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一則“百雀羚”的民國風廣告《一九三一》被瘋傳,網友們紛紛贊揚其廣告創(chuàng)意。
截至5月11日中午12點,據第三方監(jiān)測平臺數據顯示,“百雀羚民國風廣告”相關報道文章近1000篇,算上微信近3000萬閱讀,總曝光量至少在1億以上,總閱讀量不少于4000萬。
坦率來說,這次“百雀羚”的民國風廣告事存在爭議的,特別是在轉化率層面上有所爭議。不過,營銷界人士公認,百雀羚最近幾年在營銷上一直非常注重品牌的宣傳。用“百雀羚”高層人士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說法,雖然數字化轉型離開了本土企業(yè)的安全區(qū),具有一定的風險,但企業(yè)數字化轉型不止是一種趨勢,而且是一種必然。
“百雀羚”的數字化轉型其實代表了老品牌互聯網轉型的潮流??v觀這幾年來,“百雀羚”營銷的內容基本是復古風為主,這種做法強化了其老品牌的印象,也更多限于營銷層面。
不過,同樣刷爆全網的案例“海爾官博君回應王健林”卻全然不同。這個事件從側面反映,傳統(tǒng)品牌、制造業(yè)企業(yè)不一定要過份強調自家歷史,也能用好玩有趣的方式做營銷。
去年10月,首富王健林的一則視頻被網友挖出來,王健林講述回購沈陽太原街萬達廣場商鋪的故事時說“海爾砸冰箱才幾個錢,我們賠十億多”。
不怕事大的微博網友@攝影師_Sherry 將該視頻截圖并@海爾,稱“聽說有人想搞事情,你怎么看?”。
@海爾 隨手轉發(fā)這條微博便回應稱“我還真沒有好好算過在車間工人三年工資還買不來一臺冰箱的1985年,張瑞敏砸的76臺冰箱對當初幾乎發(fā)不出工資的海爾意味著什么。但我知道現在身為官博君的我為什么買不起房了?!?/p>
此語一出遍火爆網絡,各大企業(yè)官博紛紛開始模仿#但我還是買不起房# 進行造句,一場娛樂式微博營銷拉開序幕。
這個事件之后,很多企業(yè)一直好奇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為啥網友會把視頻截圖給海爾官博君?第二個問題是,為啥#但我還是買不起房# 從海爾官博君嘴里說出來之后會引發(fā)企業(yè)官博們的“造句熱”。海爾官博君也因此被稱為“80萬禁軍教頭”。
對于很多企業(yè)官博來說,對@海爾 的態(tài)度都是“羨慕嫉妒恨”。老板總是找新媒體負責人人,你怎么就不能像海爾一樣,不花錢就搞個大事情?
實際上,“海爾官博君回應王健林”這個事情可遇而不可求,雖然有策劃成分,但更多是長時間積淀完成的。
大家沒看到的是,海爾官博君經常在微博下回復網友的評論,和網友插科打諢,個性鮮明,在微博上早就和網友成了無話不說的好伙伴。買不起房從這樣一個個性鮮明的官博君嘴里說出來,自然會引發(fā)很多人的共鳴。
微博營銷分成兩個時代,一個時代是小米的時代,當年用心靈雞湯、意見討論和轉發(fā)抽獎這種最簡單的方式造就了小米的“參與感”。而小米之后,微博營銷屬于海爾的時代。因為它用人和人溝通的方式和用戶打交道,這恰恰是互聯網思維最精髓、最本質的部分。
這種精髓和本質在20多年前也曾經存在,1995年起,海爾聯合動畫公司拍攝《海爾兄弟》動畫片在國內播出,通過描述海爾兄弟的探險經歷,向人們傳遞了科學與人文知識。
對于當時國內企業(yè)來說,把企業(yè)擬人化呈現在大眾面前,這種思維是絕無僅有的超前,即使是放到今天也依舊少見。當時這個抉擇,恰恰也正是20年前的“互聯網思維”。
很多傳統(tǒng)企業(yè)觸網學互聯網公司做營銷,學到的僅僅只是皮毛。借來了一套互聯網的營銷方案,僅僅只是做了一套很華麗的廣告。廣告終究不是藝術品,它不是為人服務的,沒有觸及人心,終究不會打動市場。
互聯網思維的本質其實就是深入人心,滿足人性深處的需求。今天如此,20年前也是如此。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20年前甚至是30年前的海爾就已經是“互聯網思維”的開拓者。
30年前,海爾張瑞敏砸冰箱,砸到的正是人心——大家都不懂家電黑盒子、能買到一臺冰箱就很開心的年代,第一個站出來談產品品質,讓行業(yè)從此透明化。某種意義上看,雷軍用跑分、用參數砸開手機這個黑箱子,這和當年張瑞敏砸冰箱的核心邏輯是一模一樣的。
海爾兄弟早就不單單只是生產冰箱、洗衣機,而是像當年動畫片里的兩個臭小子一樣,不斷環(huán)游世界、挑戰(zhàn)自己,在今天,別人都在談互聯網的時候,海爾開始探索物聯網和工業(yè)互聯網,把企業(yè)變成平臺進行二次創(chuàng)業(yè),不單單生產家電,而且還逐漸把觸角升級金融、物流等一系列產業(yè)之中。這家制造業(yè)企業(yè)做出了大多數互聯網企業(yè)都不敢干的事兒。
特別是海爾以西門子、通用這類企業(yè)為競標對手,發(fā)布COSMOPlat工業(yè)互聯網平臺,“無人工廠”的嘗試也多次得到了總理的認可,開創(chuàng)了中國工業(yè)4.0的潮流,把實體制造業(yè)和互聯網經濟以及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結合在一起,打破了所謂“互聯網經濟侵蝕實體經濟”的魔咒。
不管是產品、戰(zhàn)略上還是營銷上,20年前,海爾代表了當時的互聯網思維,20年后,海爾依舊是互聯網思維的代表。
作者:深幾度,微信號:852405518,微信公眾號“深幾度”,轉載請保留版權內容。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 賽力斯發(fā)布聲明:未與任何伙伴聯合開展人形機器人合作
- 賽力斯觸及漲停,汽車整車股盤初強勢拉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