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21日消息,據CNBC報道,專家表示,華為可能要求美國公司支付更多的專利技術使用費,因為這家陷入困境的公司希望反擊來自華盛頓方面的持續(xù)壓力。
這將標志著華為戰(zhàn)略的重大轉變。盡管華為擁有支撐電信行業(yè)的一些重要專利,但在知識產權方面,華為通常并不被認為是一個打官司愛好者。
上周,路透社報道稱,華為要求Verizon為使用超過230項華為專利支付10億美元費用。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這其中涉及從核心網設備到物聯(lián)網技術在內的多種專利。Verizon案例目前不屬于法律案件。
CNBC表示,在專利糾紛方面,Verizon可能并非華為唯一瞄準的公司。華為總裁、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本周表示,華為可以向更多公司索取專利使用費。
“在過去幾年中,我們沒有積極地向使用我們知識產權的公司索取知識產權使用費,這是因為我們忙于實現(xiàn)業(yè)務增長。一旦我們有更多的閑暇時間,我們可能會嘗試從那些使用我們知識產權的公司那里獲取一些資金?!蓖瑫r任正非補充說,不能把專利作為“武器化”來抑制人類社會的發(fā)展。
企業(yè)如何使用華為專利?
華為一直被禁止向美國市場銷售電信設備,但是美國公司仍然通過第三方在使用那些采用了華為專利的技術。
當創(chuàng)建下一代移動網絡(如4G或5G)時,需要就全球標準達成一致。這些協(xié)議本質上是關于這項技術將如何在全球范圍內工作的協(xié)議,這樣就會有系統(tǒng)的一致性,從而允許智能手機與網絡進行通信。所謂的標準機構要做的就是這些事情。
華為及其競爭對手愛立信和諾基亞等公司,將通過這些標準組織為構建移動網絡體系結構做出貢獻。
在這樣做的過程中,這些公司設計出技術,然后申請專利。這些專利對4G或5G等標準至關重要,將被視為“標準基本專利”或者SEP。
根據知識產權分析平臺Relecura向CNBC提供的數據,華為在全球范圍內已獲得超過6.9萬項專利,涉及從數據傳輸到網絡流量管理的方方面面。華為另有49,379項專利申請正在進行當中。其中,超過57%在中國,而近18%在美國——華為的第二大專利市場。
雖然華為在4G SEP方面稍落后于其他企業(yè),但該公司是5G時代的領導者。根據追蹤專利的市場情報公司IPlytics的數據,華為擁有最大的5G專利組合(約1554個SEP),并且領先于諾基亞、三星和LG電子。
因此,盡管華為的網絡設備并未被美國主要電信運營商所使用,但他們購買產品的其他供應商可能正在使用華為的專利技術。鑒于華為擁有如此多的關鍵專利,其他幾家美國運營商也可能正在使用這家中國公司的專利技術。
圖片版權@C114.
為何現(xiàn)在采取行動
專利糾紛在技術和電信領域并不少見,比如蘋果和高通之間就發(fā)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糾紛。甚至華為的競爭對手諾基亞也在2016年卷入了與蘋果的爭執(zhí)當中。
此前華為并沒有特別積極地就知識產權問題對其他企業(yè)提起法律訴訟。然而,考慮到持續(xù)的政治壓力,這家公司的內部想法可能會發(fā)生變化,而要求Verizon支付10億美元的專利使用費可能只是第一步。
這家公司的一位消息人士告訴CNBC:“公司一直在考慮知識產權的作用,以及它對美國和華為意味著什么?!?/p>
“很快,華為將向媒體和利益相關者介紹其圍繞5G的知識產權工作情況?!边@位匿名消息人士表示。
華為拒絕了CNBC的置評請求。
“我們對這個具體問題不予置評,因為這是一個潛在的法律問題?!盫erizon發(fā)言人Richard Young在一封郵件中告訴CNBC?!安贿^,這些問題不僅僅是Verizon自己的問題。鑒于更廣泛的地緣政治背景,涉及到華為的任何問題都會對我們整個行業(yè)產生影響,并引起國內和國際關注?!?/p>
美國在對這家中國公司持續(xù)施加壓力。最近華為被列入了一份黑名單,在沒有政府特別批準的情況下美國公司不得向這家中國公司銷售產品。
專家表示,這可能會對華為智能手機業(yè)務造成威脅。華為已經被迫取消了6月份的一個新款筆記本電腦發(fā)布計劃。該公司的許多終端設備依賴于美國的一些關鍵零部件。
華為還調低了未來兩年的收入預期,任正非表示,由于美國方面造成的困境仍在持續(xù),這可能會使該公司的銷售額下降300億美元。
“華為肯定知道這一點?!盜DC高級電信研究經理Nikhil Batra告訴CNBC,并暗示華為一直知道Verizon在使用其專利,并且有可能從這家美國電信巨頭那里索取專利費用。
“這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我們可以倒轉回去……說這一切都是巧合,但為何這一切直到現(xiàn)在才發(fā)生,是有原因的。這可能是因為他們一直在等待適當的時機進行反擊?!盢ikhil Batra說。
IPlytics公司CEO Tim Pohlmann表示,華為過去沒有太專注于獲取專利使用費,是因為它在智能手機和網絡設備業(yè)務上增長非常迅速。但是,面對美國以及其他一些國家的全面禁令,華為可能希望從專利使用費中獲得更多收入。
“華為清楚……執(zhí)行專利并索取使用費的成本是十分昂貴的,這也不是他們的主要業(yè)務?!盩im Pohlmann告訴CNBC。“與通過智能手機和基站獲得的收入相比,專利使用費只是九牛一毛。但如果從他們那里拿走智能手機和基站收入的話,這便是一個合乎邏輯的行為。”
Tim Pohlmann指出,這與諾基亞在2010年代初出售手機業(yè)務時的做法類似。
美國打算做什么?
參議員Marco Rubio似乎已經意識到,華為有可能對美國公司發(fā)起專利戰(zhàn)。據路透社報道,本周一,Marco Rubio提出了一項立法,意在禁止華為在美國法庭上提起專利訴訟。當然,這項提議距離正式成為法律還需很長時間。
本周早些時候,Marco Rubio在推特上指責華為是一個“專利流氓”。
任正非本周三告訴CNBC,如果參議員Marco Rubio的法案獲得通過,將損害美國作為一個法制國家的形象。
“如果國會通過了他的建議,那么……美國作為一個法治國家的形象,將會受到損害?!比握潜硎?。
目前,華為可以在美國法庭上提起任何專利訴訟。
“如果國會沒有就此問題進行任何直接立法,美國聯(lián)邦法院系統(tǒng)將繼續(xù)為華為提供專利侵權索賠服務,就像任何其他公司可以獲得的那樣。”美國知識產權律師Robert Mattson告訴CNBC。
作者:艾斯 來源:C114通信網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