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下上市在即,從其招股書及相關信息看來,似乎預示著一個戶外賽道的大牛股將一觸即發(fā)。
2019年至2021年,蕉下營收年復合增長率達150.1%,增長十分迅速,目前,蕉下已經擁有172項專利和56項專利申請中專利,且使用輕資產模式運營,投入少、收入大。
但是,仔細研究,就會發(fā)現,蕉下隱憂太多。
蕉下直到2022年上半年才扭虧為盈,剛剛盈利就著急上市,很難不讓業(yè)內人猜測有圈錢“嫌疑”;其營銷費用占比過高,曾有人計算,消費者每花100元購買蕉下的產品,有近一半支出在為營銷買單。
蕉下看似專利眾多,但產品與競品的同質化嚴重,缺乏特色。而且,蕉下所謂的輕資產運營,其實就是品控問題無解的代工模式,且與代工廠無獨家簽約,競爭壁壘有限。
(蕉下直到2022年上半年才實現盈利 圖源:蕉下招股書)
蕉下的打法,與完美日記非常類似,兩者同屬消費品賽道,采用的都是線上的DTC模式,且都主打“她經濟”。因此,蕉下的隱憂,可能也與完美日記相同。完美日記的“慘狀”已經出現,蕉下的未來,也有可能重蹈覆轍。
目前可以預料的是,蕉下上市后,不僅核心競爭力很難增強,而且難以保證盈利的持續(xù),更無法保證產品品質不暴雷,如若有差池,很容易使其多年積累的品牌美譽度快速瓦解,甚至淪為品質低劣的代名詞。
01、復刻完美日記“套路”蕉下的創(chuàng)辦者是理工男,馬龍與林澤,但產品的取名卻非常文藝。蕉下,源自“芭蕉葉下”,其意思是芭蕉葉寬而大,就像一把小黑傘,能夠使人們在戶外也不愁防曬,正好詮釋了蕉下的城市戶外防曬產品。
直男做品牌,也能獲女人芳心。蕉下曾憑借雙層小黑傘、膠囊傘、防曬衣等多個出圈單品走紅。據灼識咨詢數據顯示,以2021年總零售額及線上零售額計,蕉下均為中國第一大防曬服飾品牌,分別擁有5.0%及12.9%的市場份額。
防曬產品,只是蕉下的起點。2021年之后,蕉下擴展經營品類,不僅包括服裝、雨傘、帽子等產品,而且包括帆布鞋、馬丁靴、內衣內褲、保暖服裝及配飾等。即,圍繞戶外場景,建立了功能鞋和服裝的產品矩陣。
從數據看,蕉下旗下的產品,銷售都不錯。2022年上半年,蕉下服裝品類的收入同比增長155.8%。帽子、其他配飾(主要包括口罩、袖套、墨鏡、手套、披肩及圍巾)和其他產品(主要包括鞋履)收入分別為4.97億元、6.03億元和5673萬元,同比增速分別為65.2%、127.5%和213.4%。
蕉下已擁有24款年銷售額超過300萬元的經典產品,已經擁有172項專利和56項專利申請中專利。2022年5月,蕉下申請了護眼口罩、立體護頸口罩、全臉防曬口罩等多項專利。
具體營收方面,據招股書,2019年至2021年,蕉下的收入由2019年的3.8億元人民幣增至24.1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達150.1%,業(yè)績增長迅速。2022年上半年,蕉下依然保持業(yè)績快速增長,實現總營收超22.1億元,同比增長81.3%。
蕉下之所以發(fā)展如此迅速,從某種意義上看,與完美日記崛起路徑非常相似。
蕉下將海外流行的DTC模式實踐在了蕉下身上。DTC是DirectToCustomer的縮寫,意為“直面消費者”。完美日記是國內第一個把DTC模式寫入招股書的新消費品牌,兩者的相似性,似乎刻在了基因里。
與完美日記一樣,蕉下也是通過強勢的“種草+營銷+主播/明星帶貨”的方式出圈。它不僅吸引超600KOL(意見領袖)在小紅書、微博等各大平臺種草、引流,而且,這600KOL中,超過199個KOL擁有超百萬關注者,這為蕉下帶來45億瀏覽量。以小紅書為例,全站共有4萬多篇與“蕉下”相關聯(lián)筆記。
蕉下還聘請演員趙露思為代言人,與楊冪、迪麗熱巴、唐嫣等一眾當紅女明星合作,并在李佳琦等頭部主播的直播間砸下重金。2021年5月10日至6月10日的一個月內,李佳琦3次為蕉下帶貨,銷售額約2880萬元。
DTC全渠道營銷、爆品思維、社交媒體內容營銷,蕉下與完美日記在營銷打法上可謂高度重合。甚至有人說,蕉下是摸著完美日記過河,用完美日記的打法,將蕉下的產品再做了一遍。
那么,依此邏輯,蕉下也會將完美日記的隱憂,一個不少地都呈現一次。這些隱憂,每一個都是致命級的。完美日記至今還陷在這些隱憂里,2022年三季度,完美日記等彩妝業(yè)務收入較去年同期大降48%,已經陷入口碑塌陷的狀態(tài)。
02、隱憂,一個不少目前看來,蕉下的一系列的隱憂尚且沒有帶來較大影響,但是,縱觀完美日記的發(fā)展經歷,可以預見,這些隱憂遲早會爆發(fā),甚至影響其未來上市后的股價走勢。
其一、營銷投入的陷阱
與完美日記一樣,蕉下十分重視營銷。從2019-2021年,蕉下的分銷及銷售開支持續(xù)猛增,分別為1.25億元、3.23億元、11.04億元,占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2.4%、40.7%和45.9%。有人形象地比喻,消費者每花100元購買蕉下的產品,就有近一半支出在為營銷買單。
(圖源:蕉下招股書)
營銷投入,尤其花費在KOL上的營銷投入,是一個巨大的“陷阱”。因為這方面的投入,品牌方必須越投入越多,一旦減少投入,KOL就會反噬,不但不推薦該品牌、而且炒作品牌的各種負面消息。
完美日記口碑塌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營銷預算減少,KOL從完美日記方獲得的收入減少,不滿與日俱增,從而不斷炒作完美日記負面消息。
蕉下不可能持續(xù)不斷提高營銷投入,尤其上市后,為了滿足資本市場對盈利的期望,縮減成本是必選項,占比最大的營銷成本則首當其沖。最終,由KOL建立起來的品牌形象,極有可能將受損害。
其二、缺乏核心競爭力
蕉下的產品品種雖多,但與競品的差異化很小。其推出的黑科技傘具,主打具有UPF50+的防曬效果,看似創(chuàng)新,其實是大眾化產品,黑檸檬、W.P.C、天堂、一杰、羽雄等品牌均有此類產品。蕉下火爆全網的防曬衣,與ohsunny、蕉內等品牌同類產品,區(qū)別也不大。
這與蕉下輕視研發(fā)的做法有關。2019-2021年,蕉下的研發(fā)開支為1990萬,3590萬及7160萬,分別占總收入的5.3%、4.6%、3.0%。2022年上半年研發(fā)開支為6320萬元,占總收入比例僅有2.9%??梢?,蕉下的研發(fā)投入占比越來越少。
另據數據顯示,盡管蕉下?lián)碛?91項專利,但這些專利當中還是以外觀設計居多,達到140項,占比高達總數的73.3%,而有關真正涉及防曬技術的發(fā)明專利僅為6項,占比僅為3.14%。
蕉下的防曬技術壁壘不高,雖暫時火爆,但缺乏核心競爭力。這樣的故事,是無法打動投資者的,資本市場很難為此買單。這對即將上市的蕉下,十分不利。
其三、埋雷的代工模式
蕉下的產品采用代工模式生產,截至2021年,蕉下與166家合約制造商達成合作,這些代工企業(yè)的合作也并非獨家,而是一年一簽,不具備獨家性。
這種代工模式,原材料、人工等成本都會由代工廠商主導,沒有自身生產線的蕉下,在產品議價中,極有可能逐漸趨于劣勢,最終產品價格會被代工成本挾制。
更為關鍵的是,國內的消費品賽道,代工模式很難做好品控。不穩(wěn)定的品控,嚴重影響消費者體驗,從而影響復購率。目前,蕉下的復購率挺高,蕉下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天貓旗艦店的復購率分別為18.2%、32.9%及46.5%,連續(xù)三年實現強復購率。但是,一旦蕉下出現品質問題,復購率就可能快速下降。
同樣依靠代工模式的完美日記的慘淡結局,已是前車之鑒。一份逸仙電商C端客戶數據的調研顯示,在“首次購買用戶次年至少復購一次占比”這一項上,2019年完美日記增速為30.8%,而2020年的增速則僅有2.6%。完美日記如今的慘狀,可能就是蕉下的未來。
03、未來,股價或跌完美日記的慘狀,乃至蕉下的隱憂,都來自于對線上的依賴。
淪為線上平臺的打工仔,已經成為很多DTC品牌的悲慘結局。目前已走下坡路的“淘品牌”三只松鼠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將三只松鼠2018年與2020年的相關數據比較,即可發(fā)現2020年營收較2018年增加了近40%,但這兩年的凈利卻基本相當。原因在于,2020年花在電商平臺的推廣費及平臺服務費,是2018年的2.4倍。即,三只松鼠多賣了40%的貨,卻沒多賺到一分錢,其利潤全部交給電商平臺了。
2021年,蕉下的電商平臺服務收費由0.28億元大幅增長710.71%至2.27億,未來,這部分費用還將繼續(xù)增長。因此,蕉下未來極有可能面臨與三只松鼠相似的結局。
蕉下不是沒有努力過。為擺脫對線上依賴,蕉下早已嘗試發(fā)展線下。2019-2021年,蕉下線下門店從無到有,增至66家,其分銷商數量,也從2019年的96家增至2021年的982家。
線下門店雖多,銷售效果卻非常糟糕。據蕉下招股書,線下零售門店及其他收入占比,從2019年的8.1%降至2021年的2.7%,分銷商收入從2019年的17.6%降至2021年的16.4%。
此外,蕉下2019年“線上店鋪+電商平臺”收入占比74.3%,到了2021年這一數據進一步增長至80.9%。目前,蕉下對線上營收的依賴性,不但沒有減輕,反而進一步加重。
照此發(fā)展下去,蕉下只能越來越依靠線上,未來不僅僅淪為平臺的打工仔,淪為KOL的打工仔,陷入營銷投入的陷阱;而且,其代工模式遲早會導致其品控出現問題,進而像完美日記一樣口碑持續(xù)惡化。更嚴重的是,營銷投入增多,又使得蕉下沒有多余資金用來研發(fā),從而快速走向沒落。
在目前尚且處于高速發(fā)展的時期,抓緊上市,確保未來不依靠產品利潤,而依靠資本市場來“圈錢”,也就成為了蕉下的最優(yōu)選擇了。
2022年上半年,蕉下扭虧為盈,凈利潤達到4.9億。趁著這陣風,其上市的動作也就更為頻繁。2022年10月,蕉下向港交所再次遞交更新的招股書,將包含盈利這重大消息的2022年上半年業(yè)績概覽納入其中。而且,為獲得投資者的認可,強調其廣告營銷開支占比下降到11.9%,開始擺脫頭輕腳重的經營方式。
那么,蕉下若能夠順利上市,其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如何呢?
蕉下與完美日記有著這么多相似度,完美日記在資本市場的結局,或許預示著蕉下的結局。
2022年4月,完美日記的母公司逸仙電商,在美上市才一年半,股價就跌破了1美元,且持續(xù)時間達三個月之久,嚴重違反紐交所“股價超過30個連續(xù)交易日低于1美元”的合規(guī)標準,遭退市警告。
后來,逸仙電商的股價勉強突破1美元,雖沒進入退市程序,但2022年以來,股價始終在1美元左右徘徊。超過2美元的交易日,經初略統(tǒng)計,只有短短一天。投資者已對逸仙電商喪失信心了。
更為關鍵的是,蕉下等戶外行業(y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此場疫情。但目前已經放開,消費者可選擇的活動更多,據財通證券零售首席分析師于健的觀點,該行業(yè)將從爆發(fā)式發(fā)展進入穩(wěn)健發(fā)展態(tài)勢,增速將可能大幅下降。
崛起于疫情期間的蕉下,如何面對行業(yè)整體發(fā)展放緩的態(tài)勢,是個大考,它的高速增長的態(tài)勢或具有不可持續(xù)性。
目前看來,留給蕉下上市的最佳窗口期,不長了;蕉下上市后的表現,大概率也會很悲觀。
- 美科技七巨頭遭特朗普關稅血洗 市值蒸發(fā)14萬億
-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fā)超6400億元,美股科技“七巨頭”陷入調整區(qū)間
- 阿里巴巴于上海新設智信普惠科技公司,布局多領域技術服務
- 馬化騰短暫登頂中國富豪榜,騰訊科技與股價雙輪驅動成關鍵
- 本地生活賽道:2025年紅海變“血?!?,平臺競逐白熱化
- 義烏哪吒小商品熱賣:緊跟《哪吒2》熱潮,一天賣幾百套
- 美恢復接收中國包裹,貿易政策突變引發(fā)物流界震蕩
- DeepSeek或再掀波瀾,可能對美股市場造成新一輪打擊
- 谷歌股價暴跌:收入增長放緩,人工智能支出引投資者擔憂
- 華為去年銷售收入超8600億元:ICT基礎設施穩(wěn)健,新業(yè)務快速發(fā)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