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穩(wěn)居全國第一! IDC報告再證小度智能音箱行業(yè)龍頭地位
智能音箱國內市場排名,李彥宏的百度旗下人工智能品牌——小度再次拿下第一!6月6日,國際數據公司(IDC )發(fā)布的《IDC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19 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出貨量達到1122萬臺,同比增長787.2%,這也是智能音箱在中國市場單季度首次突破1000萬臺銷量。其中,百度的智能音箱產品一季度出貨量為340萬臺,位列國內市場第一。
?
報告統(tǒng)計內的百度智能音箱產品包含小度智能音箱、小度智能音箱Pro版以及帶屏產品小度在家1C和1S。其中小度智能音箱以第一季度平均單價$10(未稅)的高性價比優(yōu)勢占據了百度旗下智能音箱產品的大部分出貨量。另外,小度在家系列產品通過屏幕交互,大大豐富了用戶的使用體驗,成為第一季度中國市場上出貨量最高的帶屏智能音箱產品。此外,在 2019年央視春節(jié)聯歡晚會和元宵晚會上的營銷活動,包括廣告投入、抽獎贈送、優(yōu)惠券發(fā)放等,為百度在春節(jié)期間導入大量流量并形成有效轉化。
?
(今年2月推出的小度在家1S)
IDC認為,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實現井噴式發(fā)展,要得益于第三平臺技術快速發(fā)展、用戶補貼、渠道的多元化這三個因素。以拿下第一季度中國市場上出貨量第一的百度為例,智能音箱作為普及語音助手的重要硬件載體,讓百度人工智能技術的優(yōu)勢逐漸顯現。向用戶提供補貼,做出價格讓利也是百度在市場出貨量上拔得頭籌的重要因素。此外,百度的渠道種類豐富,除了天貓和京東等電商平臺之外,之前在運營商渠道積極拓展的努力于本季度轉化出顯著的拉動效果,成為其出貨渠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這次在IDC報告中拿下第一,已經是近期小度智能音箱在全球第三家權威市場分析公司報告中“奪冠”了。5月20日,全球知名市場分析公司Canalys與Strategy Analytics分別發(fā)布的2019 Q1智能音箱市場報告顯示,百度旗下小度智能音箱出貨量排名首次升至中國市場第一,超越阿里巴巴與小米,緊隨亞馬遜、谷歌躋身全球前三。
根據Canalys發(fā)布的2019年Q1全球智能音箱市場報告,百度2019年Q1小度智能音箱出貨量達330萬臺,僅次于谷歌的350萬臺及亞馬遜的460萬臺,超越阿里巴巴與小米,成為中國市場第一,全球市場第三。
?
來自Strategy Analytics的Q1統(tǒng)計也顯示,百度2019年Q1小度智能音箱出貨量全球范圍內僅次于亞馬遜和谷歌;曾經的國內龍頭阿里巴巴已被百度超越,小米與百度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連中三元”,不但讓小度夯實了國內智能音箱市場行業(yè)第一的地位,更是向全球市場第一的位置發(fā)起沖鋒。5月17日,百度發(fā)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小度助手繼續(xù)在中國保持領先地位。截至2019年3月,搭載小度助手的智能設備達到2.75億,同比增長279%;3月份語音交互次數達到23.7億次,同比增長817%。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表示,僅僅Q1一個季度,小度智能音箱的出貨量就超越了2018全年的銷量。
?
IDC助理副總裁王吉平認為:”智能音箱在中國市場單季度突破 1000萬臺銷量,說明其家庭普及率雖然不及智能手機,但是已經和 PC、智能電視等產品相當,且未來可展望的空間將更大?!敝悄芤粝鋸S商不應僅僅關注眼前的競爭,更重要的是開拓未來潛力市場,優(yōu)化自身解決方案。
在這方面,百度雖然進入智能音箱領域相對較晚,卻在智能生活領域投入大量資源,將領先的AI技術轉化為產品和服務,從而實現了后來居上。如今已“三連冠”的小度智能音箱,正在用最快的觸達速度讓技術紅利直接惠及服務更多中國家庭,以更大影響力推進中國智能語音走向下一階段。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