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今日頭條“全球思想盛筵”將以“人工智能與人類文明為主題”,與來自科技界、學術界、產業(yè)界的世界級頂尖專家學者,以及科技先鋒企業(yè)家匯聚一堂,共同探討人工智能將為人類未來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
本次會議的合作伙伴包括哈佛大學伯克曼互聯網與社會中心、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聯合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中心。
公開資料顯示,哈佛大學伯克曼克萊恩互聯網研究中心是全球互聯網相關研究的重鎮(zhèn),集教授、訪問學者、法律工作者與業(yè)界人員在內的多元研究力量,從事的研究涵蓋社會、文化、技術、商業(yè)和政策等多個領域。哈佛大學伯克曼克萊恩互聯網及社會研究中心(Berkman Klein Center)與MIT 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正在共同牽頭“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基金”,開展基于事實的研究,為私營部門和公共部門的決策者提供指導,并參與有影響力的試點項目,讓人工智能的應用普惠公眾,基于人工智能的倫理和治理建立制度知識庫,培養(yǎng)人才,加強與行業(yè)和政策制定者的互動。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對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興技術與產業(yè)、產業(yè)集群創(chuàng)新,產業(yè)監(jiān)管,創(chuàng)新價值鏈等問題有專門研究。薛瀾院長,作為新一代人工智能戰(zhàn)略咨詢委員會成員,正在參與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項目,為規(guī)劃和重大科技項目實施,以及國家人工智能發(fā)展的相關重大部署提供咨詢。
2017年9月,聯合國犯罪和司法研究所(UNICRI)主任Cindy Smith和荷蘭王國國際組織大使Johan van der Werff簽署了“東道國協定(Host Country Agreement)”,決定在海牙成立第一個聯合國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中心。該中心的成立是2014年UNICRI推出的機器人和人工智能項目的關鍵成果,目的在于進一步討論對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的管控問題。
如今,摩爾定律下,科學技術正在以指數級的速度發(fā)展,尤其是人工智能領域——從智能手機的普及到自動駕駛的研發(fā),從“深藍”的問世到“AlphaGo”的驚艷……現實中,人工智能正在快速拓展自己的影響力邊界。有研究機構宣稱,人工智能正在促進社會發(fā)生轉變,這種轉變比工業(yè)革命“發(fā)生的速度快10倍,規(guī)模大300倍,影響幾乎大3000倍”。
人工智能產業(yè)對人類生產生活的改變,已經逐漸從直接參與研發(fā)生產的技術和產業(yè)領域擴大到非直接參與者。讓人工智能更好地造福人類,減少給人類社會發(fā)展帶來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不僅僅需要技術專家和企業(yè)家的努力,更需要經濟社會等各領域的思想領域積極貢獻思想與智慧。組織跨學科各領域的頂級大腦探討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zhàn),這是人工智能行業(yè)的參與者尤其是產業(yè)界的佼佼者們必須要做的事情。
作為國內最早一批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產品中,并對行業(yè)產生顛覆性影響的今日頭條而言,擔負起行業(yè)領頭者的責任,直面人工智能快速發(fā)展可能帶來的各行業(yè)困境,正是舉辦這場“全球思想盛筵”的意義所在。
今日頭條表示,目前“全球思想盛筵”仍在面向非營利的機構公開招募合作伙伴,所有符合以下原則的機構都可以在線申請。具體包括:
一、廣泛參與“讓技術造福人類”相關課題研究
二、已經擁有或正在研發(fā)對人類社會有益的開創(chuàng)性技術
三、牽頭技術與政策的相關研究項目,推動技術造福于人類社會
四、制定和推行行業(yè)標準,使技術不僅能發(fā)揮出最大效益,同時也能降低其帶來的風險
五、發(fā)起并推動讓技術對人類社會產生積極影響的相關倡議
“所有能夠滿足上述至少三個條件的機構,我們都誠摯地邀請成為“全球思想盛筵-人工智能”的合作伙伴,與頭條和清華、哈佛以及聯合國一道,共同就人工智能時代面臨的各種科學與社會的問題進行研討。”今日頭條大會負責人說。
- ChatGPT推出圖片管理功能:AI創(chuàng)作更高效!
- 抵御關稅沖擊,美國PC市場2025年Q1逆襲:出貨量激增12.6%,庫存量將大增
- 全球電車風潮涌動:中國與歐洲領跑,同比增長29%的電動汽車銷量新篇章
- AI編程大勢所趨:半年內90%,一年內幾乎全部代碼由AI編寫
- iPhone 17系列機模意外曝光,小米SU7 Pro交付時間嚇壞用戶
- 福耀科技大學獲批,曹德旺回應:壓力山大,批下來就要做好,求真務實才是關鍵
- 特斯拉Cybertruck新功能:FSD大更新,輕松實現停車啟動、智能召喚與倒車,駕駛更智能!
- 大眾汽車裁員風暴來襲:軟件部門Cariad大刀揮向三成崗位,風雨飄搖中的裁員序幕?
- 保時捷扛不住壓力裁員3900人:全球跑車銷量王也難逃經濟寒冬?
- 小米SU7 Pro交付時間“神話”被打破:承諾變泡影,小米王化緊急回應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