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
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拋開現象看本質,
網絡安全的靈魂是什么?
如果把防火墻等硬件看作皮囊的話,
它們的靈魂就是安全策略,
沒有靈魂的防火墻是脆弱的、無用的,
也是孤獨的。
基于對當前防火墻策略管理現狀的分析,
我們總結了九大“孤獨問題”。
第四期【安全說】邀你探討這“獨孤九式”,
以下歡迎欣賞。
講師簡介:李源,20年網絡安全領域從業(yè)經驗,長期擔任中國人民大學MBA學位評審委員,現任北京安博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資深顧問。
凡是不以策略管理為目的的防火墻,都是“耍流氓”。
這些打引號的“流氓行為”包括:策略只增不減,有人開通,無人回收,日積月累產生大量無用策略。政策落地難,由于缺少自動化工具,實踐中較難達成策略最小化與合規(guī)性要求。需要大量試錯成本,策略變更過程中,經常出現策略不生效、影響其他策略等問題。無力精細化管理,在不了解網絡全貌的情況下,很難精細到端口和協議。
IDC早在2018年,就建議安全廠商重視策略管理。Gartner在2019年預測“到2023年,99%的防火墻缺口/被突破是由防火墻配置錯誤引起的,而不是防火墻自身缺陷”,并定義了網絡安全策略管理技術(NSPM)。在等保2.0中,也對策略管理有著明確要求。
從某種角度講,防守者需要的不是防火墻,而是一套訪問控制管理機制,防火墻只是這套機制的載體。我們將訪問控制的決策心智,稱為“策略中臺”,或安全策略智能運維平臺。
平臺的目標是:實現全網異構設備訪問控制策略的一體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面向業(yè)務視角的全局網絡安全域拓撲架構可視;實現全流程訪問控制策略自動化運維;加速數字轉型的自動化、集約化、智能化進程,全面提升安全運維及防護保障能力。
平臺采用大數據典型的三層架構模型:數據采集層、數據建模層和數據展示層,打通以資產、策略、路徑、風險為核心的四大流程,且可以無縫對接第三方安全管理平臺。
平臺具備一個安全策略全局建模核心算法,以及多源異構設備的適配與管理、安全域拓撲建模、攻擊面量化評估和無風險策略運維四大創(chuàng)新能力。
當我們從“以設備為中心”走向“以策略為中心”的管理模式,一切開始改變。有效解決了策略只增不減、訪問控制關系不清、合規(guī)檢查無從下手、策略最小化淪為空談等長期痛點問題,通過安全策略的智能化運維,可以持續(xù)高效地控制風險并加以緩解。
作為可視化網絡安全技術創(chuàng)新者,安博通多年來持續(xù)深入用戶一線場景,特別是網絡攻防實戰(zhàn)場景,結合業(yè)務流程與管理規(guī)范,不斷豐富著實踐,已連續(xù)四年獲得工信部網絡安全試點示范項目,并在政府、軍隊、企業(yè)等多個行業(yè)獲得成功應用。
安全策略智能運維平臺已幫助用戶管理超過25種品牌、10000臺網絡安全設備。據不完全統(tǒng)計,將應急響應效率提升了31%,策略合規(guī)性提升了49%,安全運維復雜度降低了35% 。
通過對安全本質的深刻分析,我們看到:安全是一種持續(xù)的過程,只是反映某個時間點和空間點的暫時狀態(tài),終極安全結果很難達到,這一點引發(fā)著我們的持續(xù)思考。
從軍事思想出發(fā),OODA是全球公認的軍事作戰(zhàn)方法論,雖然它完全起源于軍事領域,但同樣適用于網絡攻防領域,美軍的網絡安全建設思路就很大程度上依據了OODA模型。從中可以得到幾點啟示:1、縮減攻擊面是安全防護永恒的主題。在漏洞必然存在的情況下,降低安全風險的有效方法是縮小攻擊面,安全防護體系不斷完善的過程,就是攻擊面不斷縮小的過程。2、縱深防御永不過時。3、安全配置管理(SCM)是十年磨一劍的重要基礎工作。SCM是安全能力的基礎,缺少它一切只是空中樓閣。4、打仗靠地圖。
在掛圖作戰(zhàn)中,我們需要將網絡空間中的防護對象和防護措施可視化,從而打造全局視角,完善整體防護、縱深防御和主動防御體系。我們還需要融合空間地圖、安全數據和安全能力,形成基于戰(zhàn)術級地形分析的動態(tài)防御、聯防聯控和精準防護作戰(zhàn)體系。
看過《三體》的朋友都知道,在空間帶來的降維打擊面前,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回想過去多年的網絡攻防對抗經歷,或許只是在二維世界中竭盡全力,我們應該有人去仰望星空,去探索更高維度的攻防之道……
凱文·凱利曾在《失控》一書中寫到:最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不是一成不變,而是總處于搖搖欲墜中??刂婆c失控,恰恰就是不斷推動網絡安全產業(yè)前進的動力。未來,我們將繼續(xù)把失控領域的新發(fā)現和控制領域的新探索分享給各位,歡迎繼續(xù)關注【安全說】,下次見。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