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后股價跌幅超11% 搜狗還有機會走完后面的路嗎?

距離2018年1月29日的財報發(fā)布時間還有不到一周,搜狗的股價卻依然在11.18美元這一低谷無力自拔。不過短短數月,股價跌幅便已超11%,13美元的發(fā)行價更是成為難以企及的“輝煌”,對于搜狗和其CEO王小川而言,除了尷尬,更多的則是來自董事會、大小股東和公司內部的壓力,無怪乎王小川多次在公開場合發(fā)出“上市以后其實挺累”的感慨。

造血能力下降 搜狗生存堪憂

據了解,搜狗自身業(yè)務發(fā)展問題嚴重,造血能力大幅下降,其主要營收來源——搜索及搜索相關廣告業(yè)務已顯頹勢。媒體報道稱,搜狗搜索及搜索相關廣告業(yè)務從2014年到2017年上半年相應的數字是:3.58億美元、5.40億美元、5.97億美元、以及3.29億美元。2017 年全年如果大致是半年乘以 2,約為 6.58 億。雖然這樣肯定不及到年底最終的數據精確,但也足夠說明問題。由此可以推算出,最近三年搜狗搜索及搜索相關廣告業(yè)務的漲幅大致是:50.8%、10.6%、10.2%??梢园l(fā)現,這一部分業(yè)務已經觸及天花板,近幾年間漲勢大幅衰減。

搜索業(yè)務觸及天花板的背后,是搜狗難以打破現有競爭格局的困境。根據美國網站通訊流量監(jiān)測機構StatCounter Global Stats的數據,2017年搜狗在國內搜索行業(yè)排名第四,市場份額僅占3.56%。再加上搜狗在技術和資金方面的投入遠遠落后于競爭對手,用戶體驗變差也持續(xù)導致用戶流失。為了挽回市場,搜狗從2016年5月起,接連發(fā)布了明醫(yī)、英文、學術等搜索產品,卻因為市場小眾、功能不完善等原因沒有得到市場認可,難以逃脫“雞肋”產品的命運。

依賴外部流量 搜狗喪失獨立性

搜狗的搜索業(yè)務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于第一大股東騰訊,騰訊生態(tài)貢獻給搜狗的流量占其總流量的36%。但騰訊產品的未來搜索入口卻并不局限于搜狗。根據搜狗招股書,騰訊同意在2018年9月之前,讓搜狗搜索引擎成為旗下產品的默認搜索引擎,也就是說這對搜狗來說并不是一個鐵飯碗。

實際上,從2017年4月起,微信先后成立自己的移動搜索市場部門,并推出了“搜一搜”和“看一看”功能。微信搜索入場意味著騰訊會將流量資源優(yōu)先向自家傾斜。而“搜一搜”和“看一看”這兩項功能也被騰訊特意強調,用的是微信團隊自主技術而不是基于搜狗技術。因此,一旦騰訊自家的搜索業(yè)務發(fā)展起來,隨時可能終止為搜狗導流,而失去騰訊這座靠山的搜狗,將面臨流量驟降的情況。

然而騰訊并不是搜狗第一大流量來源。據搜狗招股書顯示,搜狗與手機廠商合作采買流量占總流量43%。而當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展開與移動設備制造商的合作后,搜狗必須投入更高成本來保住流量。以2017年第三季度為例,搜狗獲取流量成本為8580萬美元,占廣告營收的38%。因此,當搜狗無力承擔如此高額的流量成本之時,其營收將出現斷崖式銳減,公司生存也會遭遇重重挑戰(zhàn)。

紙上談兵 搜狗AI戰(zhàn)略難落地

內外交困的搜狗為了提升市場信心,開始向人工智能公司轉型。但目前來看,搜狗推出的“AI”產品智能技術含金量并不高。相比其他行業(yè),AI更是一個“大投入、長周期、低短期現實回報”的行業(yè),以搜狗的體量很難支撐起AI業(yè)務發(fā)展。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從提出“赴美AI第一股”的口號上市后到現在,搜狗始終沒能進入國內AI研發(fā)的前沿地帶。搜狗推出的翻譯應用、智能副駕、智能手表糖貓等產品技術門檻低,離真正的AI所講的“自然交互”,“知識計算”等理念還有很長距離。

舉例來說,早在搜狗汪仔答題助手去年參加《一站到底》節(jié)目時,就有網友質疑其更像是搜索題庫,并不具備自我分析能力。比賽中,汪仔沒能搶答正確或搶答錯誤的題目,恰恰是在百度文庫和網上《一站到底》題庫中搜不到的題目。而最近隨著直播答題的火熱,汪仔再度成為搜狗主推的產品,但有媒體測試發(fā)現汪仔的勝率僅為33%,除了直接搜索出答案的傻瓜題,對那些相對復雜的題目,汪仔的答案都是“啊呀,這題汪仔還在想”,這進一步驗證了網友對汪仔是“word人工智能”的戲稱。

再比如,搜狗糖貓智能手表號稱是基于搜狗AI人工智能平臺打造,卻被網友吐槽稱“賣的是情懷和故事”。諷刺的是,急于體現業(yè)績的搜狗還雇了水軍專門在電商平臺為糖貓手表刷好評,但因為請的刷單人員是“豬隊友”,誤以為糖貓是種糖,各種和糖有關的烏龍評論成為了業(yè)內外的笑話。

搜狗上市前,張朝陽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未來在財務上搜狗的上市和業(yè)績良好的表現,將會直接反映到搜狐的財報里面,尤其是盈利。這對于搜狐是一個利好消息。”然而到如今,距離搜狗發(fā)布2017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還有一周的時間,不管是縮水的市值還是業(yè)務,都讓搜狗沒有時間再打翻身仗。那么,面對這樣一個非但無法錦上添花、反而將成為拖累的搜狗,張朝陽和董事會將做如何打算?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8-01-24
上市后股價跌幅超11% 搜狗還有機會走完后面的路嗎?
距離2018年1月29日的財報發(fā)布時間還有不到一周,搜狗的股價卻依然在11 18美元這一低谷無力自拔。不過短短數月,股價跌幅便已超11%,13美元的發(fā)行價更是成為難以企及的“輝煌”,對于搜狗和其CEO王小川而言,除了尷尬,更多的則是來自董事會、大小股東和公司內部的壓力,無怪乎王小川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