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wǎng) 北京時間2月2日早間消息,美國一名聯(lián)邦法官上周五表示,專車服務Uber的司機可能應當享有正式員工的待遇,而不應當作為獨立合同工為其提供服務。就在一天前,舊金山的另外一名法官也對專車服務Lyft發(fā)出了類似的警告。
這兩家公司都在利用智能手機應用來撮合司機和乘客達成交易,并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但這類服務的很多司機都提起訴訟,認為他們應當享有最低工資、費用報銷和其他福利。
“有人說Uber只是一個軟件平臺,但我認為這沒有說服力。”美國地區(qū)法院法官愛德華·陳(Edward Chen)上周五說。
隨著Uber、Lyft和其他專車公司對美國出租車市場展開顛覆,他們遭到的訴訟也在逐步增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IbisWorld估計,美國專車市場的規(guī)模達到110億美元。Uber創(chuàng)立于2009年,是美國估值最高的一家科技公司。該公司上月以400億美元的估值完成了最新一輪12億美元的融資。
由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領導的Uber已經(jīng)通過這種獨特的智能手機應用,顛覆了全球各地的運輸市場,并引發(fā)多地出租車司機的抗議。
加州法律
自家司機的不滿也對專車服務的發(fā)展構成了障礙。舊金山的Uber和Lyft司機原本希望代表全美司機起訴這兩家公司,但被法官將訴訟主體限制為舊金山司機。他們指控這兩家公司違法加州勞動法,而他們的代理律師也已經(jīng)提出上訴,仍然希望將訴訟主體列為全美司機。
在周四的Lyft案聽證會上,美國地區(qū)法院法官文思·查布里亞(Vince Chhabria)表示,雖然使用歷史工作描述和定義來歸類員工有些過時,但早先案例的判決使他認為,這些專車服務的司機應當被歸類為員工。他并未透露何時會發(fā)布正式裁決。
愛德華·陳上周五表示,有很多規(guī)定都可以認定Uber司機究竟是員工還是合同工,包括他們是否為Uber提供了服務,以及Uber能否控制他們的工作。愛德華·陳正在考慮Uber有關駁回此案的請求。
Uber控制
他指出,Uber制定了司機的收費費率,并對其進行檢查。沒有這些司機,Uber就無法創(chuàng)收,而且Uber也可以解雇這些司機。
“我認為司機服務于Uber。”愛德華·陳說,“如果你只是銷售一款應用,可以在應用商店內銷售,但Uber的做法并不局限于此,不是嗎?”
Uber代理律師羅伯特·亨德里克斯(Robert Hendricks)表示,Uber是一家知識產權公司,不是運輸企業(yè)。司機并不服務于該公司,司機也是該公司的客戶。
他表示,由于Uber受益于使用該應用的司機,所以這些司機都是他們的客戶。“我們通過授權軟件賺錢,當他們成功使用軟件時,我們就可以獲得補償。”他說,“通過交易獲利與通過服務獲利是兩種不同的模式。”(書聿)
- 智駕領域智界就是第一?問界排第幾?
- ChatGPT推出圖片管理功能:AI創(chuàng)作更高效!
- 抵御關稅沖擊,美國PC市場2025年Q1逆襲:出貨量激增12.6%,庫存量將大增
- 全球電車風潮涌動:中國與歐洲領跑,同比增長29%的電動汽車銷量新篇章
- AI編程大勢所趨:半年內90%,一年內幾乎全部代碼由AI編寫
- iPhone 17系列機模意外曝光,小米SU7 Pro交付時間嚇壞用戶
- 福耀科技大學獲批,曹德旺回應:壓力山大,批下來就要做好,求真務實才是關鍵
- 特斯拉Cybertruck新功能:FSD大更新,輕松實現(xiàn)停車啟動、智能召喚與倒車,駕駛更智能!
- 大眾汽車裁員風暴來襲:軟件部門Cariad大刀揮向三成崗位,風雨飄搖中的裁員序幕?
- 保時捷扛不住壓力裁員3900人:全球跑車銷量王也難逃經(jīng)濟寒冬?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