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vivo NEX或將改寫手機高端市場格局
“真香定律”又一次在新款iPhone 11上得到驗證。雖然要到9月20日才正式發(fā)售,僅僅京東平臺上iPhone 11系列的預約量就已經超過100萬部,同比增長了480%。
iPhone一出,誰與爭鋒。在高端市場,誰能抵擋iPhone 11的攻城略地?其實,它的對手已經嚴陣以待:9月16日vivo發(fā)布了vivo NEX 3系列,9月19日華為即將發(fā)布Mate 30系列。可以預見,在未來很長的時間里,這兩大國產手機系列將成為iPhone在高端市場的苦手。
高端市場:iPhone不再是唯一
在中國高端市場,iPhone的優(yōu)勢已經越來越不明顯。知名調研機構IDC的數據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iPhone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僅為6.7%,與去年同期持平。也正是為了應對在中國高端市場的激烈競爭,蘋果已經不再采取“田忌賽馬”的套路,而是直接將iPhone 11系列的起售價降低了1000元之多,用最新的旗艦機與國產旗艦機PK。
華為是國產手機中沖擊高端市場的先行者。在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公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高端手機市場份額數據中,華為首度將蘋果拉下馬,成為中國市場高端機型的銷量冠軍。其中,代表華為最尖端技術水準的華為Mate系列功不可沒。
與2013年3月創(chuàng)立的華為Mate系列相比,vivo NEX系列可謂姍姍來遲。2018年6月,vivo才發(fā)布全新旗艦產品系列vivo NEX,不過迭代速度卻非常之快:在此后短短的15個月的時間里,vivo NEX系列先后推出了NEX、NEX雙屏版、NEX 3三代產品。
正如vivo高級副總裁倪旭東在第一代vivo NEX發(fā)布會上所言,NEX是vivo為追求前沿科技體驗的消費者推出的高端產品系列,寓意著突破和未來。與旗下vivo X系列主打中端市場不同,vivo NEX系列生來就是為了沖擊高端市場。
問題是,既然是高端市場,當然也就沒那么容易進去,vivo NEX系列憑什么能夠進去?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如回到最開始的起點,看看當年iPhone是如何切入高端市場,又憑什么稱霸高端市場這么多年。
首先當然是iPhone最引以自豪的設計。2007年1月第一代iPhone推出的時候,就以“正面全玻璃+背面鋁合金”的超流暢外形吸引了眾多消費者。
2009年6月,iPhone 3Gs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它繼承了iPhone系列一直以來的設計感,同樣征服了中國消費者。
除了設計之外,此后發(fā)布的歷代iPhone一直都占據著通信技術、綜合用戶體驗等制高點。正是因為具備強大的綜合實力,iPhone才得以牢牢占據著全球以及中國手機的高端市場。
不過,最近幾年形勢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是蘋果故步自封,iPhone的優(yōu)勢已經越來越不明顯;另一方面國產手機一直都在加速完善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差距已經越來越小。在過去的15個月里,vivo NEX系列正是通過三代產品的迭代,努力縮小著與iPhone之間的差距。
設計:從零界全面屏到無界瀑布屏
先說當年iPhone最引以為傲的設計。如今,iPhone的設計已經很難讓業(yè)界震驚,讓消費者驚艷,而2018年6月發(fā)布的vivo NEX卻做到了。
vivo NEX采用了無劉海全面屏設計“零界全面屏”,在6.59英寸的OLED顯示屏上,vivo NEX無劉海、不開孔、超窄邊框的設計刷新了全行業(yè)標準,整機屏占比高達91.24%。
當年第一代iPhone不僅僅給消費者帶來了大屏幕和高屏占比的設計,為了不犧牲消費者的體驗,還引入了大金鋼玻璃和多點觸控技術。這一次,為了實現“零界全面屏”設計,vivo NEX同樣開創(chuàng)性地采用了升降式前置攝像頭、全屏幕發(fā)聲、屏幕指紋等技術。
老冀注意到,行業(yè)絕對領先的高屏占比,也就成了vivo NEX系列在設計上的一大特點和突破。
2018年12月推出的vivo NEX雙屏版采用了獨創(chuàng)的雙屏設計。其中,前屏完美繼承第一代vivo NEX的“零界全面屏”設計,采用6.39英寸的Super AMOLED顯示屏和極致的COF工藝,無劉海設計,搭配僅有0.6mm的左右超窄邊框,為用戶提供更大的視野和更沉浸的無垠體驗。背面則突破常規(guī)視覺和體驗認知的星環(huán)溢彩屏設計,5.49英寸的背屏與星環(huán)柔光燈、三顆攝像頭完美結合,彰顯一體化的工業(yè)化美學設計。雙屏設計的NEX雙屏版厚度僅8.09mm,帶來良好握感同時,也成為歷史上最薄的雙屏手機。
2019年9月16發(fā)布的vivo NEX 3延續(xù)了NEX系列突破性的外觀設計,實現了“零界全面屏”的再次突破,并將其升級為“無界瀑布屏”。得益于vivo在工藝、結構等領域長期深入的技術積淀,NEX 3極為大膽地選擇將一塊柔性屏左右顯示區(qū)域直接向下彎曲到近乎垂直的狀態(tài),逐一克服強度、堆疊、拆件等一系列技術瓶頸,使得一塊6.89英寸(握持手感5.5英寸)的FHD柔性屏左右兩側的顯示區(qū)如同兩泓飛瀑,直接漫延過機身垂直向下(曲率接近90°),為消費者呈現垂直曲面無邊的設計,實現真正物理意義上的左右無邊,賦予產品美學上的高光。
為了讓消費者獲得更聚焦的用戶體驗,NEX 3減小邊框在內的無效面積,放大有效交互渠道,運用創(chuàng)新的技術使得NEX 3在主視角下幾乎是0mm邊框,并達到行業(yè)內的最高屏占比(99.6%),讓用戶在打開屏幕的一瞬間便可獲得全新的交互體驗。再加上無按鍵一體化設計, NEX 3呈現出整塊屏幕包裹住機身上半部分的獨特的視覺表達,傳遞出和諧、統(tǒng)一的一體化的設計哲學,讓你仿佛握了一整塊屏幕在手中。
要知道,做出只有一整塊屏幕、沒有任何開口的手機,一直是蘋果公司前首席設計官喬納森·艾維的夢想,可惜直到他離開蘋果也未能如愿。如今,vivo NEX系列通過不斷的設計創(chuàng)新,已經越來越接近這個目標了。
通信:5G爭先
高端市場面向的當然是高端用戶,他們對于手機能否采用最先進的通信技術當然也是非常在意。老冀也注意到,在全球運營商都在大張旗鼓地部署5G的情況下,前不久發(fā)布的iPhone 11系列竟然沒有5G版本。美國《華爾街日報》分析稱,如果沒有5G,iPhone將失去在中國高端市場的份額。
這也意味著,哪家手機廠商在5G上跑得越快,就越有可能拿到更多iPhone失去的高端市場份額。從目前來看,國產手機陣營的5G領先者除了華為之外,就是vivo了。9月16日發(fā)布的vivo NEX 3 5G擁有強大的5G通信能力,支持三大運營商的高速5G網絡,5G網絡下的下載速度相比于4G提高了10倍,上傳速率提高10倍左右。經測速,在5G實際網絡環(huán)境下,NEX 3 5G的下載速度可高達1300+Mbps,上傳速度可達100+Mbps。
為了給用戶提供優(yōu)秀流暢的5G網絡使用體驗,NEX 3 5G搭載了vivo多項全新研發(fā)的天線技術。
首先是5G 6天線設計。為了滿足5G時代的通信要求,5G產品需要增加4條5G天線以支持更多的網絡頻段。為進一步提升網絡信號強度,vivo天線團隊對原本4條5G天線進行拆分,使用獨特的5G 6天線技術。通過對不同的頻段做深度特定優(yōu)化,NEX 3的5G天線性能提高了10%-20%,使5G信號覆蓋弱的區(qū)域的網絡速率得到大幅提升。
除了5G 6天線設計之外,NEX 3 5G還搭載了天線解耦合技術、雙側邊分布式天線技術、天線長期穩(wěn)定性優(yōu)化等多項技術。
之所以能夠在NEX 3 5G上應用多項技術,關鍵在于vivo在5G通信技術研發(fā)上進行了大規(guī)模前瞻性的、多維度的投入和布局,組建了完整的5G技術研發(fā)團隊。自2016年開始,vivo便積極參與到3GPP 5G的標準制定工作,為5G標準制定做出了重要貢獻。截止目前,vivo累計申請2000多項5G發(fā)明專利,向3GPP提交5G提案2800多篇,3GPP影響力位列前十。
此外,在3GPP R16(5G空口標準)階段,vivo還推動了終端省電技術的研究和標準化,成為了該技術特性的主要貢獻者,提升了5G用戶體驗。而面向R17(5G空口標準)階段的進一步增強,vivo正在推動Multi-SIM的標準化以及性能體驗提升,為5G技術的發(fā)展提供續(xù)足馬力。
正是由于在5G通信技術上有著雄厚的積累,vivo在5G手機上率先搶跑。8月22日,vivo發(fā)布了首款商用5G手機iQOO Pro 5G版,起售價僅為3798元,這也是第一款將價格打到4000元以下的5G手機。根據第三方機構的統(tǒng)計,iQOO Pro 5G版已經成為目前中國市場最暢銷的5G手機。
如今,第二款商用5G手機vivo NEX 3 5G又發(fā)布,vivo也成為了第一家同時有兩款5G手機在售的手機廠商。業(yè)界普遍預計,未來中國市場發(fā)布的所有安卓旗艦機系列都將標配5G版本。從目前情況來看,vivo NEX有望進入5G高端手機的第一陣營,而iPhone可能要到明年9月才會發(fā)布自己的第一款5G手機。
拍照體驗:怎么拍都美
如今說到手機的用戶體驗,最重要的恐怕就是拍照了。當年,iPhone的拍照體驗是最好的,只需要打開iPhone上的相機,隨手一拍,就能夠得到清晰度非常高的照片。
如今,vivo NEX系列正在迎頭趕上,它為消費者打造了更方便的拍照體驗,做到了怎么拍都方便、清晰和美。
在第一代vivo NEX上,已經實現了更為智慧、可識別更多場景、畫面更加優(yōu)化的AI拍照。vivo NEX還在機身頂端部署了一顆800萬像素的升降式前置攝像頭,通過全新的微傳感系統(tǒng),以極其精密的微型步進馬達,搭配獨立驅動IC和精密控制算法,精確控制升降行程,流暢安靜,自拍時可快速升起,符合用戶自拍習慣。
vivo NEX雙屏版則將傳統(tǒng)手機后置攝像頭的整體方案應用在了自拍場景中,帶來突破性的“三攝自拍”方案,大大提升了自拍的用戶體驗。NEX雙屏版后置攝像頭的周邊配備了星環(huán)補光燈,左右對稱的兩粒閃光燈能夠為用戶提供均勻、自然的柔光補償,更利于拍出清晰、明亮的自拍人像。圓環(huán)形狀的星環(huán)柔光燈還為人像光效新增了多種燈效,配合豐富濾鏡,帶來舞臺燈光般的效果,自然拍出“眼神光”。
此外,NEX雙屏版在美顏算法和超逆光算法上做了全面優(yōu)化,搭載行業(yè)領先的TOF 3D立體鏡頭,新增“煥顏相機”功能,通過3D的方式進行面部建模,實現3D級別的捏臉效果,體現更真實和全面的捏臉效果。
NEX雙屏版還首創(chuàng)了夜景三攝模式,新增了“超級夜景”功能,突破手機在夜景和弱光環(huán)境下拍攝的局限,讓用戶在手持的狀態(tài)下就能輕松獲得細節(jié)豐富、噪聲小的明亮好照片。
這一次發(fā)布的vivo NEX 3在拍照體驗上繼續(xù)大踏步前進,它搭載了6400萬超高像素和1/1.7‘’超大傳感器,配合綜合算法優(yōu)化,使NEX3在畫面細節(jié)的處理和感光能力實現再次進階,讓用戶輕松捕捉到可能被忽略的細節(jié),提升畫面質感,所見即所得。此外,在6400萬超高像素的加持下,NEX 3為用戶提供了巨大的后期修圖空間,還能與專業(yè)模式-RAW結合起來,讓用戶可以對相片進行任意剪裁和二次構圖。
NEX 3搭載了64M主攝+13M廣角/微距+13M人像,具備強大的全場景拍攝能力。后置三攝包括廣角鏡頭、長焦鏡頭和超級微距,能夠覆蓋大多數攝影的焦段,滿足更多場景下的拍攝需求。因此,無論是用微距模式拍攝花瓣上的露水,還是想要利用超廣角拍出恢宏的大好河山,NEX 3都能為用戶真實還原眼前世界的精彩。
我們看到,vivo NEX系列對拍照體驗的不斷升級與iPhone不謀而合。我們看到,在前不久發(fā)布的iPhone 11系列上,其中的兩款Pro版本首次引入了三攝系統(tǒng),還將用于自拍的前置攝像頭提升到了1200萬像素,并支持慢動作視頻拍攝,支持預拍攝9張照片并用AI合成。
高端之路:任重而道遠
老冀認為,最佳的綜合用戶體驗仍然是iPhone最大的護城河,從這次蘋果秋季新品發(fā)布會上我們仍然能夠感受到iPhone的超強吸引力。
首先,iPhone 11系列不僅提升了拍照體驗,還搭載了性能超強A13 GPU和A13 Bionic芯片,以進一步提升游戲和交互體驗。
其次,即將推出的Apple Arcade游戲訂閱服務,Apple AirPods和Apple Watch等手機周邊產品的領先地位,都在構建更加完善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最后,當發(fā)現iPhone在中國高端市場的地位受到國產廠商侵蝕之后,iPhone 11系列的中國市場售價也更具侵略性。
不過,雖然iPhone一直都在進步,但是最近幾年的創(chuàng)新力度明顯放緩,此次發(fā)布的iPhone 11系列的提升幅度同樣不大,這也給了國產手機進一步逼近的機會。
從vivo NEX系列在過去15個月的表現來看,在用戶體驗上的提升不僅僅限于設計、通信和拍照,還包括處理器性能、續(xù)航能力、快充、散熱、屏幕顯示、智慧助手、Wi-Fi加速、Hi-Fi、NFC等諸多方面。
老冀認為,如今的vivo NEX在設計、硬件和性能上已經追平了iPhone,只不過在軟件和服務能力、品牌力上仍有不小的差距。不過,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 賽力斯發(fā)布聲明:未與任何伙伴聯合開展人形機器人合作
- 賽力斯觸及漲停,汽車整車股盤初強勢拉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