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敗陣的日本手機卷土重來,中國手機需小心

日本手機品牌曾是全球的重要參與者,不過由于日本力推自己的PDC制式、競爭力不如其他手機品牌導致逐漸龜縮到國內市場,如今僅剩下索尼、松下等手機品牌,日前松下表示將推出100美元的手機與中國品牌競爭。

中國手機品牌是當下全球市場的一大勢力,在全球市場占有超過四成的市場份額,與三星、蘋果成鼎立之勢。

看起來這一切似乎中國手機品牌呈現(xiàn)一股燎原之勢,但是在這種繁榮之下,中國手機品牌依然有憂患,那就是它們太依賴國內市場,并沒完全具備在國際市場與三星、蘋果競爭的實力。

據(jù)估算,2014、2015年中國手機品牌有近80%的出貨量是在國內市場完成的,它們市場份額的節(jié)節(jié)上升主要是依賴國內市場取得的,這兩年在海外市場的整體份額幾乎沒有變化。

在印度市場和美國市場,三星都實現(xiàn)了反擊,鞏固了在印度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拉大與曾經挑戰(zhàn)它的印度本土品牌micromax的差距,在美國市場更是在兩年多時間后再度超越蘋果奪得份額第一的位置。

這證明了中國手機品牌的攻勢并沒有如表面看來的那么強,而三星也并沒有如我們在國內看到的那么弱,其實三星也在中國市場逐漸調整策略,去年以來推出的A9、A7100都迎合中國市場對長續(xù)航的需求增大了電池容量并取得一些成績,galaxy S7更是贏得了自蘋果推出iPhone6以來的好成績,幫助手機部門在今年再次成為三星電子的主要利潤來源。

其實筆者在比較了多個品牌、多款國產手機之后,發(fā)現(xiàn)它們當下的產品是存在一定的問題的,一些品牌即使價格達到2000元以上屏幕品質都未能達到三星A7的水準,這不禁讓想起了山寨機的潰敗,當時山寨機以價格和款式優(yōu)勢奪得了大量市場份額,但是用戶很快就唾棄它們的低品質,在三星推出符合中國用戶需求的產品、蘋果推出低價機后中國手機品牌能頂住壓力么?

三星在海外市場的反擊證明了其他品牌擁有的機遇,那就是在價格合適的情況下,品質會成為用戶關注的焦點,松下推出的產品價格低至100美元符合了印度和非洲等地的消費水平,其去年在印度市場發(fā)售了150萬部手機,占有大約1.5%的市場份額,可能會對眼下本就在海外發(fā)展不如國內市場順利的中國手機造成挑戰(zhàn)。

其實市場就是這樣,總是存在多元化的需求,或許日本手機品牌在失敗多年后,吸取了經驗教訓的它們開始重整旗鼓,中國手機品牌在海外市場需要謹慎應對。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6-08-16
已敗陣的日本手機卷土重來,中國手機需小心
已敗陣的日本手機卷土重來,中國手機需小心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