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流量當月不清零 優(yōu)惠政策如何再擊消費痛點

新華社北京10月4日電題:上網流量當月不清零 優(yōu)惠政策如何再擊消費痛點

新華社記者高博 魯暢

日前,國內三大運營商同時推出手機套餐剩余流量當月不清零服務,10月1日起,套餐內當月剩余流量可延期結轉至次月底前使用,備受關注的“流量不清零”政策塵埃落定。

然而,在不少消費者看來,流量當月不清零只是一個“階段性勝利”。業(yè)內人士指出,真正實現“提網速降資費”,需要加速技術的變革、擴大用戶群和深化競爭機制,監(jiān)管部門也要推出實質性政策加快提速降費進程。

“流量當月不清零”誰能受益?

手機套餐流量當月不清零政策,即客戶當月套餐內未使用完的流量,可以結轉至次月使用。比如,10月套餐內剩余流量可延期結轉至11月底前使用,但不能累積到12月份使用,后續(xù)月份以此類推。據悉,此項服務適用于所有手機上網按流量計費的月套餐用戶,用戶無需申請,默認開通。

電信行業(yè)分析師付亮表示,流量不清零措施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流量當月清零的激烈矛盾,但仍不能徹底解決手機流量資費不合理的問題。

記者采訪發(fā)現,作為“提速降費”的一項舉措,“流量當月不清零”的政策在消費者中也看法不一。“剛一聽好像挺好,實際細想沒多大意義。”北京消費者孫先生說,“如果對于一個每個月流量都不夠的人來說,流量依然不夠用,而對于每個月流量用不完的人來說,流量越攢越用不完,其實最實在的還是應該把費用降下來。”

“能做到當月不清零,也是為消費者考慮了,起碼邁出了第一步,但為什么做不到月月不清零呢,消費者自己花錢買的流量應該有自己支配的權力。”北京市民楊先生認為,除了不清零,運營商還應該盡量實現流量便捷“贈與”,減少過多的套餐選項和限制。

究竟有多少用戶能從“流量當月不清零”政策中受益呢?電信行業(yè)觀察家、飛象網總裁項立剛表示,大部分用戶每月所用流量基本穩(wěn)定,即每月剛剛夠用或者不夠用,如果每月都剩余過多流量,用戶可能早更換更適合自己的餐套了。“這項措施適合那種在某個月突然有大量流量需求,而恰好上月有結余流量的用戶。”

流量能否滾存更長時間、永久不清零?

記者采訪了解到,不少消費者都認為,從單月流量清零變成雙月清零,運營商確實有所讓利,但并非想象中那種徹底的“流量不清零”,所以不少消費者問:“手機流量為什么不能永久不清零?”

項立剛表示,從全球范圍來看,流量按月清零是一個基本原則,目前國際上僅有幾個運營商推出了“流量當月不清零”服務,但設置了較高的門檻,如限定大流量套餐、4G套餐、需要長周期合約捆綁、設定滾存流量門檻等前提條件。

“目前我國三大運營商實行的月套餐剩余流量當月不清零,可為所有月套餐客戶提供服務,消費者無需申請,默認開通,且次月優(yōu)先扣減上月結轉的剩余流量,與國際運營商相比力度更大一些。”項立剛說。

付亮表示,運營商推出套餐的目的,就是打包優(yōu)惠,流量清零主要是針對套餐用戶,用戶選擇某一項套餐實際是接受這些條款的。“用戶不滿意的原因并不只是流量清零,還應包括流量套餐超出后的資費明顯高于套餐內資費。當前套餐外流量資費的價格明顯高于套餐內資費,所以討論套餐整體價格以及基礎計費價格下降比流量不清零更有意義。”

付亮指出,流量不清零一定程度上會給消費者讓利,但實施流量不清零服務,相當于在套餐打包優(yōu)惠的基礎上加了個“補丁”,計費系統(tǒng)會有所變動,這可能會增加運營商的成本,運營商的營收會受到影響,壓縮了其他降費的可能性,有可能讓降資費變得更加困難。

“實打實”的降資費訴求該如何實現?

如何真正實現“提速降費”?業(yè)內人士指出,要讓手機用戶真正感受到運營商的誠意,最直接的方式是降低資費,而降低資費則主要靠技術推進、擴大用戶群和深化競爭機制去實現。

“我國國內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相對遲緩,3G牌照遲發(fā)10年,4G牌照遲發(fā)5年,用戶數占移動通信用戶總數比例低。”付亮認為,通信行業(yè)資費的降低主要依靠技術的革新,只有盡快淘汰落后的2G網絡,才可以有效降低網絡的運營成本,從而從整體上降低資費。

“1GB流量,在2G時代是要1萬元,3G時代要300元,4G時代只要50元了,能不能降至10元,甚至是5元,當然是可以的。”項立剛說,從技術發(fā)展規(guī)律上看,2G到3G、3G到4G,通過技術提升已經實現了成本的下降。

此外,用戶規(guī)模也是關鍵因素。“只有用戶多,價格才會快速下降。”項立剛表示,規(guī)模越大,用戶的平均成本就越低。他預計,年內4G網絡用戶將達3億,一旦達到這個規(guī)模,4G服務資費有望實現調整。

對于套餐內外資費差距太大的問題,付亮表示,優(yōu)化套餐結構,減小套餐內外價格差,實行流量費“階梯定價”,越用越便宜是一個方向。

付亮進一步指出,行業(yè)監(jiān)管部門應通過限制壟斷、價格上限管制、落后區(qū)域政策傾斜等手段來推進行業(yè)服務不斷提升質量,此外鼓勵競爭,讓民營資本有序、有效進入通信行業(yè),為虛擬運營商的進入提供更好的政策條件,使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完)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5-10-08
上網流量當月不清零 優(yōu)惠政策如何再擊消費痛點
新華社北京10月4日電題:上網流量當月不清零 優(yōu)惠政策如何再擊消費痛點新華社記者高博 魯暢日前,國內三大運營商同時推出手機套餐剩余流量當月不清零服務,10月1日起,套餐內當月剩余流量可延期結轉至次月底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