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工信部、人民銀行、銀監(jiān)會六部門最新發(fā)布的防范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通告要求,截止10月底,電信企業(yè)就必須完成電話實名率達到96%的目標,并在年底前達到100%。
為了確保盡早完成相關要求,虛擬運營商蝸牛移動堅持推進實名制工作,不僅繼續(xù)加強自身實名制工作能力,建立健全了全方位監(jiān)管體系;還積極與警方合作,聯(lián)手對通信詐騙進行封堵,保護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
警企合作,封堵通信詐騙
蝸牛移動是行業(yè)中首家與警方反詐騙中心展開合作的虛商,目前已經與蘇州、廈門的反詐騙中心建立了警企合作機制,在兩地運作幾個月以來,治理通信詐騙的成效已初步顯現。
與以往的被動協(xié)查不同,蝸牛移動不僅派專人進駐反詐騙中心,隨時處理中心接報的警情中涉嫌詐騙的號碼;同時,還會根據警方前期建立的詐騙話務模型,提取高危呼叫話單,通知警方對正在進行的詐騙行為進行人工干預、勸阻,實時對群眾進行提醒,必要時對話務進行封堵。
圖1蝸牛移動專人進駐廈門公安反詐騙中心
8月15日,蝸牛移動在日常提取高危話單的自查工作中,發(fā)現了可疑號碼,就立即匯報給廈門反詐騙中心。反詐騙中心的工作人員調查后發(fā)現,這個號碼先后多次撥打廈門市民周先生的電話,工作人員立即與周先生聯(lián)系核實,當時周先生正在銀行柜員機前,準備給所謂的“領導”匯錢。在工作人員的提醒下,周先生才沒有被騙。蝸牛移動也在第一時間關停了中心所通報的涉案號碼。
根據統(tǒng)計,從5月份合作以來,蝸牛移動和廈門反詐騙中心共協(xié)查1120多個號碼,關停76個號碼,成功勸阻了42名準備匯款的市民。
創(chuàng)新升級,推動實名落實
對于虛擬運營商來說,嚴格落實實名制,打擊電信詐騙,可以說是責無旁貸。長期以來,蝸牛移動始終堅持實名制工作。在工信部8月的抽查中,蝸牛移動實名制登記合格率已經達到99.53%。
但俗話說,行百里路半九十,為了盡快完成100%實名的要求,蝸牛移動仍然在不斷探索新技術、新機制,全面推進實名工作的進行。
“蝸牛移動作為新生代運營商,只有手握利器,才能披荊斬棘。我們不斷進行新技術、新系統(tǒng)的研發(fā),也是希望完善實名驗證技術,進一步落實實名制的管理,確保盡快完成100%實名?!?蝸牛移動高級市場總監(jiān)徐崇賢表示。
比如蝸牛移動即將全力推廣的人臉識別系統(tǒng)以及免卡視頻販售機,都是根據實名制管理工作的現實情況,探索出的實名工作最新成果。
通過引入人臉識別系統(tǒng),蝸牛移動能夠幫助線下門店更好地完成實名制登記工作,保證用戶人臉、身份證、手機卡三合一同時檢測,杜絕了使用他人身份證購卡的情況發(fā)生,確保實名登記信息準確有效。
圖2 蝸牛移動免卡視頻販售機
而通過引入免卡視頻販售機的銷售終端,蝸牛移動能夠讓用戶遠程與客服面對面實時交流,又能夠對用戶的身份信息進行系統(tǒng)和人工雙重核驗,讓遠程售卡更安全、更方便。
“實名制是虛商發(fā)展的紅線,蝸牛移動已經下大力氣落實實名制管理,包括安排100多人的暗訪團隊、配發(fā)5000多臺二代身份證識別器、設置百萬舉報基金、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實名技術、與警方積極展開合作等等?!毙斐缳t表示,“蝸牛移動為這些工作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而且會將之作為企業(yè)的一項常態(tài)工作,持續(xù)進行下去。我們的目標就是嚴格遵守實名制的相關要求,維護用戶的合法權益,為凈化通信行業(yè)的環(huán)境,推動行業(yè)的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 三大運營商共有22家公司入選“雙百企業(yè)”和“科改企業(yè)”名單
- 物聯(lián)網與人工智能融合:工業(yè)銷售中潛在客戶跟蹤的革新
- 中國鐵塔第一季度實現營收247.71億元:凈利潤30.24億元 同比增長8.6%
- 中國聯(lián)通首次公布5G網絡用戶數據:第一季度累計達到2.04億戶
- 中國聯(lián)通第一季度實現營收1033.5億元:凈利潤26.1億元 同比增長6.5%
- 中國聯(lián)通第一季度實現營收1033.5億元:凈利潤26.1億元 同比增長6.5%
- 千家早報|ABB計劃將其機器人部門分拆為單獨上市的公司;首個云超算國家標準出爐,阿里云、電子標準院等牽頭起草制定——2025年04月18日
- 中國電信研究院攜手產業(yè)界伙伴完成行業(yè)首次對稱速率50G-PON C+等級功率預算能力的系統(tǒng)級驗證
- 云計算的10個關鍵特征
- WinWin高端訪談:有框架、有技術、有標準,新加坡電信攜手華為邁向綠色Telco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