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fā)于百度百家。)
大家還記得,去年是馬年,新年伊始,大家就互道祝賀“祝你馬上有錢”,祝你“馬上有美女”……如今,當掃碼越來越多地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馬云也馬不停蹄地建起了一個超級大的碼倉庫。
今天,阿里巴巴宣布,已形成全球最大的億級條形碼商品庫,比其他電商平臺和自營條碼平臺的總數還要多,并且由于阿里同時收集了國內外商品的條形碼,這也要比美國條碼庫總數要多。阿里收集條碼,最初是受到21世紀中信對藥物的條形碼管理的啟發(fā),隨后開始主動收集各類商品條形碼,再發(fā)展到后來商家上傳,如今阿里平臺上近千萬商家無疑是條碼庫的最大貢獻者。
擁有這么大的碼資源,阿里現在考慮的是,不再讓條形碼們只出現在商品入庫、運輸、零售商結賬的環(huán)節(jié),而是在普通消費者們面前變得有用。阿里判斷,掃碼購物將是未來繼網上購物、線下超市之外的第三大消費場景。由于每一件商品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二維碼身份證,阿里希望做到在追溯每件商品從出廠到送到家里的情況的同時,實現掃碼送貨上門。
阿里內部每年都把“三八”婦女節(jié)當做一個生活場景的實驗日,就像去年的O2O試驗。今年的三八節(jié),阿里將對掃碼進行一次大規(guī)模試驗。
初步設想是:“三八”節(jié)當天,天貓、淘寶將選擇洗發(fā)水、食用油、母嬰產品等生活服務類商品進行掃碼優(yōu)惠,打開手機淘寶頁面,用左上角的“掃一掃”功能對準商品條形碼,就能獲得較大優(yōu)惠,并且享受送貨上門。
想象一下,三八節(jié)那天,你不再是上網打開頁面挑選商品,而是拿著家里已有的或快用光的洗發(fā)水、食用油等瓶瓶罐罐來掃碼;或者,在商場、在超市,你不是拿著商品去到收銀臺結賬,而是拿著超市的商品掃碼,要么比較價格后上網購買,要么請商場送貨……
你會問,有這個必要嗎?小白也有此疑問。不過,在立志將購物體驗做到極致的阿里人看來,相比打開頁面輸入商品名稱,顯然掃碼更方便,這就意味著有提升空間?,F場一位阿里朋友說,她的手機里就存著許多經常消費商品的條碼,需要時直接調出掃碼購買即可,而且有時自己會在商場試衣間悄悄對心儀的新衣掃碼,再在網上購買,更便宜。
果真這樣的話,那么商場會樂意嗎?商場有什么動力與阿里一起推行掃碼呢?阿里相關負責人直言,背著大包小包購物回家的時代過去了,掃碼就是去中介化,把中間環(huán)節(jié)全部去掉,商場應該直面現實。而且,商場、超市已在支付方面嘗試,未來在掃碼方面,阿里也愿意把條碼庫做到分享平臺,大家一起來玩。
不只是商超,阿里還在研發(fā)更多的掃碼場景,例如,通過冰箱把大家的整個生活管理起來。具體是這樣:冰箱的屏幕掃商品碼,就能監(jiān)控冰箱內食物的新鮮程度以及過期時間,未來還可以在冰箱屏幕上實現短缺商品一鍵購買即自動下單。
另一方面,阿里也在積極開發(fā)掃碼“工具”。在支付寶、手機淘寶、微信等APP的“掃一掃”功能外,阿里去年開始與所有手機主流廠商合作,將手機攝像頭跟品牌商相連,打開攝像頭就直接掃碼,用戶不需要再去打開APP掃碼。這將植入到手機的操作系統(tǒng)里,手機聯網就可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所說的碼主要是指誕生自1949年的條形碼,而近兩年大家在手機上網中常用的“掃一掃”結交朋友、網購電影票,更多掃出的是二維碼。二維碼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推出的新標準,相對同一個商品對應一條條形碼,二維碼更是做到每一件商品都獨一無二,而這兩年也因騰訊推廣微信使得掃碼變得愈加流行。
3月4日,在崇文門新世界酒店,小白采訪了來京參加全國兩會的馬化騰。小白問,微信帶動了二維碼的普及,今天阿里宣布把各類條形碼打通并用活起來,騰訊怎么看掃碼的下一步?
小馬哥似乎對此有著深入的研究,絲毫沒有猶豫便侃侃而談。他認為移動互聯網的眼睛就是二維碼,過去有很多方法(看東西),包括藍牙等,但發(fā)現還是掃碼最簡單,不過相比掃碼,未來發(fā)展可能會有更大的突破,比如根據感性、WIFI、室內導航等,精確度可以達到一兩米內,就可以把線下服務連接起來,那時可能都不需要再掃碼了。
對此,業(yè)內人士認為,目前掃碼仍是主流,在阿里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們推動下,隨著越來越多人掃碼購物習慣的養(yǎng)成,未來還將誕生條碼生成、條碼收藏多種創(chuàng)新應用,便于人們收藏和使用。
----------------------------------------------------------
歡迎關注小白的微信公眾賬號,“愛因斯坦”,歡迎投稿和交流討論。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 賽力斯發(fā)布聲明:未與任何伙伴聯合開展人形機器人合作
- 賽力斯觸及漲停,汽車整車股盤初強勢拉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