處,會議的精神與決策都將如春風一樣,影響我們方方面面的生活,比如個稅、房產、通訊,以及汽車。
不得不說,中國的汽車產業(yè)正處在一個異常復雜的大時代背景下。
一方面,中國汽車產業(yè)正迎來史無前例市場紅利下,2016年我國汽車產銷超2800萬,連續(xù)八年蟬聯全球第一。
另一方面,國家利好政策的紅利卻在逐漸“退燒”,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購置稅減半政策的過渡,平添了不少中國汽車人些許的憂愁。
再一方面,更嚴苛的排放標準的出臺,留給在華汽車制造商們的時間并沒有多少,甚至可以用緊迫來形容。
從2000年國一標準發(fā)布,到2016年國五標準實施,已經進化了五次,相比國五,國六在限制要求上提升了40%~50%,該標準有國六a和國六b兩個排放限值方案,分別在2020年和2023年開始實施。
除了宏觀政策,還有微觀的市場。
這邊廂,PPT漲聲一片。
PPI是是衡量工業(yè)企業(yè)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自2016年9月開始,我國月度PPI由負轉正,到今年1月份上漲到了6.9%,速度較快,一些大宗商品的價格,特別是鋼、銅、鋁、橡膠等原材料漲幅較大。
官方將PPI的這次影響,描述為“恢復性上漲”,之前的政策調控,去除了冗余產能,供給的減少的營銷,開始在工業(yè)原材料的價格上得以體現。
對汽車制造商而言,無疑意味著原材料成本的升高,這是被動地、強制的。而根據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的消息來看,今年要再壓減鋼鐵產能5000萬噸左右,比去年4500萬噸目標調高500萬噸。加上“地條鋼”淘汰的任務,最后鋼鐵去產能實際量或將高于目標。
以鋼材為代表的原材料漲價,在未來幾乎成為鐵板釘釘的事實。相信這是所有汽車制造商都不愿看到,但又心知肚明的。
那邊廂,車市促銷又異?;馃?。
2015年愚人節(jié)后不就,上汽大眾啟動官降。隨后,一汽大眾、北京現代、長安福特紛紛跟進。
2015年,哈弗主動官降再次開啟自主版的“官降潮”,長安、吉利、海馬等自主車企參與其中。
如果我們覺得2015年和2016年的官降大潮,只是汽車制造商們的“集體營銷”,但這也正好可以佐證兩個事實,一是汽車的價格越來越低,二是市場競爭愈發(fā)激烈。
另外,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發(fā)布的“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顯示,2017年1月庫存預警指數為61.5%,比上月上升18.6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于警戒線以上。
再聯系到日前,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向商務部提交了“重啟汽車下鄉(xiāng)政策”的建議,中國汽車市場的未來壓力不言自明。
一面是政策紅利的喪失、排放標準的升級與緊迫、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市場競爭的高強度,一面又是消費者渴望價格更低、產品力更強、排放更低的產品,兩個幾近對立地維度共同交織成在華汽車制造商的集體煩憂。
比如北汽掌門人徐和誼的提案是“脫虛向實,振興實體”,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呼吁打破新能源汽車的“地方保護主義”,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談“碳排放交易”,這些提案的背后,是些許的無奈,更是無限希冀。
同時,據國家統(tǒng)計局的統(tǒng)計,2016年汽車制造業(yè)利潤增長10.8%,收入增長14%,銷售利潤率8.3%,2015年以及2014年銷售利潤率則分別是8.7%和9%。由此可見,盡管汽車銷量規(guī)模不斷擴大,但利潤呈現出逐年下滑的趨勢。
面對這些背景抑或說挑戰(zhàn),相信這些掌門人都非常清楚——未來,核心競爭力比政策更重要,利潤比銷量更重要。
汽車制造商的核心競爭力,Myautotime認為體現在兩方面,一是體系能力,二是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
良好的體系能力,可以實現效率與品質、銷售與庫存的兼顧。肇始于科學管理鼻祖泰勒的美國工業(yè)工程,系指力求在省人、省力、省錢、省時、省料、省能等的條件下,挖掘企業(yè)內在潛力,高效地生產高質量、低成本的產品和提供優(yōu)質服務。
這與豐田的精益生產如出一轍,比如說降低成本,不是拋棄責任的減配,而是系統(tǒng)性的優(yōu)化,一方面提高供應商生產效率,協(xié)助其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優(yōu)化工序,提高生產效率。
在原材料持續(xù)漲價、市場大打價格戰(zhàn)的背景下,體系的強弱,體系的效率無疑是制勝的關鍵。
只有技術創(chuàng)新,才能滿足國六以及未來更嚴苛的排放標準。某權威媒體曾采訪的多家自主品牌企業(yè),幾乎都是一個呼聲:國六實施給自主品牌帶來了一系列難題。他們必須攻克多項技術難關,增加的成本讓本沒有價格優(yōu)勢的自主品牌雪上加霜。更為嚴峻的是,短短3年時間或許他們根本無法達到國六排放標準要求,新車上不了“戶口”便無處可賣。
“這是對正在向上的自主品牌的打壓,反而有利于合資品牌,因為他們可以借用‘拿來主義’,直接從國外引進發(fā)動機或動力總成?!庇袑<冶硎尽?/span>
基于此,全國人大代表、玉柴董事局主席晏平的提議可謂“及時雨”,晏平建議國家將“國六”排放標準實施時間推遲至2022年。
他認為,與其倉促實施“國六”標準,不如進一步加強對現有“國五”的生產和使用一致性的管理力度,保證在用車的排放達標,這樣減排的效果將更大,也能促進汽車工業(yè)的進步。
另一方面,中國汽車行業(yè),尤其是在國資背景的汽車制造商中,有一種錯誤的傾向——“銷量比利潤更重要”,歸根結底,便是績效考核體系存在問題,更多的是以銷量論成敗,而非利潤來考核。
不少車企甚至“賠本賺吆喝”,有些車型的利潤水平極低,依然苦苦支撐。
這種做法房子啊2011年前后無可厚非,畢竟當時是“井噴式”增長,可以規(guī)模見長。但在今天增速個位數、競爭高強度、原材料快速上漲的今天,這種做法舍本求末,終非長久之計。
這種績效考核體系不發(fā)生變化,那么國資背景的自主品牌,就難以從價格走向價值。因此,國資背景的自主品牌供給側改革,績效考核體系的改革也是重中之重。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糕的時代,狄更斯說的恰恰就是今天的中國汽車產業(yè)。
- 同比暴增59.8%!比亞迪一季度銷量破100萬輛,保持斷層式領先
-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交付量:特斯拉下降13%,比亞迪暴增59.81%
- 新能源車3月銷量穩(wěn)步回升:比亞迪37.7萬輛繼續(xù)領跑,零跑首次超理想
- 蔚來第三品牌firefly螢火蟲內飾設計首次公開
- 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故AEB是否介入?官方:目前不響應障礙物
- 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故雷軍親自回應:無論發(fā)生什么,小米都不會回避
- 理想汽車3月交付36674輛 同比增長26.5%
- ?比亞迪方程豹鈦3“殺瘋了”,5大版本預售13.98萬起!
- 62.8萬元起,仰望U7將新能源汽車帶入“四電時代”
- 比亞迪楊冬生:易四方技術升級版 重構高端轎車性能邊界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