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Pay支持國內交通卡之后能否逆轉頹勢?

文|移動支付網

4月14日訊,Apple Pay入華已經過去了一年有余,截至2月18日是整整一周年時間,鑒于Apple Pay在國內并不算好的境遇,眾多科技媒體紛紛發(fā)文“緬懷”了蘋果的不順與不爭,有的批判了蘋果“打爛了一手好牌”、有的感嘆蘋果“水土不服”、也有人恨鐵不成鋼地覺得Apple Pay已經失去了翻盤的機會!

進入本文正題之前,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科技媒體是如何吐槽Apple Pay的!

以下為部分媒體的相關文章內容節(jié)選:

鈦媒體:在中國市場被掃碼支付奚落,沒補貼、受眾少成硬傷

“首先你需要一部iPhone,其次還要找到一家支持Apple Pay的商家,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美團,糯米,支付寶,微信,QQ錢包等支付都可以打折,還可以領券。”

——硬件成本對于用戶以及商家來說是一個問題。用戶方面,目前必須是滿足iPhone6或者以上機型,加上要綁定信用卡以及支持非接觸式支付的POS機,這三個條件滿足才可以使用Apple Pay。根據此前騰訊公布的2016手機市場深度報告表示,目前iPhone約占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25%,這也就說明另外那75%的非iPhone用戶已經被排除在外。

愛范兒:你很好,但不是我的菜

“老板,我要用Apple Pay付款。”

“啥是Apple Pay?”

“算了,還是用支付寶吧。”

“不早說,趕緊掃我啊。”

——Apple Pay支付確實便捷,但是中國人不care。使用習慣讓蘋果不能深入基層,第三方移動支付不僅僅解放了我們拿錢包的手,還提供了更多關于社交、娛樂的附加價值。

虎嗅:Apple Pay水土不服不接地氣,收銀員不會使用

——Apple Pay缺少跑馬圈地的鋪墊,覆蓋的應用場景不夠廣闊,相對來說不夠接地氣;另一方面一些商超店員在被要求用Apple Pay付款時,表示并沒有經過相關的培訓,不會使用,而且也不是所有iPhone用戶都知道Apple Pay的存在。

每日經濟新聞:“這里能不能用Apple Pay買單?”“什么Pay?”

——1、費率和補貼2。缺乏社交屬性加持3。硬件限制與升級成本。

36氪:Apple Pay入華一年,微信支付寶:哦。

——無為而治的Apple Pay,和進擊的微信支付寶。

以上內容充分反映了Apple Pay的現(xiàn)狀,同時也總結了Apple Pay失敗的原因,小編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費率高補貼少,消費者和商戶都需要硬件支持;

2、缺乏社交和電商屬性,不能養(yǎng)成習慣;

3、推廣不夠,消費者知道的少,收銀員不會使用。

近日,移動支付網小編在更新的iOS 10.3.1新版中意外發(fā)現(xiàn),“關于Apple Pay與隱私”的協(xié)議出現(xiàn)了關于Apple Pay與交通卡的綁定政策(詳情見:Apple pay即將支持國內交通卡,這次真不是謠言!)。在很多人看來,交通支付可能是Apple Pay在國內逆襲的唯一機會了,現(xiàn)在咱們暫且不去深究它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不妨大膽猜想一下Apple Pay在國內支持交通卡之后會是一番怎樣的景象?以上這些失敗原因還會不會存在?

首先,在交通支付以外,Apple Pay是基于銀行卡的移動支付,其費率和之前不會有改變,同樣消費者和商戶也需要有相應的硬件支持。但在交通領域,除了開卡費用不存在所謂的費率,通卡公司省去了實體卡成本但也需要另外的開發(fā)和測試費用,如今的通卡公司都在尋求互聯(lián)網化的創(chuàng)新,手機公交卡能為其帶來更加豐富的應用空間和大數(shù)據。另外,交通領域不用擔心商戶的支持問題,基于NFC的Apple Pay完美適合原本的交通閘機和終端,不用去做大面積的硬件終端更換。

至于上文所述iPhone用戶占有量低的問題,據TalkingData移動數(shù)據研究中心相關報告顯示,2016年12月國內31省市數(shù)據,無論是一線還是二線、三線城市,蘋果的使用都占據較高比例。因此,在北上廣深等交通出行頻繁的城市,基于Apple Pay的手機交通卡有廣闊的受眾群體,而且通卡公司也樂于去聯(lián)合手機廠商進行補貼。

其次,習慣問題。Apple Pay確實已經在社交、電商屬性下敗下陣來,但是交通出行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具有非常強的粘結性,看看這些一線城市交通卡千萬級的發(fā)卡量也可以理解,有了這些每天都需要使用的手機公交卡還怕養(yǎng)不成習慣?

最后,推廣問題。云閃付受制于銀聯(lián)體系,Apple Pay的推廣更多的是銀行在做,彼此之間沒有競爭和對比,使用率低讓銀行也缺少積極推廣的信心;交通支付不一樣,Apple Pay一旦支持交通卡,除了蘋果之外,通卡公司會是積極的推崇者,另外有了國內華為、小米們的競爭,這個市場顯然更具有生機和活力。另外,對于消費者的普及,蘋果用戶具有更加統(tǒng)一的入口,在體驗上蘋果的NFC支付絕對是頂級的,而且你也不用擔心收銀員不會使用的問題,揮揮手機乘車、乘地鐵全在于自己!

綜上所述,小編比較看好蘋果能在交通支付領域帶來的“逆襲”,畢竟平時地鐵上放眼望去都是清一色的iPhone,忘記帶交通卡的痛苦想必很多人都有經歷,而且除了手機公交卡小編實在想不出還有什么場景能夠讓NFC逆襲了!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04-14
Apple Pay支持國內交通卡之后能否逆轉頹勢?
Apple Pay入華已經過去了一年有余,截至2月18日是整整一周年時間,鑒于Apple Pay在國內并不算好的境遇,眾多科技媒體紛紛發(fā)文“緬懷”了蘋果的不順與不爭,有的批判了蘋果“打爛了一手好牌”、有的感嘆蘋果“水土不服”、也有人恨鐵不成鋼地覺得Apple Pay已經失去了翻盤的機會!
Scan me!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