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易”:字幕中文翻譯備受關注,引燃《敦刻爾克》票房收入

image.png

Promotional material for Dunkirk Photo: IC

《敦刻爾克》宣傳圖片: IC

筆者工作于甲骨易譯制,作為翻譯從業(yè)者的一員,看到身邊朋友(包括我本人)為了再看一遍字幕到電影院二刷《敦刻爾克》,我應為我們所從事的這份工作揚眉吐氣了。

很多朋友其實不知道,院線電影字幕及對白本翻譯,時間緊,任務重,需要在譯制周期有限、委托譯制方嚴要求高標準的情況下完成一部大片翻譯以及口型稿的校正,這其中的壓力可想而知,每一位翻譯工作者都會為作品竭盡所能。

我二刷《敦刻爾克》除了為了再次欣賞諾神電影膠片質感畫面和獨特的戰(zhàn)爭視角外,另一個目的就是想再去好好看一遍中文字幕。

這部影片字幕不多,但臺詞精煉,句句都是力量,蘊藏著深意。譯者賈秀琰,這位始終不缺少話題的電影翻譯,從2012年《黑衣人3》開始,不僅讓觀眾認識了她,還順帶把“翻譯”這個職業(yè)由幕后帶到了臺前。她這次又走到了大家的熱議中,起因是“home”一詞在特定語境中沒有譯成“家”。第一次在影院看的時候,我的確沒有注意到這個點,是在網友關注這一翻譯時才注意到的。

二刷后我不得不敬佩譯者的用心,雖然我沒有做過歷史題材電影的字幕,但從經驗上,我知道翻譯這樣的影片不僅需要前期查閱大量史料,還要有良好的軍事知識儲備,這些自不必說。若想精益求精,還需要根據特定場合、特定任務、特定語境,推敲每一個臺詞最合適的譯法。比如:“home”最簡單最安全的譯法是“家” “家園” “家鄉(xiāng)”,片中有很多地方也是這樣翻譯的,但是當英國高級軍官心系數十萬戰(zhàn)士的生命,在撤退的棧橋上指揮部隊,看到軍艦一艘艘被炸毀,正當他接近絕望,海平面出現(xiàn)祖國千艘民船來異國海岸接他們撤離時,心中已遠不是“家”這個概念了,沒有比“祖國”更能回答這位高級指揮官的內心了。通過這部影片,其實我們也看到了導演諾蘭自己的家國情懷。

筆者認為,一部電影的字幕翻譯,如果能夠在準確傳達電影信息且偶有亮點的情況下,做到不讓人出戲、不喧賓奪主,就應算作成功的翻譯作品。筆者平時對電影的字幕翻譯比較敏感,但此次觀影并未感覺有何跳脫之處。

至于《敦刻爾克》字幕中文翻譯有多備受關注,不是筆者吹噓同行,看看發(fā)在環(huán)球時報英文版社會焦點頭版Top news就可想而知了。

Posted in: SOCIETY, CHINA FOCUS

發(fā)布于:中國焦點社會板塊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a subtitle of British war film Dunkirk has triggered heated debate in China, after the word “home” in the subtitle was translated as “Zuguo ”(motherland).

英國戰(zhàn)爭片《敦刻爾克》字幕中的單詞“home(家)”譯為“祖國”后,該字幕翻譯在中國引起了熱議。

Some viewers and movie critics criticized the translation being too political, while others argued that “home” in that historic moment can also mean “motherland.”

一些觀眾和影評人認為該譯法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另外一些人則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刻,“home”可以指“祖國”。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words is that ‘home’ has more human connotation and Zuguo is more nationalist. However, the movie’s motive is to depict a place ‘on the earth without maps,’ so the translation doesn’t fit in the context,” a netizen said on Sina Weibo.

一位網友在新浪微博上發(fā)貼:“這兩個詞之間的區(qū)別在于,‘家’更富于人性內涵,而‘祖國’更具民族主義色彩。但是,電影最初是想描述一個‘在地球上但不在地圖上’的地方,所以,這個譯法不適合當時的語境?!?/p>

Dunkirk depicts the retreat of Allied soldiers from the UK, France and Belgium under Nazi Germany's encirclement in 1940 during World War II.

《敦刻爾克》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發(fā)生在二戰(zhàn)期間,1940年英、法、比利時盟軍士兵從納粹德國的包圍圈中撤退的故事。

“Some sensitive viewers are just uncomfortable with the use of the word Zuguo, because in their mind the word mixes the concepts of state and homeland, which is too political for them,”Shi Wenxue, a Beijing-based film critic, told the Global Times on Tuesday.

“有些敏感的觀眾對‘祖國’這個詞的用法感到不舒服,因為他們認為這個詞混淆了國家和家園的概念,政治色彩太濃厚。”北京影評人石文學周二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For those British soldiers who escaped from hell, when they saw the White Cliffs of Dover, the southeastern corner of their territory, the 'home' meant the Great Britain, their motherland,” said an anonymous British PhD student who studied in Beijing-based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對那些從地獄逃出來的英國士兵而言,他們看到英國領土東南角的多佛白崖時,‘home’就是指英國,他們的祖國?!本妥x于北京中國人民大學的一位英國博士生匿名表示。

“So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has no problem,” he said.

“所以,中文翻譯沒有問題?!彼f。

-----來自翻譯工作者 甲骨易 王磊

極客網企業(yè)會員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09-12
“甲骨易”:字幕中文翻譯備受關注,引燃《敦刻爾克》票房收入
Promotional material for Dunkirk Photo: IC《敦刻爾克》宣傳圖片: IC筆者工作于甲骨易譯制,作為翻譯從業(yè)者的一員,看到身邊朋友(包括我本人)為了再看一遍字幕到電影院二刷《敦刻爾克》,我應為我們所從事的這份工作揚眉吐氣了。很多朋友其實不知道,院線電影字幕及對白本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