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疾病在臨床上主要包括白血病、多發(fā)性骨髓腫瘤、惡性淋巴瘤三大類,其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國常年居高不下,嚴重威脅人民健康??上驳氖?,隨著在血液腫瘤臨床診療和靶向藥物研發(fā)等方面取得的進步,我國部分血液惡性腫瘤患者5年生存率已上升至60%~90%,血液腫瘤逐漸成為“可治愈”的疾病。
日前,以“解鎖血液腫瘤領域全新時代”為主題的第八屆血液腫瘤大會在京召開,會議由北京整合醫(yī)學學會與百濟神州聯合舉辦,旨在為廣大臨床醫(yī)生打造專業(yè)的學術交流平臺,傳遞血液腫瘤領域研究最新成就,圍繞新興的治療理念開展交流,為患者探索更精準、更高效的治療方案,進而推動中國血液腫瘤診療水平的整體提升。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血液病研究所黃曉軍院士指出,隨著我國對血液腫瘤疾病發(fā)病機制的深入研究探索和創(chuàng)新藥產業(yè)的迭代研發(fā),血液腫瘤的治療效果也得到了顯著改善。這次會議為臨床醫(yī)生不斷學習和及時掌握國際前沿研究進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從而有助于促進血液腫瘤診療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幫助患者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為更多患者帶來治愈的希望。
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馬軍教授在視頻致辭中表示,血液淋巴系統(tǒng)腫瘤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生命的重大疾病,我國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正在呈現逐年增加趨勢。創(chuàng)新治療方法和藥物的出現,引領我們從過去有醫(yī)沒有循、有病不能治的時代邁入了精準個體化治療的新紀元。如今,來自中國的研究成果已經在國際血液學占據了一席之地,盼望未來能有更多國內的臨床專家和學者,在世界學術舞臺上展現更強的科研實力,為全球血液腫瘤研究不斷注入澎湃的創(chuàng)新活力。
“中國專家憑借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和扎實的科學研究能力,為全球血液學貢獻著重要的力量。”百濟神州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吳曉濱博士強調,學術交流是在血液腫瘤領域學習和積累經驗的關鍵,希望通過搭建血液腫瘤大會這個專業(yè)學術平臺,幫助臨床專家更好地掌握前沿進展,同時專注藥物研發(fā),以期為廣大患者探索更精準、更有效和更可及的治療方案。
據了解,血液腫瘤領域的疾病分型復雜、臨床表現各異,而科研及診治水平提升以及治療方案選擇多樣化為精準施治提供了堅實基礎,同時也有助于血液腫瘤診療路徑的優(yōu)化升級。與會專家認為,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提出的中國在2030年達到惡性腫瘤五年生存率提升15%以上,血液腫瘤領域的診療水平規(guī)范化、個體精準化在未來若干年的推進至關重要。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yī)院沈志祥教授提出,我國腫瘤患者基數龐大,新藥物、新療法和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已經為臨床格局帶來了重大改變,許多血液腫瘤疾病已經逐漸轉變?yōu)槁圆」芾砟J?。對于臨床醫(yī)生而言,探索創(chuàng)新療法的同時更要嚴格規(guī)范開展臨床應用,確保患者能夠獲得安全有效的治療效果,進而提升我國血液疾病的整體診療水平和五年生存率。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yī)院王建祥教授表示,近年來,血液腫瘤領域涌現出許多針對不同靶點的新藥,不同藥物之間的聯合使用,使血液腫瘤的治療手段更加豐富,機制互補,療效改善顯著。這些創(chuàng)新藥物不僅為醫(yī)生提供了多樣化的治療選擇,讓臨床醫(yī)生擁有了更多有力的“武器”,也為患者帶來了新的生存希望。期待未來我國在差異化創(chuàng)新藥物研發(fā)方面能夠持續(xù)取得突破,讓更多患者有機會獲得更好的臨床獲益。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朱軍教授也表示,在淋巴瘤的靶向治療方面,BTK抑制劑已經帶來了很好的治療效果,但在長期治療中依然會出現復發(fā)、難治或者產生耐藥的問題。而BCL-2抑制劑、BTK蛋白降解技術的出現,有望解決現有治療中存在的難題,為患者實現更好的治療效果。希望有更多創(chuàng)新藥企業(yè)持續(xù)研發(fā)出高品質的創(chuàng)新藥物,共同解決臨床診療的難點,讓更多血液腫瘤患者從創(chuàng)新治療方案中獲益。
此外,百濟神州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qū)醫(yī)學事務部負責人錢洪宇透露,“頭對頭”ALPINE研究的延長隨訪數據再次驗證了澤布替尼為“同類最佳”潛力的BTK抑制劑;不僅如此,百濟神州自研的BCL-2抑制劑sonrotoclax和BTK CDAC也在研究中展現出了積極的臨床數據,這些數據結果進一步表明我們力求為血液腫瘤患者帶來高品質創(chuàng)新方案的信心和決心。希望未來與專家們攜手開展更多科研探索,為患者帶來更多能夠抗擊癌癥的創(chuàng)新藥物,解鎖血液腫瘤診療中更多的可能性。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