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北京冬殘奧會迎來第5個比賽日,在越野滑雪女子短距離(坐姿組)比賽中,中國選手楊洪瓊奪得金牌,李盼盼獲得銅牌。這一天,中國隊在短短二十分鐘內連奪兩枚冬殘奧會金牌,金牌數也突破10枚大關。在自強不息的體育精神背后,冬殘奧會上的科技細節(jié)與人文關懷,也成了關注的焦點。
北京冬奧組委規(guī)劃建設部部長劉玉民表示,從籌辦之初,北京冬殘奧會和冬奧會堅持在設施建設上同步規(guī)劃、同步實施,旨在為所有參與者提供優(yōu)質、無障礙、可達性好的環(huán)境。
國產外骨骼機器人助力冬殘奧火炬?zhèn)鬟f
“點燃火種后特別激動,激動得晚上都沒睡著覺。” 負責點燃火種臺的代表之一鄒海鵬告訴媒體。
鄒海鵬曾因高空墜落導致高位截癱,雙下肢失去行走功能。但在外骨骼機器人的幫助下,他邁開雙腿,一步一步實現了直立行走傳遞火炬的夢想。
這次的北京冬殘奧會上,兩款中國研發(fā)的外骨骼康復機器人首次亮相。負責研發(fā)的北航生物醫(yī)學工程高精尖中心外骨骼實驗室主任帥梅研究員提到,作為助行設備,這兩款外骨骼機器人依托多關節(jié)協(xié)調控制中心,可以感知到人行走快慢等主觀意愿,包括上下樓梯、上下坡等復雜動作,自動調整適應,提供機器人的輔助。AI外骨骼機器人還可以增強肌肉的剩余力量,激活患者的潛力。
輪椅爆胎不用怕 暖心設計細節(jié)拉滿
在為奧運健兒加油鼓勁的同時,有些熱心網友也不免擔憂:比賽期間,運動員輪椅爆胎怎么辦?
不用擔心!北京冬殘奧會期間,來自12個國家的40多名專業(yè)技術人員駐守3個冬殘奧村和5個競賽場館,在專屬維修中心全天候提供日常設備維修服務,確保運動員全情投入比賽。
冬殘奧會上,運動員不僅會用到輪椅、假肢、矯形器等生活輔助用具,還會用到冰橇、坐式滑雪器等運動器具。這些運動器具因碰撞而損壞的概率較大,但維修中心通通能修!
此前,在北京冬奧會期間,主媒體中心的機器人餐廳就成為“打卡熱點”,“天降美食”引得各國媒體競相關注;冬殘奧會期間,科技的應用更加廣泛,與生活的融合更緊密。
針對視障運動員,可實現語音報餐與點餐;在部分場館,還專設了“假肢維修間”,充分尊重運動員的隱私;北京賽區(qū)主媒體中心的手部消毒機,一高一矮的設計凸顯人文關懷。
100多臺智能機器人服務“總動員”
在冬奧村、冬奧簽約酒店、定點醫(yī)院以及4個冬奧場館集聚區(qū),設有8個服務型智能機器人集中示范展示區(qū),智能導覽、移動售貨、安防巡檢、配送服務、清潔清掃等多類型100多臺機器人繼出色完成冬奧服務任務后,繼續(xù)為冬殘奧會提供智能服務。
冬殘奧會期間,在阪泉服務區(qū)(延慶冬奧村入口)防疫高風險管控通道、部分指定戰(zhàn)略合作酒店等場所出入口,有來自深圳十大機器人企業(yè)之一中智衛(wèi)安的智能測溫門崗機器人24小時“站崗把守”,通過多種科技手段,為精準、高效防疫提供了強大助力。
“我們的機器人通過自研高精度紅外人臉測溫算法,快速準確篩查經過人員體溫。”中智衛(wèi)安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機器人無人值守篩查,可實現近距離零接觸、0.5秒快速測量體溫。一旦測量到人體溫度超過設定值,或發(fā)現來往人員不戴口罩,機器人會立即提醒,并自動備份相關數據。這不僅減輕工作壓力,更降低由此產生的交叉感染風險,提高通行效率。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開幕以來,越來越多的硬核“黑科技”助力盛會,搭建殘健融合的橋梁。
“無障礙環(huán)境既是保障殘疾人、老年人、傷病人等社會群體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重要條件,也為全社會成員提供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北京冬奧組委殘奧會部部長楊金奎介紹。
以賽事籌辦為契機,推動科技賦能有愛無“礙”,建設更平等、便捷、高效的生活環(huán)境,對促進社會文明進步、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義。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