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5年的國產手機戰(zhàn)場,華為小米稱霸戰(zhàn)打得難解難分,牢牢占住出貨量前二的位置。而在他們身后,一個個曾經輝煌的老品牌紛紛倒下消失。
天語垂死掙扎
在非智能手機時代,一度涌現出很多耳熟能詳的國內品牌,熊貓、波導、夏新等等,不過在智能手機時代,這些品牌逐漸離我們而去。這些曾代表第一代國產手機輝煌的品牌,目前只有歷盡波折的波導仍還健在,但也已淪為三線小品牌。
2015年年末,一則關于天語手機員工放假、工資暫時停發(fā),強制成立合資公司變相裁員的報道引發(fā)了廣泛關注。
天語手機崛起于我國山寨機時代,而后成功轉為“正規(guī)軍”.作為彼時的“山寨之王”,天語手機曾盛極一時,在2007年,天語手機的銷量一度達到高峰,1700萬部的年出貨量直逼當時在中國市場稱雄的諾基亞,成為國產手機銷量冠軍。
但進入智能機時代,靠銷售起家的天語,由于技術先天不足、沒有拿出一款熱賣產品而逐漸被邊緣化。
天語過去做入門級的手機尚有價格優(yōu)勢,但如今這種優(yōu)勢已蕩然無存。自小米開創(chuàng)了“互聯(lián)網手機”銷售模式的先河之后,以超低的價格造成了一大批山寨企業(yè)的消亡。隨后,其他國產手機企業(yè)紛紛加入千元機的戰(zhàn)局,拼高配的同時,價格卻不斷下探。此時,由于缺乏比較有競爭力的產品,天語在國內市場排名早已退出前十。
2015年底,天語欲進行渠道改革,成立合資公司,引入“代理商、省級合伙人、員工”,從而將各方的利益捆綁。之前vivo、oppo也都是這種模式,廠商和渠道參股,再拓展到各個省,后來很多公司開始學習這種模式。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天語能否憑借此次改革幫助企業(yè)走出困境,仍然是個未知數。
夏新無人接盤
與尚在泥潭中掙扎的天語相比,國內最早進入手機生產領域的老牌企業(yè)之一--夏新手機的消失來得更徹底。
據《證券日報》記者觀察,夏新手機官網的全部產品已下架,客服電話無人接聽,官方微博荒蕪,官方網站2014年就停止了更新。
據媒體引用的一份夏新內部文件稱,公司正逐步進入全面停產,現進入尋求股權轉讓階段,預計放假時間為三個月左右。周期結束后,如股權轉讓成功,將通知所有放假員工復工,由股權接收方確定最終崗位名單。
該公司有關人士否認了公司關門歇業(yè)的說法,但其表示,當前夏新科技正在尋找新的接盤人。而據知情人士近日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目前應該尚沒有人接盤,“現在誰敢接手,又掙不到錢。”
夏新科技2002年曾經拿下單款手機盈利8億元的輝煌成績,在2005年曾經達到鼎盛時期。曾位列“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前列,在2012年與360推出的“夏新大V”特供機曾名噪一時,成為當時的熱門暢銷手機品牌。
不過2009年由于連續(xù)三年虧損被象嶼股份借殼上市。同年,夏新科技成立,繼續(xù)從事通信手機領域,但回天乏術。
之后,夏新曾嘗試跟360手機、阿里云手機等合作,并推動電商渠道,但現在看來,夏新雖然繼續(xù)經營,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苦苦支撐。在隨后幾年智能手機全面普及的浪潮中,換了東家的夏新手機仍然鮮有作為,最終跟上了諾基亞、摩托羅拉的“離場”步伐,告別了手機市場。
有分析指出,在國內以小米、魅族、樂視等新興互聯(lián)網手機公司新模式的出現,以及華為、中興等傳統(tǒng)廠商的成功轉型,都讓在智能時代掉隊的夏新等沒有跟上智能機潮流的廠商被時代所淘汰。
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年初時,中國的手機品牌有540多家,到2014年末,140家已經消失。2015年,夏新、天語又被曝狀況堪憂。
夏新手機的倒下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隨著行業(yè)的變化和中國科技產業(yè)的轉型,未來還會有倒下的傳統(tǒng)企業(yè)同時也會有新興力量崛起。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比亞迪捐資30億元成立教育慈善基金,助力培養(yǎng)卓越人才,推動中國科教進步
- ?5年投入200億打造飛行汽車!?長安汽車布局萬億“低空”市場
- 英偉達涉嫌違反反壟斷法 市場監(jiān)管總局依法決定立案調查
- 上海敲定5G-A發(fā)展目標:到2026年發(fā)展500萬用戶,建設3.2萬個3CC基站
- 中國電信注資10億成立天通衛(wèi)星科技公司,將推動衛(wèi)星通信手機向3000元下探
- 上汽今年銷量或會被比亞迪反超,痛失18年“中國車企銷量冠軍”
- 英特爾CEO基辛格名為退休,實為被董事會趕下臺?
- 華為申請多枚鴻蒙辦公商標,涉及辦公用品等多個領域
- “數智化”登頂《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語,數智技術應用深入人心
- IDC預計:2028年AI基礎設施支出將超1000億美元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