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的入局,也阻擋不了他想成為互聯(lián)網保險界的“小米”

BAT的入局,也阻擋不了他想成為互聯(lián)網保險界的“小米”

BAT的入局,也阻擋不了他想成為互聯(lián)網保險界的“小米”

10月19日,眾安保險上市,在BATJ早已悉數到齊的互聯(lián)網保險市場再次掀起了波瀾,有人說:“資本狂歡才剛剛開始?!?br>

現在互聯(lián)網保險平臺有近千家,很多投資人覺得互聯(lián)網模式節(jié)省渠道成本,達成規(guī)模效應就能贏,于是互聯(lián)網保險繁榮一如當年P2P。

與傳統(tǒng)保險公司和互聯(lián)網巨頭相比,第三方的創(chuàng)業(yè)平臺多少顯得有些弱勢,但也一直沒有放棄探索,悟空保創(chuàng)始人陳志華對公司的定位是:做保險界的“小米”。

從2016年12月開始,悟空保全面進入到壽險領域,因為產品的高性價比得到了很多大V的推薦,@李元霸 甚至直言這樣的產品保險公司虧損可能性非常大。

在贊譽聲中,悟空保也引來了眾多非議,“不專業(yè)”、“造噱頭”、“套路多”的質疑一直伴隨著這家公司。

這個讓行業(yè)蕩開一圈漣漪的互聯(lián)網保險公司究竟是如他們自己所說的“逆行者”,還是如同某些報道評論的是博眼球的“攪局者”、BAT入局后無助的“可憐蟲”?

鋅財經通過多信源的采訪,試圖還原一個更加真實的悟空保。

1

市場足夠大,痛點足夠深

互聯(lián)網保險目前分為兩塊:一個是互聯(lián)網財產險,一個是互聯(lián)網壽險。悟空保最開始做的是財產險、責任險,因為壽險產品太復雜,需要大量解說和信任關系,這本不是互聯(lián)網所擅長的。

然而,真正讓悟空保站到行業(yè)風口浪尖的,恰恰也是壽險。

2016年底悟空保和華夏人壽推出yoyo寶, 2017年6月,又與國華人壽合作重新恢復上線了新的至尊保終身重疾險,上線3天,僅悟空保官方微信銷售保費就超過1000萬。

華麗的數據讓很多業(yè)內人士都在質疑這個數字的真實性,一位傳統(tǒng)保險的產品經理對鋅財經說:“這些互聯(lián)網公司就喜歡搞噱頭,他們說1000萬就是1000萬???反正我不信。”

BAT的入局,也阻擋不了他想成為互聯(lián)網保險界的“小米”

其實只要稍加分析,1000萬保費,件均3600元,其實不過是3000多人買而已,相比于網絡上的各種電商產品,這個購買人數并不多。只不過對于長期復雜型壽險來說,這已經是從未出現過的銷量。

為什么1000萬這個本不夸張的數字卻讓人懷疑?陳志華認為傳統(tǒng)保險之所以沒在這個大市場取得成功是因為存在三個弊?。?/p>

第一,復雜的產品設計導致銷售誤導。產品復雜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弱化用戶對價格的敏感性,掩護高傭金和渠道費用。反過來這種金字塔的架構和利益,又會強化產品的復雜性。

第二,高渠道費用導致產品價格居高不下。在中國保險業(yè),渠道為王,得渠道得天下。保險業(yè)渠道眾多,不管是代理人機制,還是銀行、郵政等兼業(yè)代理,保險代理和經紀公司,電話銷售渠道等,渠道成本居高不下,最后的高成本依然會轉嫁給消費者承擔,而導致的結果就是產品價格昂貴。

第三,復雜的承保和理賠流程導致客戶體驗差。承保需要調查的個人信息過多,保額不大,卻要讓客戶“裸奔”。購買傳統(tǒng)的重大疾病險,往往還要去醫(yī)院體檢,如果體檢結果不理想,往往要被拒?;蛘呒淤M。

這是行業(yè)始終存在的痛點,而痛點背后是無限廣闊的市場。

吳曉波曾經談及中國人購買保險的三個誤區(qū),其中重要的一個就是:買保險不是為了去保險,而是為了去獲得收益。很多人為了收益,選擇了投保萬能險。

陳志華認為這其實偏離了保險的本質,保險的本質是什么?是杠桿。

“保險不能彌補親人離世情感上的傷害,只能彌補這個人去世以后未來原計劃的收入。如果客戶交一百萬,身故賠105萬,等于保利比銀行利息還低,這種產品還有意義嗎?”

在美國,定期壽險占到整個市場份額的百分之幾十,在中國卻連1%都不到,從這個角度來看,互聯(lián)網壽險市場應該是無限大的。

2

悟空保:我們是逆行者

陳志華最喜歡媒體對悟空保的一個評價是:逆行者。在他看來,在其他互聯(lián)網保險平臺避開復雜的壽險,從短期的健康、理財等保險切入的時候,悟空保選擇進入了壽險領域是真正地解決了行業(yè)痛點。

他把悟空保的理念總結成了十六個字。

保障優(yōu)先:只做純消費性產品,只做杠桿率特別高的產品;產品極簡:一個產品就保一個責任,把和保障本質無關的分紅、返本、理財等責任全部砍掉,讓消費者看明白,不被銷售誤導;價格最低:只做保障型產品,產品極簡原則,同時砍掉大量的渠道中間成本,把價格做到行業(yè)最低價;體驗最好

他喜歡講一個例子:以前大陸會有很多消費者跑到香港買保險,因為性價比高,但悟空保推出的至尊保終身重疾險,性價比本身就已經超過了香港保險,因此,大陸民眾其實根本就沒必要去香港買,因為大陸保險性價比已經不輸香港保險。

BAT的入局,也阻擋不了他想成為互聯(lián)網保險界的“小米”

然而,卻有自媒體發(fā)文質疑悟空保宣傳的真實性,該號詳細對比了悟空保與香港保險公司的類似產品,認為悟空保是選取了價格較高的產品做對比營造噱頭。

還提出了“28天生存期”等問題,質疑悟空保的專業(yè)和理賠隱患。

陳志華說對這樣的質疑已經非常坦然了,他甚至會跟員工開玩笑:有人罵我們,我們應該很高興,很驕傲,這說明我們是真的改變了一些東西。

質疑我們的是什么人?就是一些代表香港保險的利益方。

“比如說那個28天生存期,就是被醫(yī)生診斷重大疾病,同時活過28天才賠,其實我們的初衷是產品簡單化,是為了明確理賠上的問題,為了確保理賠不會產生問題和糾葛,但引來一些第三方人士的誤解,我們很快就努力協(xié)調和保險公司溝通,一周時間內,我們就把這個28天生存期要求給去掉了。

陳志華說悟空保就是在突圍,但他相信最終判斷一款產品好壞的標準是消費者有沒有獲得利益。

悟空保的用戶小張告訴鋅財經,他是從知乎了解到悟空保的產品,其實也沒法在一堆數字中判斷產品的性價比。

但是,對于習慣了親戚拿著一個本子,眉飛色舞地游說:你每年給xxx元,斷胳膊時我給你xxxxxx元,殘疾時我給你xxxxxx元,即使啥事兒沒有退休時還能還你xxxxx元的小張來說,悟空保提供的產品,至少自己能夠看得懂。

陳志華說:消費者會用手投票,從我們開始做定期壽險,包括我們做的重疾險,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司在做這個東西,已經成為了趨勢和潮流。

3

互聯(lián)網保險的三條線

比產品上的質疑更誅心的是,有人認為在漫不經心的傳統(tǒng)保險和虎視眈眈的互聯(lián)網巨頭的夾擊之下,悟空保這樣的平臺并沒有生存空間。

對于這樣的質疑,陳志華一笑置之,他說悟空保與傳統(tǒng)保險共榮共存決不是一句違心的話:目前最大的個險渠道其實是銀行,未來趨勢一定是互聯(lián)網,而且是標準化的產品,一定可以打破信息不對稱。

對傳統(tǒng)保險來說,悟空保有兩大資源,第一個是產品創(chuàng)新的品牌,第二個是互聯(lián)網用戶。

傳統(tǒng)保險用戶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而悟空保輸送的用戶全是25歲到35歲年輕人的用戶。

前段時間他們跟一家中國頂級的壽險公司合作,談了將近半年,孜孜不倦地敲門,敲第一次門的時候不開,第二次不開,第三次的時候終于開了。

保險公司當即表示:我們不會跟你們合作,我有一百萬代理人,跟你合作一個高性價比產品,一定會有渠道沖突。

但最終陳志華還是用客戶群分析說服了他們:傳統(tǒng)保險的客戶群平均在50歲以上,個險代理平均在三四十歲往上走,而我的客戶群在25歲到35歲,還有0到5歲占比很高,雙方的客戶群是互補的。

品牌、用戶、規(guī)模、利潤,加上觀察互聯(lián)網壽險在未來發(fā)展趨勢的窗口,讓陳志華相信這樣的合作會越來越深入。

對于互聯(lián)網巨頭的入局,陳志華更加覺得輕松,他判斷互聯(lián)網保險絕不會像網絡約車平臺一樣贏者通吃,未來一定是多獨角獸共存的。

因為這個市場最后的勝負手不是市場這個無形的手,而在政府有形的手,牌照,監(jiān)管決定了這個市場不會一家獨大。

近年來,很多互聯(lián)網公司也開始嘗試做了很多保險,卻始終沒有在交易上做大?,F在有一部分開始轉型做保險科技,就是因為互聯(lián)網保險的壁壘是最深的,它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里面有三條線。

保險產業(yè)鏈是第一條線:從底層用戶到保險經紀公司、代理公司到科技公司到保險公司,到資產管理公司,再到保險管理公司。

BAT的入局,也阻擋不了他想成為互聯(lián)網保險界的“小米”

保險公司運營是另外一條線:任何一家保險公司運作包括最先的客戶研究、產品設計、產品定價、產品銷售,產品理賠,產品投資、產品的保全和服務。

互聯(lián)網是第三條線:怎么去獲客,怎么去存活,怎么做轉化,怎么做流程。

第一條線是高度,第二條線是橫向運作,第三條線是互聯(lián)網,這三條線要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缺一不可。

現在互聯(lián)網保險市場上無非是三種力量,第一種是傳統(tǒng)保險的互聯(lián)網化,第二種是互聯(lián)網企業(yè)進駐,第三種是第三方的創(chuàng)業(yè)和平臺,這三股力量都有優(yōu)劣勢,所以大家有機會。

保險是個萬億級的市場,肯定是可以萬物生長,不管切產品還是切渠道,還是切工具、切服務、切比價、切輔助,或是其他系統(tǒng),把自己切準了都可以活得很好。

做了18年保險的陳志華始終覺得互聯(lián)網是一個定語,保險是主語,在保險業(yè)有足夠深的沉淀和積累,是做好互聯(lián)網保險的條件。

陳志華說:無知者無畏,我們心里充滿敬畏,所以不要講顛覆, 只需要創(chuàng)新和破局就足夠了。

潘越飛聽了這句話忍不住笑了:一個把大鬧天宮的孫悟空當做名字的公司說自己不想顛覆,你信嗎?

QA

BAT的入局,也阻擋不了他想成為互聯(lián)網保險界的“小米”

Q:想要快速在互聯(lián)網保險里面脫穎而出,你覺得最重要的資源是什么?

A:我覺得還是團隊和專業(yè)。

Q:悟空保的用戶畫像是怎么樣的?

A:25歲到35歲,0到5歲的孩子,基本上是三口之家,這是我們的主流。25到35歲在85%以上,0到5歲在5%以上,40歲以上的人不到1%,像我這個年紀一個點都不到。

BAT的入局,也阻擋不了他想成為互聯(lián)網保險界的“小米”

1.電商的崛起摧毀實體經濟,互聯(lián)網金融與傳統(tǒng)銀行相愛相殺;互聯(lián)網保險的興榮,一定會會影響到傳統(tǒng)保險行業(yè)。

2.無論是做渠道還是做產品,互聯(lián)網保險公司最重要的努力方向將會是產品。

BAT的入局,也阻擋不了他想成為互聯(lián)網保險界的“小米”

文∣靖博

編輯∣強強

攝影∣黃碩

手繪∣陵魚

?本文版權歸“鋅財經”所有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12-28
BAT的入局,也阻擋不了他想成為互聯(lián)網保險界的“小米”
10月19日,眾安保險上市,在BATJ早已悉數到齊的互聯(lián)網保險市場再次掀起了波瀾,有人說:“資本狂歡才剛剛開始。
Scan me!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