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器“加持還敢偷排污水?羅湖將在深圳率先啟用“智慧水務“

5月的深圳正值汛期,時不時有暴雨來襲。每逢此時,水務工作者常常處于高度警惕的狀態(tài)。但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羅湖將上線一個重要的"神器",那就是在深圳率先啟用的"智慧水務",它將對全區(qū)河流、排水口、水文、水利工程、地下管網、交界斷面等全面監(jiān)測和預警,實現對極端天氣的智慧決策分析。

“神器“加持還敢偷排污水?羅湖將在深圳率先啟用“智慧水務“

在羅湖智慧水務"一張圖"上可實時查看水質狀況。

智能感知:水情數據"一網打盡"

暴雨期間,水庫、河道的水量、水位、水質如何?各個內澇點的水深情況怎樣?哪些地方可能出現洪澇災害?怎樣才能把災情"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保障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過去這些水情數據分散,不能及時獲取,現在通過智慧水務系統(tǒng)即可在第一時間獲取。

據工作人員介紹,為將這些數據"一網打盡",智慧水務建設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一套"水務智能感知體系"。為此,羅湖新建了一批監(jiān)測點,如在170個區(qū)管入河排水口全部安裝監(jiān)測點,在100個雨水管網重點點位建設監(jiān)測點,監(jiān)測管網中的液位和流量;在黃貝嶺三路路段黃貝嶺村社康中心門口、沿河路新湖村、沿河北路(德智路口段)、愛國路(水庫新村至愛國高架橋底低洼處)等21處易澇點監(jiān)測水深;在深圳河、布吉河、筆架山河、沙灣河、蓮塘河5條河流11個河道斷面建立水質監(jiān)測站等。

“神器“加持還敢偷排污水?羅湖將在深圳率先啟用“智慧水務“

施工人員在監(jiān)測點安裝監(jiān)測設備

“神器“加持還敢偷排污水?羅湖將在深圳率先啟用“智慧水務“

新建100個雨水管網重點監(jiān)測點

“神器“加持還敢偷排污水?羅湖將在深圳率先啟用“智慧水務“

在11個河道斷面建設水質監(jiān)測站

目前,羅湖已初步構建起包含水庫監(jiān)測、河道斷面監(jiān)測、易澇點監(jiān)測、雨水管網及排水口監(jiān)測等較為完善的水務智能感知體系,形成自動化、多元立體化的智能采集網絡,實現全區(qū)主要河流及跨界河流斷面的水質自動監(jiān)測,及時了解各轄區(qū)河道水質現狀,面對水質危機事件時能迅速響應,及時指揮防控。

"通過智慧水務,我們在線對水位數據進行分析,確定是否超汛限水位、警戒水位,對水庫河道的防洪預警預報,對易澇點內澇風險預警預測,提前做好應對措施,增強羅湖的防汛排洪應急能力,防止洪澇災害發(fā)生,最大程度降低水災害的影響和對群眾的生命財產損失。"

精準定位:有效防止偷排污水

"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詩意的棲居是每個都市人的美好愿景,良好的自然生態(tài)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然而,作為深圳最早的建成區(qū),為了讓水更清岸更綠,羅湖經歷了艱難的治水戰(zhàn)。

據了解,羅湖水資源非常豐富,共有20條大大小小的河道,由于羅湖老舊小區(qū)多,原有地下管網規(guī)劃、建設標準低,管材質量不夠高,地下各類管線密度大,高樓密布人員密集施工困難,不少社區(qū)存在雨污混流等問題,讓羅湖的治水頗為不易。多年來,羅湖通過實施雨污分流,推進排污水和供優(yōu)水"雙改同步",建設地下管網,提升污水處理能力,夯實河長制等措施持續(xù)治理有效管護,目前,布吉河、深圳河等5個黑臭水體及7個小微黑臭水體已消除黑臭,20條河流水質斷面顯著提升。但是偷排污水、雨污分流后又出現混接等現象仍然威脅著羅湖的水質。

“神器“加持還敢偷排污水?羅湖將在深圳率先啟用“智慧水務“

經過多年持續(xù)治理,布吉河(羅湖段)已告別黑臭,兩岸建筑倒影清晰可見

"過去我們主要靠人工巡查和摸排,耗時耗力,通過智慧水務,我們可以對偷排污水,雨污混接精準定位精準溯源。"

此次羅湖對100個雨水管網重點點位進行監(jiān)測,可實現對重點返潮小區(qū)、雨水管井液位流量掌握,一旦發(fā)現異常可精準到樓及時處置,為管理部門對檢查旱季雨季偷排廢水到雨水管的情況提供依據,有效防止偷排現象。

超前布局:全力打造"智慧標桿"

綠水青山,"智"領未來。多年來,羅湖一直在智慧水務領域積極探索、改革創(chuàng)新。軟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華為海洋網絡有限公司聯合打造智慧水務解決方案,助力布局"智慧水務"建設,此物聯網創(chuàng)新解決方案榮獲2019年度智慧水務領域最佳解決方案獎。羅湖區(qū)智慧城市建設中心憑借此項目榮獲2019年度物聯網領域最佳解決方案獎,全力將羅湖區(qū)打造成智慧水務標桿典型示范區(qū)。

此次,羅湖區(qū)政務數據管理局和羅湖區(qū)水務局聯合,按照"基礎先行、急用先建、示范帶動、分步實施" 的原則,充分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5G傳輸及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進行水務智能感知體系、應用支撐、水務業(yè)務數據庫、水務綜合監(jiān)管平臺的建設,建立了"陸河統(tǒng)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智能化監(jiān)測管理體系,初步建成水生態(tài)水環(huán)境監(jiān)測體系,同時集成多源數據,以達到水務數據的透徹感知、全面互聯。

“神器“加持還敢偷排污水?羅湖將在深圳率先啟用“智慧水務“

指揮中心大屏頁面(左)

“神器“加持還敢偷排污水?羅湖將在深圳率先啟用“智慧水務“

指揮中心大屏頁面(中)

“神器“加持還敢偷排污水?羅湖將在深圳率先啟用“智慧水務“

指揮中心大屏頁面(右)

增強防汛應急能力、提升排水防澇能力、提高水污染分析能力、實現數據整合與協同管理是羅湖智慧水務建設要達到的四大目標。實際上,科技賦能智慧水務改變的還有既往的工作管理模式。

據了解,羅湖智慧水務通過建設水務綜合監(jiān)管平臺,實現了與上下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市政府的相關職能部門以及供排水企業(yè)的網絡互聯,同時在水務工程方面提高了巡查人員調配、監(jiān)管效率。

"由原來被動式、應急式向主動式、預警式城市管理模式轉變,由原來人力投入、人工作業(yè)為主的'人防'模式轉變?yōu)橥ㄟ^系統(tǒng)功能提供敏捷、高效、規(guī)范化、精細化管理手段的'技防'模式,使防控達到精細化管理。"

保護好城市綠色資源,打造碧水藍天的生態(tài)空間和宜居宜業(yè)宜游的優(yōu)質生活圈,是羅湖一直以來不懈的追求。目前,羅湖智慧水務系統(tǒng)正在內部調試,預計5月底可望上線。該系統(tǒng)將通過分步實施,不斷完善功能,未來可大幅度提升區(qū)域的水環(huán)境、水務工程管理、水利工程安全的監(jiān)測能力,實現對城市水務的全面感知(智能化)、態(tài)勢監(jiān)測(可視化)、事件預警(可控化),為打贏水污染及環(huán)境治理攻堅戰(zhàn),維護河湖水地下管網的生態(tài)健康,以及深圳率先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范貢獻羅湖力量。

2020年是深圳水污染治理鞏固提升年,除了智慧水務建設,羅湖還將"動作"不斷,深入推進雨污分流管網、正本清源改造、暗涵整治、污水處理效能品質提升等"十個全覆蓋",全面啟動碧道建設,推動工程治水向生態(tài)活水、產業(yè)興水、市民樂水轉型升級,力爭闖出一條具有羅湖特色的河流污染整治新路。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