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以“教學相長·學以促用”為主題的GET 2019教育科技大會在北京開幕,來自全球學術界、政界、商界等200多位嘉賓匯聚一堂,圍繞素質能力培養(yǎng)、教育與科技、智能化教育、新課程融合設計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對話與交流,共同探討未來教育發(fā)展趨勢。
會上,精銳教育集團副總裁焦典博士發(fā)表了題為《以學習者的視角看科技賦能教育的未來》的演講,分享了科技如何為學習者個體賦能,達到真正由科技驅動的公平教育與個性化教育。
科技助推教育公平,讓每個孩子有陽光的起點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起點,隨著“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創(chuàng)新,信息化如何更好地促進教育改革、服務學生成長和推進教育公平,成為未來教育發(fā)展的重要課題,《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明確提出要“發(fā)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實現發(fā)展“互聯網+教育”,促進優(yōu)質資源共享。
焦典博士提到,中國每年誕生1100萬新生兒,但是,中西部地區(qū)仍有1200萬的3-5歲孩子沒有條件實現早幼教育,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現象依然存在。提升中國整體人口的素質和競爭力,需要提升每個人的力量,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促進教育行業(yè)發(fā)展,實現優(yōu)質資源和信息的流動共享,助推教育公平。
他表示,“一直以來,我們想用科技顛覆教育行業(yè),想讓不公平、稀缺的優(yōu)質資源通過科技的手段傳遞到14億人民的身上。這是一個美好的愿景,我們也一直在推動。”
秉承“做有溫度的教育”的初心,精銳教育多年來堅持踐行教育使命。一方面不斷進行科技創(chuàng)新,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推進教學形式高效化改革,深化互聯網教育信息化發(fā)展,推動教育資源均衡,另一方面堅持教育公益活動,利用自身完善的在線教育服務體系,向貧困地區(qū)贈送免費名師課程和家庭教育課程。精銳教育進行科技創(chuàng)新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始終是提升教育質量和促進教育公平,最終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公平普惠、有溫度、人性化的優(yōu)質教育。
AI智能輔助教學,打造學習者超強學習力
隨著在線教育走向3.0智能化時代,教育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探索已逐步進入教學全場景式應用,深入教與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焦典博士在會上提到,盡管我們通過不斷嘗試各種算法和技術,賦予了機器高效的學習能力,但是由于人腦和電腦的本質區(qū)別,機器學習的經驗不能直接用于作為有機個體的學習者。因此,個體學習者的能力如何真正達到高效是智能教育探尋的重要方向。
焦典博士現場引用了哈佛大學兒童教育發(fā)展中心對人腦發(fā)展歷程的分析,說明了人類認知力、創(chuàng)造力等能力發(fā)展的關鍵階段。
他認為,學習的過程是從輸入到輸出,目前很多的教育創(chuàng)新都偏向于輸入端,如AI、VR眼鏡,AR增強現實,但孩子需要調動自己的感受器官去消化吸收知識,在這方面真正突破的方向是腦科學。希望未來可以通過腦科學,包括腦機接口,來突破人類學習的極限。
如何通過腦科學來突破人類認知的極限?根據神經學專家保羅.麥克里恩提出的“三腦理論”,即大腦在演化過程中進化出原始腦、情感腦和理性腦,焦典博士認為,科技應結合三腦的不同特點來充分發(fā)揮它們的功能。通過賦予學習者高效的學習環(huán)境和娛樂化教學分別調動原始腦和情感腦,同時為“理性腦”做好AI教學輔助,合理規(guī)劃任務區(qū)間和難度,實現“三腦合一”,促進學習者學習力、創(chuàng)造力的形成。
焦典博士最后談到,教育與科技融合,本質就是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教育,實現因材施教和人才自主發(fā)展。精銳教育將不斷探索前沿科技,讓科學賦能學習者個體,真正地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習者為本的創(chuàng)新實踐,助力學生的學習力提升。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春運搶票有妙招,小米SU7限量版洋紅版閃亮登場,你準備好了嗎?
- 阿里云通義千問視覺理解模型再降80%,視覺AI進入新紀元
- 騰訊音樂集團侵權風波再起:中國音樂著作權協(xié)會再勝訴
- 蘋果新Magic Mouse 3重新設計充電口,不再“神秘”,究竟能否打破常規(guī)引人關注
- 日本車企11月產量受新能源沖擊,行業(yè)整合能否破局?
- XR設備市場風向轉變:AR崛起,VR熱度不減
- 全球用戶聯手抵制微軟:自由軟件基金會呼吁持續(xù)施壓
- 王騰雙喜臨門:小米中國區(qū)重磅晉升,REDMI品牌再添新翼
- 蘋果折疊iPhone爆料:未來已來,2026年亮相,預計年產1500萬至2000萬臺
- 小米大家電團隊遷址武漢,科技園F棟開啟新篇章:科技與傳統(tǒng)的完美融合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